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偏愛肉食,可以說是一天不吃肉,渾身都難受,平時愛吃肉包子,更愛涮火鍋吃燒烤,好像自然界總是肉類最棒。對於他們而言,這些肉類就是天然的蛋白質補充劑,維生素加油站和脂肪的來源。
近10年來各個科學界的大佬,對於吃肉這件事都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人們似乎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對人類而言吃肉是必須的,是在選擇肉類和搭配方面卻有一定的講究。
那麼作為中老年人,到底是要多吃肉還是少吃肉呢?更多的醫生表示年齡越大越要多吃肉,有沒有科學依據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
中老年人,不願意吃肉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錯誤認知
有一些老人因為年齡不斷增加,近幾年出現了心腦血管疾病,再加上自己的了解和認知,認為多吃素才有利於身體健康,但是我們在控制脂肪以及膽固醇攝入的同時,更應該保證身體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多種營養物質平衡才能夠保證身體健康,預防心血管疾病。
身體功能下降
隨着年齡不斷的增長,身體各項功能都在不斷地下降,比如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現牙齒鬆動,牙齒疼痛脫落等問題,平時攝入一些肉類需要巨大的咀嚼力,牙齒中出現問題的老年人就是更不想吃肉,因為吃起來太費勁,所以直接放棄。
消化能力下降
更有一些中老年人腸胃功能下降,總感覺肉類食物吃了之後不好消化,不管你把肉做得再熟再爛,他們也一口都不想碰,所以慢慢的也就不想再多吃。
年齡越大越要多吃肉?醫生建議:過了50歲,這三種肉要多吃
其實這主要是由於老年人的身體機制所決定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帶來營養不良,骨質疏鬆等問題相對比年輕人他們的概率更高,再加上貧血以及營養不良影響很多老年人到50歲之後會主動的吃一些鈣片。
其實面對這種情況根本就不需要,平時我們完全可以從日常飲食當中進行獲取,一些肉類當中所含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以及鐵元素,只要平時適當添加就可以有效預防骨質疏鬆和營養不良,是為什麼人們所說年齡越大越要吃肉的根本原因。
上了年紀之後,人的消化能力和牙齒咀嚼能力都會下降,腸胃不好,在所難免,所以飲食的攝入量會相對減少,這種情況下更容易導致營養流失變快,如果你不適當的吃肉,天天吃素,就容易導致身體營養吸收不足,更容易出現營養失衡。
老年人身體機能不斷下降,不管是神經系統肌肉還是組織器官,都不再像年輕人那般,不僅容易造成一些疾病,更容易加重這些疾病的發展,或者是誘發某一些問題的出現,綜合而言,都得要注意添加肉食。
醫生建議:過了50歲,這三種肉尤其要多吃
魚肉
對於物資本身不豐富的日本,人均壽命卻很高,是有一定原因的一部分原因跟日本人喜歡吃魚,有關即便再窮他們也堅持吃海產品,這也補充大量的營養物質。
魚肉是最具有營養的肉類之一,大多數魚肉的蛋白質可達到20%,同時熱量脂肪含量低,不會給腸胃造成太多負擔,特別適合老年人吃,魚肉的脂肪也僅僅只有1%,小部分達到4%,對心血管沒有過大的壓力。
雞肉
現如今的雞肉也不貴,甚至和豬肉比起來還略微便宜一些,雞肉的營養成分也非常的高,肉質鮮美,烹飪方法更是多樣,在古代人們會用雞肉進行滋補。
老年人平時多吃雞肉,可有效地補氣益血,而且容易消化好吸收,不會在腸道當中產生有害物質,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增加肝臟排毒解毒效果。
牛肉
牛肉本身的蛋白質含量就比較高,再加上維生素種類多易消化,促進身體多項指標提升,平時可多吃牛肉,尤其是裡邊的鐵元素,磷元素更是人體所需,本身貧血的老年人多吃牛肉效果不錯,同時也可增強記憶力,促進骨骼健康,預防老年痴呆。
推薦菜譜——【芹菜炒牛肉】
食材準備:芹菜、牛肉、小米椒、紅辣椒、生薑、蒜瓣、雞蛋、食鹽、生抽、老抽、澱粉、食用油、胡椒粉。
首先我們要把買來的鮮牛肉清洗乾淨,然後切成薄片,添入一些調料,用手抓勻再加入食用油,攪拌腌制10分鐘放在旁邊備用。
其次就是芹菜去葉去根清洗乾淨,切成小段薑絲,蒜末,小米,辣椒等都要切好備用,起鍋燒油倒入牛肉大火翻炒,這個時候一定要掌握好火候,變色之後再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