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就吃過蘭州拉麵,山西刀削麵,北京炸醬麵,安徽板面,武漢熱乾麵,延吉冷麵,河南燴面,餄餎面,陝西油潑面,重慶小面,還有奧灶面
1、蘭州拉麵(圖1)
是甘肅省蘭州市的特色美食,原名蘭州牛肉麵,始於清朝嘉慶年間(1799年),系東鄉族馬六七從河南省懷慶府清化陳維精處學成帶入蘭州的,後經後人陳和聲、馬寶仔等人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紅(辣子)四綠(香菜蒜苗) 五黃(麵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標準。在其後二百多年的漫長歲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譽天下,以肉爛湯鮮、面質精細而蜚聲中外,青海人將蘭州牛肉麵以蘭州拉麵的商標打入了全國各地,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範圍內食客的好評和榮譽。
2、延吉冷麵(圖2)
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 也是是馳名國內外的一種深受人們喜歡的傳統中國朝鮮族食品。吉林延邊地區以延吉冷麵著稱,該菜品和玉米溫面是朝鮮族最具代表性的麵條。該菜品的主要原料有蕎麥粉、小麥面和澱粉,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和士豆澱粉的。其中尤以蕎麥麵冷麵為著稱。一般用牛肉湯,把煮好的面用涼水沖,然後放到碗里加之前煮牛肉用的湯和辣白菜、黃瓜、雞蛋、牛肉、蔥、芝麻、辣椒、松子、蘋果或西瓜切片。
3、刀削麵(圖3)
別稱“駙馬面”,是山西省的一種特色傳統麵食,為“中國十大麵條”之一。刀削麵流行於山西省及其周邊地區,據傳是唐朝駙馬柴紹始創,各種口味的臊子、調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麵最為著名。山西刀削麵中厚邊薄,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它與北京的炸醬麵、河南的燴面、湖北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麵,同稱為中國五大麵食,享有盛譽,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4、武漢熱乾麵(圖4⃣️)
是武漢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種做法,其採用鹼水面,並以食油、芝麻醬、色拉油、香油、紅油、細香蔥、大蒜、蘿蔔丁、酸豆角、滷水汁、生抽、醋等為輔助材料。熱乾麵色澤黃而油潤,味道鮮美,由於熱量高,也可以當作主食,營養早餐,補充人體所需的能量。
5、北京炸醬麵(圖5)
是中國傳統特色麵食,被譽為“中國十大麵條”之一,為北京菜系,主要材料為麵條,醬油,豆芽,黃瓜等,口味咸、酸辣,清新爽口,有勁道。
6、河南燴面(圖6)
誕生於中國河南省的一種主食。
燴面以優質高筋麵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湯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開,露出中間的骨髓)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先用大火猛滾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藥,以把骨頭油熬出來為佳,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猶如牛乳一樣,所以又有人叫白湯。輔料以海帶絲、千張絲、粉條、香菜、鵪鶉蛋等,上桌時再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辣椒碎等小碟,分為湯麵和撈麵兩種。
7、四川擔擔麵(圖7)
是四川省的一道傳統小吃,屬於川菜系。該菜品起源於自貢市 ,由麵粉、紅辣椒油、芝麻醬、蔥花等材料製作而成。擔擔麵成菜後,麵條細薄,滷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2013年,四川擔擔麵入選“中國十大名麵條”。
8、杭州片兒川(圖8)
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也是杭州奎元館的名點,其澆頭主要由雪菜、筍片、瘦肉片組成,鮮美可口。此菜已有百餘年歷史,最早由杭州市區老店奎元館首創,其特色在於倒篤菜和筍片的鮮美,讓食客吃後回味無窮。
9、奧灶面(圖9)
是江蘇省崑山市的一道傳統小吃,屬於蘇菜,該菜品被稱為中國十大麵條之一
10、鍋蓋面(圖10)
江蘇省鎮江市的一道地方特色傳統美食
鍋蓋面也稱鎮江小刀面,是江蘇省鎮江市的一道地方特色傳統美食,屬於蘇菜系;成品的鍋蓋面具有軟硬恰當、柔韌性好等特點,是一道老少咸宜的小吃。
此外還有安徽板面(圖11)
又稱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的一種特色小吃;該菜品因在案板上摔打而得名。該菜品通常用麵粉加食鹽、水攪拌,和成麵糰並揉搓,製成小面棒,塗上香油碼好。製作時,邊摔邊拉,板面由此而得名;煮好的板面,清白潤滑,晶瑩透亮;放上青菜,澆上湯料;白的麵條,綠的菜葉,紅的湯料,使人食慾大增。
重慶小面(圖12)
重慶小面是重慶四大特色之一。重慶小面發源於重慶直轄市-重慶主城區,是重慶的主食之一,是一款發源於老重慶的漢族特色小吃。小面屬於湯麵類型,麻辣味型。狹義的小面是指麻辣素麵。尤其是早餐較常見。重慶小面是重慶麵食中最簡單的一種。主料為新鮮小麥粉麵條,重慶人稱之為"水面"、"水葉子"。重慶小面是作為南方人的重慶市民普遍接受的傳統麵食,因其獨特口感,以辣聞名,近年來全國知名。
我除了杭州片兒川,鍋蓋面外都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