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熱在三伏,冷在三九”。
如今,雖然還不到三九天,但晝夜溫差已經明顯變大了,晚上睡覺要是不蓋厚一點,還真能把人凍醒,早上出門更是如此,給人凍的一激靈。
每年這個時候,白酒市場就進入了“旺季”,比起炎炎酷暑,白酒的需求量直線上升,在大多數酒友眼中,冬天酒喝到肚子里熱乎乎的,十分舒坦!
不過,話說回來,酒這個東西,有利也有弊。冬天喝白酒如果不想傷身的話,講究還是很多的,建議牢記這3點,搞懂再喝也不遲。
▶最好“先溫酒,再喝酒”
從古時候起,人們便喜歡先把酒加熱一下再喝,那是因為當時的釀酒條件有限,酒水中的有害物質較多,加熱一下便會揮發出去,喝起來更安全。
而現如今,隨着釀酒技術的成熟,白酒即便不加熱也可以直接喝,但倘若加熱一下的話,酒體會變得更好入口,並且還可以提升口感。
另外,加熱白酒還有一大好處便是可以分辨酒精酒。倘若加熱之後滿屋子飄的不是酒香味,而是“臭味”,並且酒的口感也變寡淡了,說明是酒精酒。
這是因為,酒精酒中的添加劑成分不穩定,遇熱便會揮發出去,並且出現刺鼻氣味,而隨着香精揮發,瓶中就只剩下酒精和水了,自然不好喝。
▶不喝“窮酒”
從老一輩過來的人,大多都比較節儉,通常都是能省則省,就連喝酒也不例外。日常生活中,喝得最多的白酒價位大都在一二十塊錢。
這類白酒並非完全不能喝,但大概率都是酒精酒、劣質酒,最好不要喝。
通常,這類酒中不光含有多種添加劑,甚至就連甲醇、雜醇油等物質也是超標的,這些都是導致酒後上頭的“罪魁禍首”。
與其喝這些有安全隱患的劣質酒,倒不如買點正規酒廠的口糧酒喝着安心,有些白酒雖說名氣小點,但至少品質好,並且沒啥溢價老百姓喝得起啊!
在貴州本地小有名氣的君中元私藏酒,便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優質坤沙酒,常喝醬酒的人都知道,百元價位的坤沙老酒有多難得。
此酒是由曾傳政釀造而成的,當年曾老為了釀出純正坤沙酒,特地拜師於醬香之父李興發,釀酒手藝一脈相承。
以最高等級的貴州糯紅高粱為原料,經由傳統12987工藝釀造而成,整個過程中,小到一粒糧,大到一道工序,皆與茅台酒的釀造標準保持一致。
也正因如此,此酒在當地有着“小茅台”之稱,為了讓酒質更醇和,還會足足窖藏6年,開瓶茅香十足,喝起來絲毫不刺激,醇厚細膩,餘味悠長。
要說不足之處,便是酒廠為了讓更多百姓喝上優質醬酒,才鮮少宣傳,只為將經費都花在酒質上,這才導致名氣不高,可惜了啊!
▶喝完酒不要“吹風”
很多人喝完酒之後,都喜歡出門溜達一圈,一是為了儘快醒酒,而是為了散去滿身酒氣,省得回到家之後,再被家裡的老婆孩子嫌棄。
但事實證明,酒後吹風並不好,雖然大腦可以迅速清醒過來,但是第二天睡醒十分容易頭疼,就活似被人夯了一棒子一樣!
筆者建議,如果酒後想要快速醒酒的話,可以多喝一些白開水,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只要酒精隨着尿液排出去了,酒自然也醒了。
寫在最後,冬天喝酒的時候,你認為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呢?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