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與武漢有關50個細節:武大黃鶴樓熱乾麵藕湯譜華章

2025年01月28日23:50:10 美食 9791

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是春節申遺成功後的首屆春晚,同時也是自1996年央視春晚首次設立分會場以來,武漢第一次成為分會場。

李子柒講述在武漢學習非遺的時刻,主唱痴迷熱乾麵的美國樂隊one republic在黃鶴樓下傾情獻唱,朱一龍徐帆等武漢籍明星表演節目……從主會場到武漢分會場,武漢元素無處不在。

節目組設置黃鶴樓、光谷廣場(星河廣場)、橫渡長江博物館等三大舞台,從22個城市地標取景,展現武漢的英雄氣和煙火氣。

“長江之畔奏響時代強音,黃鶴樓下共譜新春華章。”武漢分會場以“英雄城市,還看今朝”為主題,通過文藝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向全國觀眾呈現了一場兼具歷史底蘊與時代活力的視聽盛宴。

從千年文化地標到市井煙火氣息,從科技硬實力到人文軟實力,本屆春晚以50個鮮明的武漢元素串聯起這座城市的“高光時刻”。

【1】人才輩出,武漢籍主持人、歌手、演員亮相春晚

1、武漢籍演員“組團亮相”

此次春晚,朱一龍、徐帆等多名武漢籍演員出演,此外,還有李現等湖北籍明星。

2、朱一龍6登春晚舞台,為武漢“代言”

此次蛇年春晚,是朱一龍第六次登春晚舞台,將亮相武漢分會場。一直以來朱一龍傾情為武漢代言:百花獎宣傳片露出武漢,雜誌大片在武漢拍,專門為文旅博覽會回漢,每次新作品的路演城市都有武漢。此次春晚的武漢分會場,導演將以朱一龍的視角串聯各個場景。

3、湖北演員李現登上武漢分會場

1月28日,李現將登上2025年總台春晚武漢分會場,他在荊州長大,是土生土長的湖北人,曾多次向粉絲推介湖北,這也是他第三次登上春晚。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春晚是朱一龍、李現的二搭。

4、武漢小伙撒貝寧再任春晚主持人

2025年春晚主持人陣容已經發布,在北京主會場擔任主持的是任魯豫、撒貝寧、尼格買提、龍洋、馬凡舒,其中,撒貝寧在湖北武漢長大,是地道的武漢小伙。

虎年、兔年、龍年連續三年春晚舞台上,主持人撒貝寧都戴上了生肖帽子,被網友戲稱“帽子戲法”。2025年春晚綵排後台,被問到今年還戴帽子嗎,撒貝寧幽默地說:“今年是蛇年,怎麼也得戴個鴨舌(蛇)帽啊!”

春晚與武漢有關50個細節:武大黃鶴樓熱乾麵藕湯譜華章 - 天天要聞

撒貝寧。圖/央視新聞

5、徐帆與武漢的雙向奔赴

出生於武漢的徐帆也將登上此次春晚舞台。她父母是楚劇演員,其曾在武漢話劇院工作。赴北京學習工作後,徐帆不曾忘記家鄉,從話劇《原野》到春晚舞台,徐帆多次坦言:“武漢的韌勁滋養了我的藝術生命。

【2】緊跟潮流,電影、小品里的武漢基因

6、王菲新歌背後的湖北基因

天后王菲將在春晚獻唱新歌《世界贈予我的》,由袁晶作詞,曹正傑譜曲,二人均為湖北人,旋律中流淌着長江水韻。

7、全程取景於武漢的電影《人生大事

時隔4年,《人生大事》里的父女朱一龍和楊恩又在春晚武漢分會場重逢,朱一龍還推薦武漢必吃菜,年夜飯一定要有魚和菜薹。對此,網友表示彷彿看到了《人生大事》的續集。

2025年總台春晚即將到來,朱一龍與楊恩又“父女cp”將登上武漢分會場,兩人用武漢話向觀眾拜年“蛇年大吉”。

春晚與武漢有關50個細節:武大黃鶴樓熱乾麵藕湯譜華章 - 天天要聞

朱一龍、楊恩又。圖/春晚官方微博

8、漢派小品曾多次登上總台春晚

2006年,由武漢著名表演藝術家周錦堂、余信傑、尹北琛和田克兢主演的小品《招聘》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台,成功打破了北方小品在春晚舞台的長期壟斷的局面。2010年,由“漢派小品鐵三角”周錦堂、尹北琛、李鐵創作的小品《五十塊錢》再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並且成為當年唯一的一個南方小品。

周錦堂在接受採訪時稱,春晚讓漢派小品走到了全國最大的舞台,讓更多人知道了南方小品的魅力,在圈內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9、武漢知名相聲演員陸鳴曾三上春晚,首次表演節目就用7分鐘“救場”

武漢著名相聲演員陸鳴曾先後3次亮相央視春晚舞台:1993年央視春晚,陸鳴和孫仲江演出的小品《多多關照》讓武漢曲藝受到全國關注;2002年央視春晚,他受邀與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馮鞏、郭冬臨合作演出相聲《台上台下》,再度受到好評;2021年央視春晚,陸鳴和田克兢、尹北琛以及武漢人藝的演員一道表演了小品《陽台》及合唱《明天會更好》。

其中,他第一次登台表演節目時,因前面節目延時,緊急加快表演節奏,演完剛好趕上新年倒計時,成功救場。

【3】講好中國故事:熱乾麵征服美國樂隊主唱,李子柒傳承武漢非遺

10、美國樂隊黃鶴樓下high唱

在武漢分會場,美國著名搖滾樂隊one republic將登上黃鶴樓,演唱名曲《counting stars》。

著名樂評人“耳帝”曾在微博提到,one republic巔峰時期曾橫掃公告牌排行榜,而主唱ryan tedder則是一位超高產的創作人,“他的歌曲有着鮮明的標識,那就是朗朗上口的旋律、鮮明動感的節奏以及口號式的hook,因此擁有如火燎原、聲勢浩大的感染力。”即將在武漢分會場亮相的《counting stars》,也是如此。

春晚與武漢有關50個細節:武大黃鶴樓熱乾麵藕湯譜華章 - 天天要聞

onerepublic在黃鶴樓下演唱。圖/長江視頻

11、樂隊主唱在右肘留熱乾麵紋身

one republic樂隊的主唱ryan tedder酷愛熱乾麵。2020年3月,武漢最困難的時刻,ryan tedder在直播中用意大利麵製作了一碗他想象中的熱乾麵,表達對武漢的支持。看直播的武漢網友的一句“your noodle is going to 坨了”(你的面要糊了)的評論成為當時的網絡熱梗。

時隔近5年,one republic登上春晚的武漢分會場。值得注意的是,主唱ryan tedder專門在右肘文了一個寫着武漢二字的熱乾麵紋身,向武漢深情告白。

12、李子柒將首次亮相總台春晚,其曾向武漢的非遺傳承人學習植物染

1月28日,李子柒將首次亮相總台春晚,並擔任“春晚體驗官”,講述演出服飾上的非遺故事。根據央視頻,回憶製作春晚演出服的過程,李子柒自稱小“犟”人,其稱:“在向武漢的非遺傳承人黃榮華老師學習植物染時,因為他特別倔強,我跟他經常開玩笑,我說他是老匠人我是小‘犟’人,我們倆待着一天要‘吵’800回。”

13、多項非遺現身春晚

至2024年,武漢市共有816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其中,漢劇、黃鶴樓、楚劇等19項是國家級非遺。在春晚武漢分會場的鏡頭裡,漢劇、楚劇、京劇將薈萃一堂,以新派戲曲的樣貌登台。同時,武漢糖畫、漢鑼、漢綉、武漢剪紙、手工油紙傘等,熱氣騰騰的長桌宴,也有可能成為鏡頭裡的驚鴻一瞥。

14、虎座鳥架鼓

光谷廣場的鼓舞表演以虎座鳥架鼓為核心,結合現代科技呈現傳統楚樂氣勢,近千名鼓手圍繞巨型虎座鳥架鼓擺出不斷變化的鼓陣。

15、橫渡長江博物館

在橫渡長江博物館前聆聽楚樂與江水的和鳴。500人規模的楚樂合奏在此上演,編鐘、古琴等傳統樂器與長江遊船聯動,展現荊楚文化的壯闊。

16、多樣態文藝形式

新派戲曲將京、楚、漢三劇種融彙編創;雜技與傳統楚樂創意呈現;眾多舞蹈演員氣勢恢宏地展現楚文化中的鳳凰圖騰……多樣態文藝形式展現出武漢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大江大湖的豪爽之氣。

【4】地大物博:用了22個城市地標取景

17、武漢首次成為央視春晚的分會場

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是春節申遺成功後的首屆春晚,同時這也是自1996年央視春晚首次設立分會場以來,武漢第一次成為分會場。

根據長江日報,武漢分會場導演張敏介紹,武漢分會場主題思想為“英雄的城市還看今朝”,武漢分會場的表演非常宏大、有氣勢。她感慨,在武漢駐紮了一個多月,最感觸的是武漢美食,“每天早餐不重樣”。

18、春晚在武漢分會場,用了22個城市地標取景拍攝

據長江日報,春晚武漢分會場除了有黃鶴樓、光谷廣場(星河廣場)、橫渡長江博物館等三大舞台,導演組還前往江漢關、古琴號、勝利街、陳懷民路、張自忠路、郝夢齡路、吉慶街、巴公房子、鄱陽街(含咸安坊)、江漢路步行街煙火巷、古田橋、武漢長江大橋、武漢大學、漢口裡長桌宴、漢口裡山陝會館、武昌江灘跑道、武昌江灘城市陽台、武漢未來科技城(光谷馬蹄蓮廣場)、光谷空軌等22個城市地標取景拍攝,最終通過多元化的場景元素,展現武漢的煙火活力、文化魅力、科創成就。

19、武漢在分會場中壓軸登場

總台蛇年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為主題,匯聚歌曲、舞蹈、相聲、小品、戲曲、武術、魔術等各類型節目,與全球受眾共享年味,同慶新春。武漢在分會場中壓軸登場。

20、武漢知名地標江漢路將直播蛇年春晚

隨着春節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的春晚也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

28日晚,位於湖北武漢江漢路的江豚天幕大屏將同步直播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武漢將成為首批以戶外大屏同步直播央視春晚的城市,展現了這座城市在新春佳節期間的文化活力和創新精神。

21、主舞台之一黃鶴樓佔地40餘公頃。

武漢分會場有三大主舞台:黃鶴樓、橫渡長江博物館、光谷廣場。其中黃鶴樓被譽為“天下江山第一樓”,經過幾十年的興建,黃鶴樓及附屬景點區域漸次擴展,形成了一個逶迤2000餘米,覆蓋整個蛇山,擁有各類景觀96處,佔地面積達40.3公頃的大型綜合性景區。

22、懸在空中的“航空母艦”

春晚武漢分會場燈光總設計師楊浩透露,大家看春晚時,可以關注黃鶴樓的造型,“當我們在長江上看黃鶴樓時,它其實是一個船形結構,周圍充滿着光的力量感。在光影四射中,會感覺整個黃鶴樓像一個懸在空中的‘航空母艦’,如同一個‘國之重器’,在長江里升騰、飛騰。”他還透露,黃鶴樓前的光屏寓意着長江、浪花,航拍時就是一條絕美的鳳尾,如同鳳凰展翅,將所有人連接起來。

春晚與武漢有關50個細節:武大黃鶴樓熱乾麵藕湯譜華章 - 天天要聞

綵排現場。圖/湖北日報

【5】新生力量:春晚首次走入大學錄製

23、武漢分會場在武漢大學取景

武漢分會場節目以《英雄城市,還看今朝》為主題,曾在武漢大學取景,邀請了眾多為武漢發展做過貢獻的大國工匠、先進工作者等平民英雄,以及數千名武漢各大高校學生參與節目,彰顯武漢人民蓬勃向上的精氣神。

24、總台春晚首次走進大學錄製

武漢是大學之城,有着眾多朝氣蓬勃的大學生,這也是總台春晚這麼多年以來,首次走進大學錄製。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將帶着學生們出現在鏡頭前,送上新春祝福。

25、大學生為春晚分會場綵排在武漢過年

2025蛇年央視春晚即將到來,一些在武漢念大學的學生為了分會場綵排,在武漢過年。

根據長江日報,“00後”陳梓煜是武漢音樂學院研二學生,以前在學校考試完畢,他就會回東北老家過春節,今年一直留在武漢參與春晚排練,“家裡人都非常支持,讓我好好排練,他們也很期待今年的春晚,都說到時候要一起守在電視機前,找到我的身影。”

26、武漢人數最多的鏡頭超3000人

武漢分會場節目拍攝時,參演者有數千名來自武漢各大高校的學生以及武漢市民,最多人數的鏡頭是圍繞着光谷廣場跑圈的那場戲,有3000多名大學生參與。

27、春晚武漢主舞台將上演炫酷燈光秀

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是春節申遺成功後的首屆春晚,也是自1996年央視春晚首次設立分會場以來,武漢第一次成為分會場。武漢分會場三個主舞台,黃鶴樓、光谷星河、橫渡長江博物館將上演炫酷華麗燈光秀。

28、武音人展現荊楚魅力

武漢音樂學院師生將登上春晚舞台,來自中國器樂系和舞蹈系的300餘名師生在央視春晚武漢分會場參演四個節目。

【6】從古代民族英雄到新時代的平民英雄

29、節目的明暗兩條線索

2025年央視春晚武漢分會場總導演張敏介紹,這次做節目形成了兩條線索,一條是暗線,體現從古代民族英雄到新時代的平民英雄,這條暗線是貫穿整個節目的主脈絡。一條是明線,通過文藝呈現和經典影視ip的方式把節目串聯起來,邀請了眾多湖北籍演員,“藉助他們自身的影視ip,以武漢主人的身份,帶領老百姓感受武漢除夕當晚的幸福生活。”

30、吉慶街“全員共創”

吉慶街片場,除了演員,在當地擺攤多年的攤販也加入到拍攝中。“鏡頭開拍,我就要開鍋起火,熱烈的火光要衝出鍋里,才顯得熱鬧。”在吉慶街擺攤近十年的炒飯攤主說。

31、一兩秒的跑步鏡頭,得拍攝1個多小時

節目拍攝中,還有很多跑步的鏡頭,李現、徐帆等演員帶領武漢人民奔跑在武漢的大街小巷。有些跑步鏡頭只有一兩秒,但得拍攝1個多小時,演員們來回跑了數十次。

32、燈光體系體現“英雄之光”

今年武漢分會場各個主場的燈光設計,是以一個整體的體系來體現英雄之光的理念。光谷廣場定義為科技之光;黃鶴樓是力量之光,仿若長江上的航空母艦;橫渡長江博物館是文化之光,如同展翅高飛的鸞鳥;古琴號遊船是溫度之光,心型燈象徵團圓和美。

33、平民英雄現身

春晚武漢分會場邀請眾多為武漢發展做過貢獻的大國工匠、先進工作者等平民英雄參與節目。

34、主題“英雄城市,還看今朝”

春晚武漢分會場節目以“英雄城市,還看今朝”為主題,場景從黃鶴樓延展到江漢路、漢口裡、長江游輪,從香氣撲鼻的熱乾麵攤位到人聲鼎沸的公交車廂,煙火氣濃郁,人情味滿滿。

35、果子點心手藝人全情投入

在吉慶街,各種武漢老字號美食亮相央視春晚綵排。汪玉霞的果子點心是老武漢人的童年美食記憶,手藝純熟的李寧傑穿着單薄的工作服,面對鏡頭,自如地翻動油鍋裡面的京果胚。即便身處鏡頭中最不顯眼的位置,他依舊全情投入,“我其實就是背景板里的一部分,但是能將具有武漢特色的糕點展現給全國人民,我也很高興。”

36、雜技演員面臨風的挑戰

冬季夜間,甲板風大。古琴號上,拍攝雜技演員隨着氦氣球緩緩升起的場景時,大風吹着氣球來回晃動,對於雜技演員是很大的挑戰。

春晚與武漢有關50個細節:武大黃鶴樓熱乾麵藕湯譜華章 - 天天要聞

橫渡長江博物館前楚樂演奏排練。圖/長江日報

37、送出近500份點心和熱茶的老闆

在黎黃陂路綵排現場,看到辛苦拍攝的演員們,茶飲店主理人余東戈當晚送出了近500份點心和熱茶。“我覺得能夠在武漢拍攝春晚的這個機會很難得。”其表示,“而且綵排那天晚上很冷,我就想能為他們做點什麼,拍攝的時候喝點熱的,吃塊點心補充點能量,也能讓大家的精神好些。”

38、現場“麻煩”導演最多的人

春晚綵排需輾轉於江岸區各個取景地之間,為了在維持春晚正常拍攝的同時,保障場景周邊道路的暢通,交警採取分段、分時對拍攝道路進行保障,將每一個場景的保障措施精確到分鐘,爭取把對群眾的影響降到最低。這需要跟導演保持高頻次溝通,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交通大隊副大隊長陳文春戲稱,自己是現場“麻煩”導演最多的人。

【7】武漢的煙火氣:春晚的藕湯熬了5個多小時

39、“滿城”春晚

春晚分會場宣布後,武漢各大商圈、景區、園區大樓,處處可見滾動播放春晚主題海報的大屏。

40、春晚“新春樣”

春晚分會場的加持,給這個春節帶來了新的樣貌。武漢處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從掛滿燈籠的橋樑路段,到點綴繽紛鮮花的街頭巷尾,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鮮艷的“春晚紅”。

41、拍攝時喝光了200多斤的藕湯

拍攝時,當晚天氣寒冷,現場有近150名群演。廚師團隊不停地加湯、加熱,大家邊喝邊演,其樂融融。最後200多斤藕湯全部喝光,朱一龍來拍攝時也嘗了排骨藕湯。

42、“長桌宴”的桌子有45米

鏡頭裡出現的“長桌宴”,桌子拼接後總長度要達到45米長,每張桌子配4張條凳。菜品由武漢19家餐廳共同製作完成,以武漢十大名菜為主,有新農牛肉、周黑鴨鴨脖、排骨蓮藕湯、清蒸武昌魚、油燜小龍蝦、珍珠圓子、砂鍋黃陂三鮮等。

43、花店“靜待花開”被春晚選中取景

當得知自己的花店“靜待花開”被春晚選中取景後,老闆燕子在玻璃門前貼上了福字窗花,還掛上了喜慶的中國結和小燈籠。談及被選中的原因,她表示,可能是因為店名的寓意比較好,“發生任何事情,只要靜靜地等待,都會有好的結果。”

44、春晚的藕湯熬了5個多小時

“長桌宴”中出現的藕湯,先在酒店用雞架子、筒子骨,將底湯煲好。到了現場,再用濃濃的底湯去煲排骨,再將藕放到湯裡面煲,前前後後花了5個多小時,排骨藕湯才煲好,湯汁呈現出粉紅色,味道醇厚、濃郁。

【8】科技賦能:傳統與創新的碰撞

45、光谷舞台用了上千盞燈

舞台外圍的造型燈大概有200多盞,舞台里區整個的輻射範圍大概有上千盞燈具。兩盞燈之間保持在3.5米的距離,所以所有的光點都非常整潔、漂亮。

46、橫渡長江博物館“展翅飛翔”

在橫渡長江博物館舞台兩側,空中和地上各有兩排造型燈,從遠處看,這些燈光映射的光芒就像一隻大鳥,扇動着翅膀,飛騰在整個長江和博物館的周圍。

春晚與武漢有關50個細節:武大黃鶴樓熱乾麵藕湯譜華章 - 天天要聞

春晚武漢分會場走進武漢大學錄製。圖/長江日報

47、古琴號、黃鶴樓號等7艘遊船在長江中列陣

主節目中,有一個場景是古琴號、黃鶴樓號等7艘遊船於長江中心列陣成隊,與主舞台之一的橫渡長江博物館聯動入鏡。這個船陣的排布固定在江中心,也是長江上首次以這種拍攝方式取景。

48、綵排20餘天

春晚武漢分會場節目自2024年12月底開始進場,持續20餘天的夜間綵排終成此次精彩演繹。

49、長江上船隊的拍攝,在所有點位里拍攝難度最高、最難協調

主節目中,有一個場景是古琴號、黃鶴樓號等7艘遊船於長江中心列陣成隊,與主舞台之一的橫渡長江博物館聯動入鏡。長江上船隊的拍攝,在所有點位里拍攝難度最高、最難協調,也是長江上首次以這種拍攝方式取景。

50、高科技讓千年名樓“炫”起來

春晚舞台,用高科技光影技術讓千年名樓黃鶴樓“炫”起來,新搭建的舞台宛若波濤涌動的星河,與主樓大紅主調的光影交相輝映、熠熠閃耀。

九派新聞記者 彭茸雯 周雨禾 溫艷麗 李楊

編輯 任卓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 天天要聞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頭的季節。對於愛吃野味兒的老饕們來說,這可是自然送來的“野味季”,不抓緊嘗幾口,簡直對不起這好光景。像薺菜、馬齒莧、蕨菜這些常見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地地道道的“綠色健康代表”。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 天天要聞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有網友辣評“現在的商業綜合體可是一個比秦始皇統一六國還要統一的地方”一樓有獨屬自己的四大金剛新能源車、網紅戶外品牌、潮玩、新茶飲二樓快時尚輪流站崗負一層小吃街永遠排長隊每座城市的商場彷彿複製粘貼標準化裝修複製粘貼的品牌矩陣公式化的樓層分區讓消費者調侃“懷疑全國商場共用一張施工圖!”這種工業化流水線般...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 天天要聞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一新開餐廳某平台顯示人均消費3888元每晚僅開一桌12席餐廳還提供號稱用大象糞便製作的甜品記者從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最近了解到,這家餐廳名為上海蓬冠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馬橋市場監管所已現場核查,並暫時封存相關材料展開後續調查。市場監管部門介紹,涉...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 天天要聞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頂端新聞記者 陳偉然“從頭越,爭第一”,宋河正通過一場沖頂珠峰的挑戰,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復興宣言。自4月9日發布會之後,河南首位兩度登頂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孫寧,已攜宋河“紫氣東來”抵達西藏,並正式開啟第三次珠峰沖頂挑戰。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 天天要聞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福州撈化“鮮”的秘訣是什麼?製作順昌灌蛋的手藝因何“奇絕”?怎樣的福州魚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鵝的製作過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雞湯汆海蚌為何能成為閩菜“皇后”?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帶你探尋八閩大地,細品山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 天天要聞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前段時間,一些高檔餐廳的老闆們頭疼不已。倒不是因為食材不夠新鮮,也不是因為大廚不夠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敲詐”風暴!在黃浦區一家商場里,陳老闆和妻子經營着一家日料店。為了這家店,陳老闆夫妻倆已經張羅了一個多月,可這開業沒幾天,夫妻倆在2024年12月16日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