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農村的酒席上這講究可是非常的多,尤其是最後一道菜,即便是沒有人吃也要上,這到底是何寓意?
這農村的宴席我想大多數人都參加過,每當小時候要是能遇到有宴席的地方,那小朋友一定是最快樂的,既可以吃到好吃的飯菜,還能吃點農村不多的糖果。
而對於大人們來說參加酒席不僅可以三五好友見面聊天,更是可以和他們喝點,暢談心事。
隨着時代的發展農村人大都去了城裡務工,所以這有着煙火氣息的酒席近些年也非常的少見了。
但是只要有酒席的地方,你一定會發現這樣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有這樣一道菜,即便是沒有人吃,這道菜也要上完,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參加農村的宴席是最能感受這人間煙火氣息的地方,每當這個時候,每個人都是忙得熱火朝天,有的炒菜,有的擺放碗筷,有的端菜,有的開酒。
這人間煙火圖,就是繁榮的象徵。而在農村有這樣一個習俗就是,當所有的主菜上完之後,就會有人端來一盆蛋花湯。
這個蛋花湯即便沒有人喝,不過所有的宴席上都會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帶着這樣的疑問小編詢問了很多年紀比較大的長輩,他們告訴了小編這個蛋花湯的原因。
原來當宴席上開始上這碗蛋花湯的時候,就寓意着這場酒席要接近尾聲了,所以在有的地方這蛋花湯也有叫“散場湯”的。
雖然名字不太好聽,但是從字面的意思上就不難理解,就是這樣酒席該散場了,主人要收拾碗筷了。
我們知道以前能吃上一場酒席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很多人在酒席上開始大喝特喝。
有的開始划拳,有的大談人生,很多時候幾乎從白天要鬧到晚上也不肯結束,這讓辦酒席的主人家非常都非常的疲憊。
為了可以儘快結束戰鬥,儘早可以休息,於是便想出了用菜品,這個非常隱晦的意思來驅趕吃飯菜的人們。所以後來只要看到主人家開始上這道蛋花湯的時候,就意味着這酒席要接近尾聲,不要再繼續喝酒了。
而說到這農村宴席用的白酒,也是非常有講究的,二十年前沒有錢的時候用的是農村小作坊的釀酒。
而如今生活條件好了,農村人也開始講究起來,用品牌白酒代替作坊酒了,而下面這兩款白酒,都是農村人非常喜歡的酒席酒。
第一款:古道江湖1800
說到這農村人在酒席上喜歡用的第一款白酒,就是來自四川邛峽地區的。
它能贏得農村人們的喜愛,就是因為包裝非常的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有酒席那一定是有喜事,而有喜事最喜歡用的就是大紅色,所以這酒瓶中的紅色特別適宜。
而第二點符合農村人的喜好,就是這酒的價格,雖然現在農村人的生活條件好了,但是勤勞節約一輩子,怎麼捨得花大價錢去買白酒呢?所以這價格實惠的白酒,就非常符合農村人的消費觀念。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就算包裝再好看,價格再便宜,如果沒有好的口感和品質那也是不行的。所以它能奪得農村人們的追捧,最重要的就是它是糧食酒,裡面沒有任何的添加劑。
酒廠用五種糧食為原料,用固態釀造法釀造,並聘請專業調酒大師精心勾兌。
俗話說得好,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這款用糧食釀造的白酒,口感香濃,酒花飽滿,而它的度數有52度之高,非常符合農村人喜歡高度數白酒的口感。
第二款:孔府家酒
這山東人自古就是非常能喝的,而在山東一縣一白酒的地方,要想出頭那靠的就是真材實料的品質了。
它在九十年代初,憑藉著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的廣告語,讓全國百姓一夜之間就認識了這款名不見經傳的魯酒。
而這個蛋花湯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也沒有改過,雖然現在的酒席都是非常快地結束掉,人們喝酒也不會像從前那樣酩酊大醉,但是這個上最後一道菜的習俗,在很多地方至今還在流傳着。
而你們家鄉的農村酒席上都有什麼習俗呢?和小編的家鄉習俗一樣嗎?不妨來探討一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