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7月13日電 題:茉酸奶為何選擇“逆勢高價”?
作者 朱丹蓬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食品產業分析師
2023年,咖啡、茶飲市場在迎來爆髮式復蘇的同時,也迎來了激烈的價格戰。越來越多新晉咖啡品牌推出低價營銷活動,打破了此前已維持較久的單杯15元以上格局。奶茶市場中,喜茶、奈雪等自2022年便開始降價,大部分產品價格告別“3”字頭,轉向主打9-19元範圍產品。然而,單杯價格在30元上下的茉酸奶依然維持較高的市場定價。茉酸奶為何選擇“逆勢高價”?

朱丹蓬
事實上,2021年以來,茉酸奶在消費市場上表現“可圈可點”。根據報道,在2021年開放加盟後,截至2023年7月10日,茉酸奶店鋪總數已超過1600家。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3CCFA新茶飲創新案例集》,從2022年10月到2023年2月,茉酸奶“三次官播從首次422W的交易額達到了1568W”,核銷用戶數約149萬人,其中核銷新客數約佔六成。可以看出,茉酸奶確實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吸引了大量客戶,尤其是新客。
在快速擴張市場的同時,茉酸奶也因相對較高的定價受到部分消費者的質疑。特別是在近期,其新品“貓山王榴蓮奶昔”發布價格接受範圍的調查問卷中,將選項最低設為68元、最高設為108元,更引起對“誰是茉酸奶客戶群體”的討論。茉酸奶是如何選擇定價策略的?
從行業整體看,2019年以後,中國快消品行業已經進入了全方位、多層次、細分化的發展格局,快消品整體已裂變為六個不同的消費層次:超高端、高端、中高端、中端、中低端、低端。許多品牌在市場分化的過程中選擇了不同的客戶群體,鎖定了不同的消費層次。比如已經擁有了品牌效應、規模效應的喜茶,通過主動下調價格,宣布一定時間內不主動推出29元以上新品,以“降維打擊”的方式加速釋放自身的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再如蜜雪冰城專註打造高性價比,其較低的定價和推出的低價咖啡品牌都證明蜜雪冰城對親民市場、大眾市場的定位選擇。
再看茉酸奶,其產品定價主要在單杯25-35元,也有個別產品價格高至40元,符合超高端的定價策略。從用料上看,其主打的牛油果、榴蓮、巴旦木等比較匹配超高端定位,也為其盈利打開了空間。這是因為不同的品牌和定位,有不同的溢價能力、定價水平,高端、超高端品牌並不鎖定追求高性價比的消費者,而更關注消費者對個人價值、個人消費體驗與感受的重視,這意味着產品在定價和成本間可能有較大空間。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茉酸奶的策略也是符合商業邏輯的。
不過,高端、超高端的定位不只體現在價格上,消費者對品牌的要求也會相應提高。在茉酸奶以“鮮活”“低負擔”“本真味道”等吸引消費者時,也意味着對產品健康、安全的要求更高,這從社交平台上消費者對茉酸奶產品是否添加了植脂末、是否符合低卡飲食需求的討論中也可以看出。較高的定位讓茉酸奶必須維持每個環節的穩定,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漏洞或製造消費者的不滿情緒,都將對品牌造成巨大傷害。這好比消費者對五星酒店的餐飲要求一定高於路邊攤。超高端定位在給茉酸奶帶來市場機遇的同時,也將持續考驗茉酸奶產品品質穩定性、食品安全的保障、服務體系的匹配。能否維持高增長,還要看茉酸奶如何保障這些環節的穩定運行,並維持用戶黏性。(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