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紅果與白蘭地
文/秦曄
近年來,在府谷人的餐桌上、宴席中,常出現一種新穎的酒品——“府州紅白蘭地”。
每當美酒上桌,席友們總要興緻勃勃地評頭品足一番:“府州紅白蘭地,中國人的洋酒!”幾赴宴請,屢聽評論,言詞有別,其意相同。細品起來,該酒的確別有風味!
開啟瓶封,濃香四溢、滿庭生芳; 舉杯注目,玉液清純,亮若冰晶。觀之而明目提神,嗅之而浸心入腑,其香濃郁,未品醇釀已令人醉意朦朧。
在鄉人的眼中,白蘭地是一種帶有神秘色彩的洋酒。將其和眾多的國酒對覽,難免由酒名滋生出其品牌何以確名註冊於他人旗下之遺憾。亦怨酒原先祖,酒仙、酒聖人等,酒贊累牘、文蘊高深,竟沒想到將如此靈韻品名冠以自家酒綜榜中。多少年之望洋興嘆,情尚未了。如今,白蘭地之歌,卻在府谷這黃河畔上的鄉村間唱響了!
白蘭地之名始起於荷蘭文,其意為“燒過的酒”。從1765年至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海外燒過的酒和我國的燒酒,論質品其實是相同的。而我國的燒酒釀造史約有7000年之久,亦有據可考。早於明代,文人李日華在他的著述中,就有過釀酒的記載:“黃山多猿猱,春夏採花果於石窪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聞數百步”。傳至今日,在國粹名牌“五糧液”系列中就有“金猴獻瑞”、“齊天大聖”、“金猴福達”等以 “猴”冠名之酒。其實當時猿猴所釀之酒,就是白蘭地的雛形。這種用水果發酵蒸餾而成的飲料,和我國司空見慣的葡萄酒、蘋果香檳酒類同。就在白蘭地的十大品牌間,如“人頭馬”、“拿破崙”、“馬爹利”的同類中,亦有創始於1892年由煙台生產的張裕牌葡萄酒。
而今,在府谷大地上,府州紅白蘭地這一響噹噹的酒品,橫空出世,聞名四鄰,撼動省城、躍向全國,遠銷海外,一隅奇葩,引人入勝。有人曰:該奇蹟的引領者,是何等的有遠見,何等的有創意,真魄力過人!
此人正是府穀人士,大名劉子賢,是本縣廟溝門鎮人。世古道:時勢造英雄。劉子賢先生就是改革開放大潮中湧現出的弄潮兒。其人中等身個,生來一副慈眉善眼的相貌,即使是初謀其面,也會給人一種信任感。劉子賢出生在一個不非凡的家庭,父親在解放軍中當過偵察排長,母親是陝甘寧邊區的婦女工作者,夫婦二人皆為建國前的革命幹部。按家庭情況論,劉子賢本來有出校門入機關門的條件,可是他高中畢業後,受“文革”期間大學招生改革的影響,失去繼續深造的機會,只好回鄉耕田種地務農為生。可是,有作為之人雖身處窮鄉僻壤,都難制抑其發揮才智的本能,即使在集體化時代,也是人中驕子。他18歲當隊干,21歲當人民公社農機廠廠長。
時到中年,正好趕上改革開放的政策,其率先經商辦企業,成了鄉村中先富起來的排頭兵。剛起步時,他曾辦過小型圓釘廠,管理過神府當時最大的蘭炭廠,產品獲得過全國焦化產品博覽會金獎。由於其人在當地辦企業成效突出,故被榆林市五礦公司聘為副經理,成為國企的副處級領導。以後,當地金屬鎂行業看好,他又創辦了聚金邦鎂業有限公司,且效益頗豐。如果按常規看,一個人成了名,掙了錢、有了實業以及社會地位,就應該心滿意足,固守勝利成果,放穩進取步伐了。何況他家三個兒女都學有所成,一個個走出農村,考進高等學府,步入國家機關,且成了家室,有的當了領導幹部。他更應該逍遙自在,坐享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了。可其像改革開放中湧現出的能人之共同特點一樣,在大社會的舞台中,上演着人無我有、人有我先、人同我新的智賽戲劇。實踐中,他感悟到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於是,又以時不我待的奮發精神,抽時間讀書學習,並在1995年取得了中央黨校函授“經管專業”的本科文憑。現在,他登台能講演、提筆書寫詩文,兼任府谷作協副主席,陝西科技大學碩士生指導老師,是本地公允的儒商。
當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劉子賢先生毅然地向同行轉讓出自己艱辛創建的鎂廠,來了個華麗轉身,義無反顧地走進了陌生的輕工業領地,創辦了“府谷縣聚金邦農產品開發公司”,成為府谷縣以至全國的海紅果深加工之龍頭產業。且說這海紅果,是獨鍾秦晉黃河大峽谷中段的稀有果品。過去,由於地瘠人貧,當地人常以此為食,不知拯救了多少人。而今這裡因礦產豐富,群眾衣食無憂,海紅果落地而少人問津。如此下去,其物雖罕見,也可能擺不脫自生自滅的命運。而子賢先生認準以海紅果為原料,釀造白蘭地,每年收購180餘萬斤鮮果,當地有1500餘戶果農受益。特別是府谷上八鄉純農業區的農民,將海紅果當作主要經濟來源,故大力培植海紅果。當地人如此說:是聚金邦拯救了海紅果,海紅果又成就了劉子賢!
公司的置地選擇在沿黃公路牆頭段一個山青水秀,三面峰巒的峽谷開放地帶,廠房、辦公樓依山而建。如今的聚金邦厂部,道路兩側,廣場周圍,四面八方都植有疏剪有序的海紅果樹。仔細看來,叢林間,隱有被果樹所遮擋着的傘松塔柏,夏秋過後,就是它們嶄露頭角的時候。僅此舉措,可覷當家人之長遠見識,不言而喻,這裡的景色四季常青。
俗語云: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聚金邦酒業正是如此,以其不菲的業績,引來縣上的有關部門以及社會文化組織,在海紅花開或碩果盈枝的時節,多次組織文人墨客赴此地採風。初識酒廠時,所涉之處皆感新奇,特別是品嘗了白蘭地的滋味,給人留下永遠的記憶。
2021年4月,由縣作協提倡、縣委宣傳部、文聯牽頭,組織了兩省、四區(市)、十二縣文友參加的“海紅花節”大型採風活動。參觀人員來到聚金邦,品賞了白蘭地,大家一致稱其為“府州茅台”、“牆頭西鳳”…….
建於水陸交通四通八達之地的聚金邦,不僅府穀人近水樓台先得月,總想常來看看,周邊的各方人士亦慕名而來光顧不暇。正如先賢所言“好酒不怕巷子深”。還有山南海北,各路酒商興聚於此,更有些海外人士顧名獵奇,飄洋過海來到這裡。他們品酒覽勝,暢談着府州白蘭地的特別風味和前途景象。如此一來,品賞府州白蘭地之人不僅有商賈、酒友、文人墨客,尚有各級關心地方企業發展的領導,如本縣近幾任的書記、縣長、人大、政協領導;榆林的市委書記和市長;省農業廳和科技廳廳長;還有時任陝西省委書記婁勤儉在2016年的楊凌博覽會上,現場酣飲府州白蘭地,並翹指稱讚 “好酒!”2021年6月16日,陝西省委書記劉國忠,專程蒞臨聚金邦酒業,並對府州紅白蘭地等系列產品給予了好評。還有一位意大利友人,地道的白蘭地客商,曾幾度赴府谷,沽酒出遠洋。
如今的府州白蘭地,人言可與貴州茅台量級,敢和洋酒人頭馬媲美。總之,可謂奇創全國、蜚聲四海,顧之而賞心悅目,品之而爽潤肺腑。有這等好酒,何患業不興、名不高呢?!
但是,話說回來,任何一種新生事物的發展興盛,不僅要有創業者的魄力、智力、毅力為底蘊,而且需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良機。首先,府州白蘭地的產生,它順應了府谷經濟轉型升級得天時。單一的府谷經濟,需要走出一條多元發展的途徑,它應該引起當地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方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證。其次,府州白蘭地,它佔據了府谷盛產世界稀有果種——海紅果的地利。可以自信地說,海紅果是世界上所有白蘭地原料的最佳選擇。因為它是僅生長於秦晉蒙接壤的三角地帶之稀有果品,且有果中鈣王,山楂同胞的稱譽。多飲府州白蘭地,既可以少服鈣類藥品,又可以健胃補腎,消費者何樂而不為呢?!其三,府州白蘭地老總劉子賢先生,既有經商辦企業的經歷,又有當村幹部基層工作的經驗。其人不僅智商、情商較高,並且具有善於與各界人士往來的公關意識。加之有賢妻張秀梅的傾心助力,夫妻倆那種厚道、誠實的天性,形成了完美的人格魅力,決定了其具有人和的天然內因。鑒於本源全俱天時 、地利、人和之要素,府州紅白蘭地豈有不發達之理?!
記得在2017年的元旦之際,府谷文化界發起了“府州紅白蘭地詩酒賽”,一時間,文友互動、群眾關注,詩詞歌賦洋洋洒洒,網絡投票紅紅火火。此舉說明府穀人認可府州紅白蘭地,願同心協力捧紅府州白蘭地!
看如今,太平盛世、富裕府谷、各業興旺、百姓安居樂業;更喜市場繁榮,物流充沛,商貿通達四海。尤其是酒品世界,名目眾多,空前興盛,府州大地有望成為酒品名域。縱觀民間,家家酒肆展台中,無府州白蘭地,便有品類缺項之嫌;戶戶酒櫃中,少府州白蘭地,竟生月有不圓之感。故而,沽府州白蘭地送友,可謂本地特產;以府州白蘭地捧席,偕有上檔次之譽;品府州白蘭地祝節,更得心滿意足之福。
在金秋季節,作協四部組織眾文友重顧聚金邦酒業,其景分外生動。只見前來送海紅果的老鄉,有開卡車的、有馭小四輪的,還有趕騾、馬、驢車的絡繹不絕;清潔的車間里,從上料、清洗、撿玼果、破碎、罐裝等流水作業線上,機器轟鳴、關節暢通,調控有序、環環相扣,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怡人景象。
廠院內的環境愈加整潔優美,特別是滿園海紅碩果壓枝,若瑪瑙聚株,嬌顏紅潤、晶露欲滴,令人望而養目提神、流連忘返;再品府州白蘭地,更加芬芳濃郁、奇香浸心。此時,眾文友皆品釀入神,只聞圍桌間傳來盅盞交酌的讚歎之聲:盡飲此酒,不枉今生。願聚金邦海紅果酒業,如黃河之水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