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的旺季已經過去,白酒開始逐漸“佔領”大家的酒桌。
晚上小酒配燒烤,心情瞬間變好,當然也有意外,而這個“意外”往往出在酒上。
原來啊,有些人一喝酒便上頭,飯局剛開始便結束了,弄的大家都跟着掃興,這是人的問題嗎?其實不是,酒的問題更大。
至於原因,這就不得不提白酒界的“攪屎棍”——劣質酒精酒了!
▶這類酒相較於糧食酒,在製作過程中有3大“優勢”:
❶能減少糧食損耗,糧食用量少,且用的都是便宜農作物
❷酒精,香料等材料的價格極低,壓縮了成本
❸製作簡單,耗時極短,能在短期內看到高額回報
▶但劣勢也很明顯
❶添加劑(甜蜜素、塑化劑等)太多,甲醇、醛類等物質多,喝完易上頭
❷口感極差,幾乎沒啥營養
❸對身體傷害非常大,失明丟命等事件都曾發生過
鑒於此,建議大家喝酒的話,千萬別再碰酒精酒了,如果不差錢,咱酒大牌酒(茅台五糧液)走起;如果錢不夠,但又實在想喝優質佳釀,也不是找不到。
下面這3款便能滿足你們,別看有些酒一直不起眼,但卻是100%無任何添加劑的佳釀,信得過!
第一款:尖庄酒
說實話,把五糧液當口糧酒,咱還真沒有那個實力,但要是找個替代品的話,首推的絕對是這款。
你現在可能看不上它,覺得它價格低包裝又簡陋,拿不出手,但在以前,它在川渝酒罈可是“一霸”,當年更是創下過“年銷12萬千升”的神話,一度是一瓶難求。
為啥會那麼火?就是因為它的酒質好,再加上口感與五糧液最為接近,但價格卻不過百,如此高性價比的酒,不火才怪,可惜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名氣下來了,喝的人變少了,但入手真不會虧。
第二款:貴常春
貴定人都知道,它可是個老牌子了,就是出自貴定酒廠(原是國營企業)。
這個酒廠,說起來有點年頭了,1953年便建立了,當年正是憑藉著貴常春系列美酒,徹底翻身,成為當地的支柱型企業,連着多年都被評為先進集體等榮譽。
當然,酒本身也是備受關注,消費者愛喝(銷量逐漸增加),業內認可(多次拿下優質白酒精品等榮譽),算是雙豐收。
後來改制,為了保證酒質能穩中求進,開始用傳統坤沙工藝來釀酒,從高粱到變成滴滴純釀,用了差不多近1年,新酒剛出來的時候,並不會直接調兌,會再放6年,時間一到便與10年老酒調兌。
處處體現着老酒廠底蘊的佳釀,酒質相當驚艷,一口下去醇厚、順滑、細膩,真的是感受不到雜味,喝着非常舒服,酒香也比較持久,醬香突出,真的是好喝又好聞。
第三款:白瓷汾
在我國眾多名酒中,名氣最大的除了茅台五糧液,汾酒也是不容小覷的存在。
此酒有着千年的釀造史,更是頻繁出現在古人的詩詞中,被無數人傳唱,是公認的“國酒鼻祖”,建國後更是各種榮譽加身,地位不可撼動!
而在汾酒系列酒中,能當口糧酒的並非只有黃玻汾,這款白瓷瓶裝的汾酒也不錯。
作為大牌名酒的嫡系,此酒為純糧酒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一口下去,感受不到明顯雜味,酒體整體比較柔和,且帶有甜味,不過後半段的話,可能會有點辛辣感,但不管怎麼樣,此酒整體上還是十分優秀的,當口糧酒綽綽有餘。
這些不起眼的佳釀你們都喝過嗎?如果有更多好喝不貴的糧食酒,歡迎補充在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