海拔4500多米邊防官兵吃上了自熱火鍋!既暖胃,也暖心!

2020年11月20日18:36:06 美食 1330

一、海拔4500多米邊防官兵吃上了自熱火鍋!

海拔4500多米邊防官兵吃上了自熱火鍋!既暖胃,也暖心! - 天天要聞

海拔4500多米,邊防官兵吃上了自熱火鍋,真的是看着看着就餓了!為了改善邊防官兵的生活,西藏軍區為官兵配備自熱米飯和自熱火鍋,讓官兵在野外巡邏時也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既暖胃,也暖心!

二、自熱火鍋吃了有危害嗎?

海拔4500多米邊防官兵吃上了自熱火鍋!既暖胃,也暖心! - 天天要聞

其實和一般的速食食品一樣,方便,但是會營養不良。

1、自煮火鍋的熱源技術來源是一個發熱包,主要是利用碳酸鈉、焙燒硅藻土、鐵粉、鋁粉、焦炭粉、活性炭、鹽,生石灰組成一袋,加入冷水,溫度高達150℃以上,蒸汽溫度達200℃,用來蒸煮食物。

2、營養學家表示:“自熱包並不直接與食物接觸,所以,只要自熱包包裝完整,就沒什麼問題。”

3、自熱式火鍋,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實用方便,但其加熱過程中溫度可達120度左右,離身體較近易燙傷,如果通氣孔堵塞,甚至會造成小型爆炸。需要注意的是,這類自熱食品屬於航空危險品,在乘坐飛機時,千萬不要攜帶或託運。

三、自熱火鍋里的菜安全嗎?

海拔4500多米邊防官兵吃上了自熱火鍋!既暖胃,也暖心! - 天天要聞

一般的根據食材來定價格,肉多的就會貴一些,但是這裡面的菜都是真空的,不會很新鮮。

1、自熱火鍋里的肉越多,一般價格就越貴。香腸、丸類等肉加工製品,大多直接使用其它品牌現成的產品。

2、純肉食材則多為商家自製,成本也更高。一些商家還會在配料包里附上香油和干碟,使得吃火鍋更有情境些。

3、自熱火鍋自身也是存在隱患的,假如在發熱包破損的情況使用,非常有可能會引起爆炸。

四、自熱火鍋的原理?

海拔4500多米邊防官兵吃上了自熱火鍋!既暖胃,也暖心! - 天天要聞

加熱包主要成分是焙燒硅藻土、鐵粉、鋁粉、焦炭粉、活性炭、鹽、生石灰、碳酸鈉等。發熱原理其實很簡單,石灰發熱包當中的氧化鈣(又稱生石灰,Calciumoxide)遇水就會放熱的化學反應,轉化成氫氧化鈣(又稱熟石灰,CalciumHydroxide),釋放熱能併產生水蒸氣,從而煮熟食物。無火火鍋盒蓋設有的小氣孔,是用來排走盒內的水蒸氣。注入冷水,就可以加熱到150℃以上,而蒸汽的溫度即可達到200℃,用來蒸煮食物。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新民僑梁|上海嗦面地圖:一筷子夾起多國風味 - 天天要聞

新民僑梁|上海嗦面地圖:一筷子夾起多國風味

夏天一到,冷麵店廚師的手腕就開始發酸。花生醬要稠,米醋要酸,澆頭要鮮——因為,食客的味蕾是最嚴苛的評委。你可知道,上海除了3.5萬家中式麵館(含面點類餐飲店),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麵條。從意大利的斜管面到泰國的船面,從日本的豚骨拉麵到東南亞的叻沙面……這座城市的面碗里,裝的是一個“聯合國”。意大利麵意大...
35元的桃子、8元的杏子,昆明的新晉“頂流”竟是…… - 天天要聞

35元的桃子、8元的杏子,昆明的新晉“頂流”竟是……

進入五月,昆明的水果市場迎來熱鬧時節,各類鮮果爭相上市。其中,桃子成為當之無愧的“人氣王”,不同品種的桃子陸續登場。近日,記者來到金馬正昌水果批發市場看到,不少商家售賣的桃子十分飽滿,新鮮得似乎能掐出水。 商家:“產地主要是北京那邊,價格在20元/公斤到28元/公斤之間,這段時間水蜜桃比較好賣,紙箱裝的水...
建議所有女生夏天多喝早C晚A,噗噗順暢,臉蛋白皙透亮 - 天天要聞

建議所有女生夏天多喝早C晚A,噗噗順暢,臉蛋白皙透亮

大家好,這裡是陳皮的廚房,關注我持續為你輸出美食配方。平時不愛運動,飲食又愛重油重鹽,喜歡熬夜,肚子上的肉肉越來越多的姐妹。這兩杯果蔬汁儘快安排起來,補充膳食纖維和營養的同時,還能讓臉蛋亮亮的,噗噗順順的。朋友聚餐,大餐過後來一杯,讓油膩順
自助餐小龍蝦自由?揭秘凍蝦背後的真相 - 天天要聞

自助餐小龍蝦自由?揭秘凍蝦背後的真相

在這個美食遍地的時代,自助餐以其豐富多樣的菜品選擇,成為了許多人的聚餐首選。而小龍蝦,作為夏日裡的美食明星,更是自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線。然而,當“自助餐小龍蝦不限量”的招牌高高掛起時,你是否曾好奇過這背後的真相?
難怪大家都在跟風喝,堅持喝了2周,臉蛋真的又白又亮了 - 天天要聞

難怪大家都在跟風喝,堅持喝了2周,臉蛋真的又白又亮了

大家好!我是小安安!這裡每天給大家分享美味食譜,簡單的食材,健康的味道,讓美食與生活完美融合!最近我算是徹底搞明白了為啥網上那麼多人都在跟風喝那個“蘋果百香果番茄檸檬汁”了!一開始啊,我也是將信將疑,心想不就是幾種水果榨的汁兒嘛,能有多神奇
什麼是親情?她用一千多個日夜作答! - 天天要聞

什麼是親情?她用一千多個日夜作答!

青海日報融媒體記者 陶 然 趙春玉病床前照顧哥哥。 青海日報融媒體記者 陶然 攝 5月9日清晨6:30,西寧市湟中區海子溝鄉海南庄村趙功家的農家院里,窗戶上還透着寒氣。妹妹趙春玉輕手輕腳起床,先摸了摸卧室里哥哥趙功的手腳,依舊有些涼,她轉身把昨夜焐在暖水袋上的毛巾換了新的,純棉毛巾上還帶着淡淡的皂香。 “尕哥,該...
舌尖上的河湟記憶 - 天天要聞

舌尖上的河湟記憶

青海日報融媒體記者 陶 然 現場展示“茶聊迷你小八盤”創新菜。青海日報融媒體記者 陶然 攝 蒸騰的熱氣裹挾着牛羊肉的醇厚香氣,雕花瓷盤在陽光下折射出溫潤的光澤。5月1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西寧老八盤製作技藝成果展示活動,讓西寧市虎台南涼遺址公園化作傳統美食的人間煙火。 近20米長的非遺宴席桌猶如一條美食長廊,香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