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在當地原本是各類小攤子的常客,每天早上都會自己帶着酒和專用的杯子來到小攤,點上一碗牛雜湯或者羊雜湯,配着酒慢慢地品嘗,十分享受。
最近張大爺不知怎麼的,老是莫名其妙地頭暈,感覺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力氣,因此住了院。和他一起在小攤喝酒的老夥計們的,看他連着幾天都沒有來喝酒了,對他非常的關心,最後打聽到原來是因為喝酒的原因,導致住院了。
張大爺幹了一輩子農活,我們知道做農活是非常累人的,不是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住這種大量的體力消耗,這種時候就需要緩解釋放的東西,張大爺喜歡的就是喝酒,用他的話說就是,不喝酒幹什麼都沒有勁,這酒可以說他的加油站了。
干不動了之後,張大爺這個喝酒的習慣也沒有放棄,甚至比以前喝得更多了,在小攤喝了這麼些年,不知道喝倒了多少自己的老夥計,比許多年輕人都能喝。他對酒很熱愛,沒有在小攤吃牛雜湯配酒,在家裡,他就着家裡的剩飯剩菜都能喝兩杯,是不是到了非常痴迷的地步。
躺在病床上,張大爺看着窗外,回憶着自己與酒的各種經歷,若有所思一般,對於到了現在這種情況,只是笑了笑,還有點不好意思,他開始思考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大爺年紀大了,沒有那麼多的精力來總結,只是說了許多自己的事情,跟記流水賬一樣,一樣一樣地羅列出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在跟張大爺聊完之後,我發現了大爺有着這“三種壞習慣”,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喝自製酒
張大爺每次去小攤吃牛雜湯自帶的酒,就是大爺買的別人家裡的自製酒,興趣來了,他自己也會自製一些酒,但是遠遠供應不上他自己的酒量,所以他還會買自製酒。
在老一輩人的潛意識裡認為,只要是自己做的東西就是好東西,這句話不能說錯,我們需要辯證看待,對於一些蔬菜、家禽,自己種的養的確實吃的很放心,更加的健康,但對於酒這種製作工藝複雜,製作條件苛刻的東西來說,自己的做的就沒有那麼有保障了。
雖然自製酒是純釀,但它的製作環境沒有保證,可能某些操作失誤就會導致有害物質的產生。為了控制成本,他們也沒有特別嚴格的質檢,這些有害物質沒有被查出來,去除乾淨,就被人喝到嘴裡,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它的酒精度也沒有一個標準,不能喝高度酒的人喝到這種酒,可能沒有反應過來就倒下了,所以說,喝酒還是要喝大廠製作的純糧酒,喝的放心,價格也合適。
老白汾
是不是很熟悉,這款酒是汾酒裡面非常能打的一款,只要原因就是它價格不貴,還能給人比較上層次的體驗。許多人都喜歡醬香酒,覺得清香酒沒有感覺,體驗不到喝酒的樂趣,其實不是這樣的,每種酒都有自己的特點,這需要我們細心體會,才能發現其中的樂趣。
它的香氣有點像麥芽糖,聞起來的感覺雖然沒有那麼濃 ,但是會給人一種想喝的衝動,喝起來淡淡的麥子香,還摻着其他糧食的風味,可見它的用料很豐富。如果說醬香酒是一名在戰場騎着馬盡情馳騁的戰士,那麼這款酒就像躲在家中從未見過世面的小家閨秀。
蒸台坤沙酒
與上面介紹的剛好不同,這款是醬香酒。它也是很值得說道,有着許多的特點,在製作方面有傳承也有創新,對於制酒這種從古代到現代,從未停止過的工藝來說,最怕的就是沒有創新精神,這款酒就做的很好,如果你見到它,它在外觀方面跟別的酒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別人是500毫升,它是1000毫升,相信喝酒多年的人,也很少見容量如此大的酒,它的價格也讓人震驚,才100元多頭。
它採用7年基酒+15年老酒調製而成,這使得它能給你帶來你以前從未體驗過的感覺,千萬不要被它給騙了,喝進嘴裡,你會感受到一點淡淡的、如少女撫摸一般的清香,但過一會兒,你就感覺到被騙了,原來中調的醬香跟一開始地清香反差如此之大,越喝它的香味越明顯,還會持續很久,喝完幾個小時,用鼻子一聞,還能感覺到它的氣味。
喝酒不控制量
張大爺最引以為傲的酒量,居然成了打敗他的重要因素之一,平時喝酒,張大爺從沒有考慮過量的問題,因為他感覺不到醉,其實這是由於長期被酒精包圍,已經對醉的感覺不太敏感了,其實他的身體已經醉了,他還在不斷地喝,這就給身體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通過這次住院,張大爺也是注意到這個問題,就算是酒量大,也不能喝得太多,一天喝一兩杯就夠了。
喝酒的時候抽煙
這種情況在年輕人應酬的時候經常出現,張大爺也是十分瀟洒,手裡夾着煙,口中喝着酒,這種情況會比單純的喝酒更加讓人上頭,因為香煙中的二氧化碳會加速酒精被人體吸收,這樣酒量不好的人很快就會喝醉。
張大爺這平時喝酒的3大壞習慣,給他的身體造成了很大的傷害,而他身邊身體好的夥計都沒有這樣的習慣,這也讓他意識到養成良好的飲酒習慣很重要,跟張大爺有同樣習慣的人趕快改正吧。
好了,今天關於這位張大爺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裡,如果你有什麼想說的、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分享出來,小編會給大家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