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學那幾年,家裡的日常飲食更偏向於吃肉,吃得最多的自然是豬肉、然後就是各種魚肉,最讓人垂涎欲滴的是雞肉,當然也包括各種家禽,比如:雞肉、鴨肉等,不過那個年代,我媽好像更喜歡購買菜市場銷售的各種雞翅根、雞翅膀、雞腿、雞爪等部位,雖然整雞也吃,但吃的是真少,除了價格貴之外,好像那時家裡都不怎麼會製作燒雞似的。
家裡的日常飲食除了上文介紹的那些之外,還會吃一些比較奇奇怪怪的食物,比如:田螺、小龍蝦、小魚小蝦。
我們先從小魚小蝦開始說起,我讀小學的那個年月,家家戶戶雖然喜歡吃魚、喜歡吃蝦,但對於很小的小魚小魚,大家都是看不上的,菜市場賣得極其便宜,主要原因就是下鍋烹飪之前,清洗和處理內臟是一件極其麻煩的事情,往往家裡晚餐的時候,端上餐桌的一大盤子油炸小魚小蝦,我媽白天的時候可能需要好幾個小時來清洗和處理內臟。
那個年代,吃小龍蝦還是一件不太被大眾所接受的事情,雖然菜市場也有賣的,雖然也有人吃,但社會上流傳着一些關於小龍蝦不太衛生的說法,反正我媽當年使用小龍蝦給我們做紅燒蝦球的時候,我們還是小孩子,思想也比較單純,只要吃得開心就行,也沒有太在意社會上的流言蜚語。
但吃田螺卻不是這麼一回事,我自然是非常喜歡吃田螺的,但在我記憶中我爸媽在家做田螺的次數非常少,每次做給我吃的時候,我爸都會提醒我媽,一定要清洗乾淨、一定要燒熟,免得感染寄生蟲疾病。我爸為了田螺的事情,說得比較多,好像家裡只吃過2次,就再也沒有買過田螺了,給我留下了一種非常不好的主觀影響。
參加工作之後,我也基本上是不吃田螺的,後來,我的同事們開始吃田螺和小龍蝦,我也以我身體不太好為借口,而謝絕,在外基本上不吃小龍蝦和田螺,當然也包括海螺。
今天在後台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吃海螺,尾部是黃還是屎?能不能吃?弄明白再決定吃,不吃虧,讓我想起了一些童年往事,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我的理解?
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同我們一起互動,說說您的見解,您喜歡吃田螺和海螺嗎?
一、簡單介紹一下海螺?田螺和海螺的區別?
海螺屬軟體動物腹足類,數量非常少,很是罕見。海螺貝殼邊緣輪廓略呈四方形,大而堅厚,殼高達10厘米,螺層6級。海螺活動緩慢,一般吃海藻及微小生物,棲息在淺海區域。海螺的肉可以吃,外殼供為觀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鐵和鈣等多種微量元素,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食品。
田螺和海螺我們在一些賣場也是有見到,是一種常見食材,數量不是很多,但銷量都挺好的,它們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下文簡單的介紹一下田螺和海螺的區別:
1、外形不同:田螺為田螺科,外殼比較薄,呈螺旋形,殼的顏色為黃綠色至黃褐色,殼面光滑,里部為灰白色,殼口量卵圓形;海螺為骨螺科,貝殼邊緣輪廓略呈四方形,大而堅厚,殼高達10厘米,螺層6級,殼的顏色為灰黃至褐色,里部為紅色或灰黃色,殼面粗糙,過口寬大。
2、生長環境不同:田螺生活在淡水區域,對水質要求較高,產量少,一般長在水塘里;海螺一般生活在低潮線、水深1-30米的碎珊瑚底質的淺海。
3、繁殖時間不同:田螺為分批產卵,每年3月-4月開始繁殖,一隻母螺全年約產出100隻-150隻仔螺;海螺產期一般在5月-8月,這段時期海域水溫比較高,適合海螺繁殖。
二、好吃的海螺品種介紹?
在夜市吃得多的除了小龍蝦,另一種就是海螺了,它們都是肉質緊實,富有嚼勁,很受大家的喜愛,但是,海螺也有很多品種,推薦幾種好吃的海螺給大家:
1、紅皺岩螺:又叫海螺、菠螺和假獵螺等。貝殼重,螺塔短,體層膨大,臍孔深,食肉性貝類。分布於中國、日本、黑海、地中海。可以蒸食,煮食,或者加工成干品和罐頭食品,營養豐富,肉質肥嫩,鮮美。
2、荔枝螺:又叫辣螺、苦螺。生活在潮間帶中潮區的上區岩石縫內,全國沿海均有分布。荔枝螺口感偏辣,愛吃辣的人就很喜歡,特別是閩南一帶。
3、扁玉螺:扁玉螺爬行後面留下痕迹,很容易讓人找到它。貝殼呈球形或陀螺形,可供觀賞,也可以製作成工藝品。是我國沿海常見的種類,北方多於南方,青島菜市經常有出售。
4、方斑東風螺:簡稱東風螺,俗稱花螺。主要分布在處於熱帶、亞熱帶的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沿海,生長速度較快的一種優質貝類。其肉質鮮美,酥脆爽口,營養豐富,是近幾年來國內外新興的海鮮美食佳肴。
5、香螺:又名響螺、金絲螺。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遼寧、山東等地區。主要吃法有白炒香螺、鮑魚汁炒響螺、等鮮椒響螺片,是宴席上比貴重的海味。
三、海螺的尾部是“黃”還是“屎”?
上文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了一些童年時期,我爸媽給我做田螺吃的一些顧慮,後來因為同事們經常吃田螺和海螺,所以,我也對這種美食,有了一定的了解,下文給大家說說我的看法?
1、海螺主要是吃一些腐爛的動物屍體,相對來說,海螺的味道還是比較鮮美的,海螺煮熟之後,尾部都能夠看到黃色的東西,其實在尾部確實是有海螺的排泄物的,當然也有一部分食客會說,排泄物是綠色的,也是在尾部,只不顧黃色的確實的海螺的黃,在我看來,海螺的尾部是“黃”還是“屎”都不重要,為了自己的飲食更加健康,我全都選擇不吃。
2、當然我也看到過這樣一種說法,黃色的部位,或者是綠色的部位就是海螺的排泄物,沒有海螺黃這個說法,海邊吃海螺的人都會將這個部位直接摘除掉,你見過那種動物的黃是長在屁股後面的?
3、另外在海螺的尾部,就是海螺的內臟,主要是海螺的腸子,簡單理解,這就是海螺的排泄部位,所以應該摘除不要。
四、海螺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海螺營養價值極高,口感脆嫩鮮香,是一種美味的海鮮品種,那除了尾部不能吃以外,還有這幾個部位也是不能吃的,一定要注意:
1、海螺的腦:在海螺的頂部偏下發白的地方,挑開,看到白色的小球狀,這種東西會分泌一些貝類毒素,吃多了會頭暈噁心;
2、海螺的苦膽:在海螺背部綠色的地方,用小刀劃開,會看到海螺肝,在旁邊綠色的豆狀物就是苦膽了,直接擠出不要吃,否則吃下去味道有點苦,會影響口感和食慾。
3、另外在海螺的尾部,就是海螺的內臟,主要是海螺的腸子,簡單理解,這就是海螺的排泄部位,所以應該摘除,也是不能吃的。
五、海螺的選購與烹飪技巧?
想吃到美味的菜肴,首先就是有食材新鮮,下面分享幾個挑選新鮮海螺的方法:
1、海螺螺口可以看到肉特別靠外,鼓鼓的,說明肉多,可以直接看出它裡面的肉又肥又大。
2、用手輕輕碰一下海螺,如果螺蓋會縮回,並且螺蓋邊還會有海螺吐出的泡泡,這樣的海螺就很新鮮了;如果海螺吐的紫色水,這樣的不能買,說明快要死了;海螺沒有什麼反應,就更不要買了。
3、聞味道,用鼻子聞一聞,如果沒有異味就是活海螺或者是剛死不久的,如果不是很介意的話,也是可以吃的;有異味的海螺我們就不要購買了。
4、選大小合適的海螺,每個海螺在120克-150克左右,一斤大概3-4個比較好;太大的海螺重量也重,而且肉可能也比較老。
下面再說說如果做也好吃的海螺,推薦幾個烹飪技巧:
1、買回的海螺先在淡鹽水裡養2個小時,讓海螺吐沙,再刷洗乾淨;
2、鍋中加涼水,再加薑片和鹽,煮開,放入洗好的海螺,蓋蓋。中等個頭的海螺煮5分鐘,大一點的煮十分鐘左右。燜2-3分鐘,再揭蓋,可以保證海螺肉的鮮嫩。
寫到最後,還想啰嗦幾句,吃海螺需要注意些什麼?這幾個地方一定要去掉,否則會危害健康!
看完我們今天的介紹,是不是感覺要是有圖片示意該多好,想來也是,那樣會更加的清楚,但凡是都不見得能夠做到100%的完美,還請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