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着不太行,酒質第一名!貴州這3款被名字耽擱的白酒,你喝過嗎
話說,金朝時期,金國有一員大將,名氣叫做“郭蛤蟆”,他驍勇善戰、戰功顯赫,可這樣一員大將,卻因為名氣太土,鮮有人知,遠遠攆不上衛青、李廣的名氣。
“郭蛤蟆”出生與邊陲,祖輩都是農民,由於“賤名好養活”的緣故,父母給他取了個這小名,哪知小名比大名還火,於是,郭將軍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郭蛤蟆”!
看完了“郭蛤蟆”將軍的故事,我不由得感慨,原來,名字這麼重要,如果郭將軍知道這一幕,估計會連夜爬起來,趕忙修改自己的名字。
玩笑話暫且不談,從郭將軍的遭遇中,我們得出一個結論:
那就是一個好名字,至關重要,我們拿白酒圈來說,一個好名字能讓人迅速記住你,比如說文君酒、瀘州老窖等等,讓人光聽名字就知道,這個酒有故事、有韻味。
而一個聽着不太行的名字,則會耽擱自己,導致自己沒什麼人知曉,真是尷尬!
下面,我們一起來瞅瞅,貴州哪些聽着不太行,酒質第一名,因為名字耽擱自己前程的酒。
01
鴨溪窖酒
產自貴州遵義鴨溪鎮,酒廠成立於1980年,以“濃頭醬尾”風格而聞名,屬於貴州老八大名酒之一,人們更是稱讚它為“酒中美人”,這麼多的殊榮,足以所見其受歡迎程度。
可是,貴州這個老牌名酒,因為酒廠位於鴨溪鎮,喝起來也有淡淡的“鴨屎味”,導致很多酒友說它是“鴨屎香”,都說三人成虎,一傳十十傳百之下,鴨溪窖酒慢慢不受待見了。
02
緣得仿台酒
產自貴州的一款優級純糧食酒,產地和茅台同屬一個產區,佔據了茅台鎮獨一無二的地理環境,而且,這個地方還有數量十分豐富的微生物群,所釀之酒尤為不凡。
好糧食是酒的關鍵!此酒不惜成本,農忙時分就出去選料去了,精挑細選之下,以當地成本頗高的紅纓子糯高粱為主料,經多道工序、漫長周期,釀造而成,還用的是赤水河水。
一年釀成後,酒廠還會放於陶壇陳放7年,這讓酒水色澤泛黃,醬香味撲鼻,喝到嘴裡,溫軟醇厚,跟吞了塊軟玉差不多,酒體層次豐富,回味持久力度長,喝完一杯,意猶未盡。
只不過,很多人聽到這酒,下意思就會以為是茅台的“山寨貨”,導致很多酒友不敢下手,不得不說,這個酒真是冤枉,明明不是那麼一回事,白白承受了“竇娥之冤”!
03
湄窖酒
湄人善釀,好酒酬賓!老一輩人知道這個酒嗎?產自貴州遵義湄潭縣的湄窖酒,酒廠成立時間為1952年,僅僅比紅星酒廠晚了3年,屬於貴州老八大名酒之一,早些年特別吃香。
只不過,湄窖酒的“湄”字和倒霉的“霉”字同音,導致很多人提起這個酒,心底就會有一種不好的念頭,久而久之下,湄窖酒慢慢從老八大名酒跌落,如今很多人都不認識了吧?
看完了貴州這3個酒,不得不說,好名字真的很重要,如果酒廠想走出當地,那麼,酒質+宣傳+名字才是關鍵,如果一意孤行,那麼,上面這3個酒就是前車之鑒!
寫在最後,人們常說:“人靠衣裝馬靠鞍”,可其實,名字也很重要!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