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巳年大年初一,一場承載着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太公祭春祭祭太公活動在文成縣南田鎮劉基廟舉行。
王健 攝
“一杯敬天,天賜富,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二杯敬地,地生財,五穀豐登 事業有成……”
1月29日上午9時許,劉基廟內鐘鼓齊鳴、吉樂高奏,太公祭春祭祭太公活動正式舉行。在通贊和引贊的指揮下,主祭人員嚴格依循古禮,依次進行各個環節。整個祀典古色古香,儀式規範,場面莊重肅穆。
朱偉 攝
主祭人、劉伯溫第二十三代後裔劉忠翰說:“我感到十分榮幸,能夠擔任此次太公祭的主祭。在家族裡我是輩分最小的,但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不僅承載着家族身份的傳承使命,更肩負着整個祭祖活動的重要任務。”
王健 攝
太公祭春祭以文成本地名人、明朝開國元勛劉伯溫為祭祀對象,至今已持續500餘年。早在除夕前一天,春祭舉行上祠堂、巡遊等活動。除夕當天,祭上七祖和接太公的儀式接連上演。大年初一還有祭太公、悛禮等活動,熱鬧非凡。
王健 攝
此次太公祭春祭意義非凡。去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縣劉氏家族 “祭祖活動(太公祭春祭)” 作為春節宗族祭祖活動代表性社區之一列入其中。這一殊榮讓劉氏族人倍感自豪,許多旅居外地的宗親紛紛趕來參加。

王健 攝
劉氏宗親戴豐華告訴記者,他們已經連續十幾年,每年正月初一都要來祭拜太公。這是劉氏家族一年一度的大事,也是一大喜事。今年太公祭成功入選非遺,更是倍感欣喜。
太公祭春祭的盛大舉行,也吸引了不少在外遊子的目光,他們利用春節回到家鄉的機會,通過手機直播平台宣傳太公祭。記者在現場看到小紅書博主張晨陽正在用英文直播介紹太公祭,他說,希望通過直播,讓世界看到太公祭,看到文成。
朱偉 攝
在祭典結束後的當天中午,還舉行了太公祭春祭-劉府餕禮(伯溫家宴)。伯溫家宴是根據伯溫先生《多能鄙事》和民間流傳,選用一些具有紀念意義的菜肴以及南田當地傳統的風味小吃。
陳軒 攝
太公祭以其獨特的魅力,續寫着家族與文化的傳奇,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傳承文化、凝聚力量,不斷豐富春節“非遺”的內涵。
“到現在,我的徒弟里已經有一位成為了省級非遺傳承人,還有兩位市級傳承人和兩位縣級傳承人。目前年紀最小的徒弟是我16歲的孫子劉昊,他現在是二高的學生。我們會一代接着一代,把太公祭這項非遺傳承下去。”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一俠說道,太公祭的歷史悠久,保存完整,規格高,做好太公祭的保護和傳承工作至關重要。同時也要注重文化傳承和內涵挖掘,培養更多的傳承人。
朱偉 攝
劉伯溫第二十二代後裔劉昊表示,太公祭對於劉氏後人而言意義非凡,參與其中非常有成就感,所以他每年都必定會參加。有更多的年輕力量注入,這不僅能擴大太公祭的影響力,也更有助於劉伯溫文化的傳承。
本文來源:文成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