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見溫州街頭的“美拉德”風味

2024年12月23日08:23:02 美食 1977

我在溫州,天氣晴。

伴隨眼下這樣晴冷的天氣,溫州家家戶戶又開始曬起一年一次的醬油肉

在溫州的冬日,每一個不曾迎風晾肉的日子,都是對醬油肉的辜負。

行走在街頭巷尾,尋常巷弄,常常會在屋檐下、道坦前,冷不丁撞見那一掛掛、一刀刀黝紅髮亮的醬油肉。

醬油肉,堪稱溫州人的季節限定款下飯神器、溫暖柔和的“美拉德”色系風味。這風味里還藏着小城人家的故事,不同人家曬出的醬油肉味道也總有一絲不可言狀的差別。

撞見溫州街頭的“美拉德”風味 - 天天要聞

溫州人有多喜愛醬油肉?

有趣的是,2020年,溫州氣象台開始推出本土定製款的“曬醬油肉指數”,結合冬季日照時間、紫外線強度、溫濕度與風速等氣象要素,方便市民晾曬醬油肉。

晾曬醬油肉的好日子,也是豬肉銷售的旺季。早在上月底,隨着一大波晴冷空氣的南下,生豬的銷量價格就開始“水漲船高”。好多市民到菜場採買製作醬油肉的原料三層肉(五花肉)需要“拼手速”,手慢則無好肉。11月27日,溫州市肉類批發交易市場銷量達1300餘頭。需求猛增,也讓白條肉批發均價每斤上漲了0.5元。

醬油肉中的另一個“大戶”醬油也不遑多讓,街頭小店早早推出了桶裝醬油的促銷活動。不得不說,這很溫州!

溫州人晾曬醬油肉的地點出其不意,擺放充滿創意。哪怕在價格不菲的商品房高樓屋頂,都有醬油肉霸氣的容身之地。

這個時節,漫步溫州,你可以輕鬆收穫一組醬油肉晾曬的“隨手拍”,呆萌可愛,生動活潑。掛着曬、擺着曬,甚至放在電風扇罩子上曬,這升騰的煙火氣和靈活的巧思,令人不得不嘆服。

不論是景區門口的文創店郵筒,還是展館前的道坦,哪怕是方寸之地,也能讓溫州人在騰挪之間實現醬油肉的“晾曬自由”。

撞見溫州街頭的“美拉德”風味 - 天天要聞

圖源:i鹿城

其實,在中國大地上,每近臘月,大部分地區都有腌曬腊味以備過年的習俗。海島晾曬魚鯗,內地腌制熏肉臘肉,各有各的風味。

而對溫州人而言,第一腊味,非醬油肉莫屬。醬油肉是溫州人年夜飯上的常客。它可蒸可炒,能獨當一面當冷盤,也能搭配盤菜、年糕。溫籍作家林斤瀾曾寫道:“我家年夜飯擺當中的必是炒年糕……年糕片片上撒着紫紅的醬油肉,金鉤蝦米,碧綠的菜籽苔。”

本土作家呂相國在其《甌饈》一書中寫道:“溫州人用醬油來作腊味的調味品也算是全中國第一了,於是像醬油肉之類的腊味就理所當然地成了溫州地區頗具特色的風味食品。”

除了醬油肉,溫州人還如法炮製了醬油鮸魚、醬油馬鮫魚、醬油雞翅醬油鴨等,味道也是頂呱呱。

撞見溫州街頭的“美拉德”風味 - 天天要聞

圖源:溫州文旅資訊

醬油醋一樣,醬油肉在溫州人心中也是移動的鄉愁,是刻在味蕾上的隱形DNA,是現代版的“蒓鱸之思”。

上市公司每日互動老總、溫商方毅在杭求學創業多年,但他始終心心念念的是父母晾曬的醬油肉。他笑言,雖然父母的配方已經“開源”了,但別人就曬不出那種味道。言語中,醬油肉滿載家的味道。

上市公司“五芳齋”的實際控制人是溫商厲建平與厲昊嘉父子。在五芳齋的“禮賓菜單”上,除了必不可少的粽子,還有醬油肉和魚餅。這也是厲建平念念不忘並樂於分享的家鄉味。

看似平平無奇的醬油肉,卻暗藏令遊子們難忘的魅力。

撞見溫州街頭的“美拉德”風味 - 天天要聞

醬油肉是時間和風的饋贈。

晾曬醬油肉,低溫要夠,日照要夠,風力要夠。醬油肉與其說是曬出來的,不如說是西北風吹出來的美味。

醬油肉的原料也很重要,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為宜,純瘦肉則口感太柴。

醬油肉訂單對於肉鋪來說可算是“大單”。對於溫州的肉鋪老闆來說,片肉也是一門絕活。記得幾年前,筆者在上陡門菜場閑逛到一家肉鋪,被老闆娘行雲流水的刀功深深震撼。當時,老闆娘正一刀刀地劈肉,手起刀落之間,一片片肉條,肥瘦大小勻稱,排列整齊。一旁的筆者彷彿欣賞了一場才藝表演,忍不住讚歎。老闆娘卻靦腆地不以為然,“帥而不自知”。

“治大國如烹小鮮”。筆者常常感到,哪怕是醬油肉,認真以待,不斷琢磨,做到極致亦不失為一種藝術。

與醬油醋類似,醬油肉的配方也是各家有各家的妙。雖然是醬油和肉的CP,但可以靈活變出很多口感。

走在溫州街頭,你如果循着醬油肉,細心留意打聽,往往會收穫熱心人士的秘方分享。筆者就曾這樣偶得一個獨家腌制料汁配方,“先把白糖、香料、辣椒等放到醬油里煮,然後撈出,加入些許白酒和蚝油”。

醬油肉的晾曬也藏着鄰里之間平淡的善意。為了避免醬汁滴落影響他人,有熱心市民自製“防滴油神器”,將倒掛雨傘、網兜、報紙、塑料瓶等置於醬油肉下方。

而當醬油肉製成之時,有一種省時省力的烹制方式。就是在煮飯的時候,將醬油肉一同置於蒸屜之上,飯好之時肉也好了。隨着升溫,油脂溢出,香氣四溢,醬油肉散發出一種晶瑩剔透的光亮,點點肉汁滴落在飯里。這時滴落的是醬油肉的精華,那就是食物最迷人的高光時刻。有老一輩的溫州人認為,曬醬油肉的最高境界,就是肥肉比瘦肉還好吃!

撞見溫州街頭的“美拉德”風味 - 天天要聞

圖源:溫州文旅資訊

將鮮肉浸入醬油中,揉搓入味,翻拌均勻後通常浸漬一兩個小時,晾曬三四天即可……溫州的醬油肉製作便捷、食材普通、烹調百搭,是一道尋常得不能再尋常的人家燒和下飯配,可它深受溫州人的喜愛,格外有存在感。

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每當看到街頭巷尾那一抹“美拉德”風味,我們感到踏實的親切,感到時光的活潑,感到一股對平淡生活的不竭熱愛。

在溫籍人類學家項飆看來,生活的質感很重要。他認為,鄉紳精神是內心自主性的根源。那鄉紳精神靠什麼維持?就是靠這種對日常生活細節的興趣。就像我們在溫州聊松糕怎麼做,魚丸怎麼揪,一步一步來,花這麼多時間,這是過年全家在一起的集體勞動,也是幾百年積累的地方文化。老百姓在這裡看到很多樂趣,其實這是中國一個很可貴的東西。

來源:溫度新聞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錢江觀潮丨“鮮辣滾燙”升騰煙火氣 - 天天要聞

錢江觀潮丨“鮮辣滾燙”升騰煙火氣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趙璐潔 共享聯盟·常山 葛錦熙 通訊員 李楊鮮辣菜品中的紅燒將軍魚是陳先進的拿手好菜。共享聯盟·常山 周志亮 攝春夏之交,正是嘗鮮好時節。
從小吃到大的老東西,換個做法直接封神!油潤香濃,糯到上頭! - 天天要聞

從小吃到大的老東西,換個做法直接封神!油潤香濃,糯到上頭!

有些味道在記憶里紮根許久,你以為它早已定型。但或許,只是我們缺了點瘋狂的想象力:有繁複如嘉興雙蛋黃霸王粽,油脂精華完全沁入糯米;純粹如洪湖清水粽,晶瑩剔透,尤顯清香本味。還有突破如貓山王榴蓮冰粽,清涼與濃香在唇齒間迸發;貼心如輕鹽柴烤鹹鴨蛋
【食話人生】螃蟹助理——龍蝦 || 季大相 - 天天要聞

【食話人生】螃蟹助理——龍蝦 || 季大相

【知味者,知生活。自本期始,“食話人生”欄目與您見面了。食事如禪,一盅羹湯可窺調和之道,一碟青菜能見市井百態。人生至味,始於煙火,歸於性靈。本欄目期待與諸君共尋本真之味,共話人間清歡。】家鄉的洪澤湖位列於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煙波浩渺,草肥水
串串店回應買單222根自己數僅119根:相互理解下,為啥非搞3倍賠償 - 天天要聞

串串店回應買單222根自己數僅119根:相互理解下,為啥非搞3倍賠償

近日,湖北武漢,網友發視頻稱吃串串遇簽子收費比實際吃出多一倍,評論中也有顧客反映簽子多了,多收錢的問題。當事人稱,店家是小程序識別後,在收銀台手動輸入簽子數,輸入的是222根,自己拍照識別和人工數後都是119根,之後商家退還了差價。對此,涉事門店工作人員表示,都是小事情,大家應該相互理解一下,為啥非搞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