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眼螺螄亮眼餃|趙霞

2022年04月01日21:55:18 美食 1450
亮眼螺螄亮眼餃|趙霞 - 天天要聞

江蘇淮安市洪澤螺螄美食節 圖/新華社

清明前後,有兩樣東西是必定要吃的,一樣是螺螄,另一樣是艾餃

這個時節的螺螄我們叫做亮眼螺螄,說是不論大人小孩,吃了此時長成的螺螄,必定眼清心明。白馬湖里螺螄多如牛毛,光是近岸的河埠邊,日常洗菜洗碗的石階梯下,大大小小沿得到處都是,卻不大有人去摸,嫌它吃油吃污,肉質不潔亦不鮮。所以就要沿河去找少有人到的清水區域,一個一個去摸。偷懶的方法,是拿大扇子似的棕櫚葉子鋪到河底,過些天再提上來,葉子上吸得滿滿的螺螄,都抖落到旁邊的空地上,再一個個拾進竹籃子里。三四張棕櫚葉子,就能誘來一大盆子螺螄。若想更新鮮的,就放個小船到湖中央的島上,那裡不但有螺螄,偶爾沙泥里還能摸到黃蜆,甚是味美。

小孩子跑來跑去最有興頭。往常我們到河邊去玩,大人是要責怪的,怕我們掉落河裡淹死。現在說去摸螺螄,媽媽們只囑咐一句小心,便由得我們去。我們攜了裝螺螄的竹籃,有如攜了護身的令牌,水邊各處亂逛。一整個上午或下午的辰光,就在玩樂中倏忽而過。所以我們最不喜歡棕櫚葉子,感到用這法子摸螺螄,一點意趣也無,有時看到水裡的葉子,還會把它偷撈上岸丟掉。當然,不管怎麼瘋玩,最後一籃子螺螄總要湊足,免得回家挨訓。所以玩到最後,總是我給你,你給我,大家勻勻,再各回各家。帶回家的螺螄倒進盆里,裝上清水,要養一夜,為了讓它把殼裡的污泥吐出來。

到了傍晚,時常看到的是媽媽們聚坐在門口,一邊聊天,一邊拿大剪刀喀喀地剪螺螄屁股。螺螄殼尖尖的尾部,我們喊它螺螄屁股,剪去它,燒熟的螺螄肉才吸得出來。要是臭螺螄,屁股一剪就露餡了,裡面只有淤泥,沒有螺螄肉。爆炒螺螄的味道最難忘掉。熱油里煸生薑,先煸出姜香,再把去了屁股的螺螄都倒進去。螺殼撞上鐵鍋,一片熱鬧的嘩啦啦響,誰都知道是在炒螺螄。炒幾炒,下料酒、醬油,微微撒些糖。收汁的時候,配上蔥盆里新鮮披來切斷的碧綠蔥花,好看也好吃。鄉下爆炒螺螄都是嗍着吃,人人練就這本事——一個螺螄入口,“嗤”地一嗍,一個殼便吐出來,如此接連不斷,眼見飯碗邊螺螄殼漸成小山。也有人家喜歡煮熟了吃。煮螺螄不適合嗍,因沒有味道,得拿個細細的繡花針,一個個地挑出來,蘸醬酒慢慢吃。

摸螺螄在水裡,采艾就要往山邊地頭跑。黃花艾出芽早,又生得多。到山腳下,田梗邊,一朵朵小小地生着。它的葉片是毛絨絨的,摘下來的時候,斷口處的毛絨還連接着,像扯着一絲絲棉絮。黃花艾要嫩采,不能等到它長大起來,中央抽出黃色的花穗,那就老得不能吃了。摘回家的黃花艾,水裡一汆,揉到麵粉里,就能做餃子皮。

黃花艾做的餃子,蒸熟後是黃的,光澤暗淡。比起來,雞爪艾做的餃子就青碧油亮,漂亮得多。雞爪艾就是艾蒿,拿它揉的餃子,才是真正的艾餃。所以媽媽們是決不會為了黃花艾費力氣出門的。那是春意初起,雞爪艾還未茂盛起來的時候,我們小孩子用來消磨時間和口舌的佐味。等到田地里青草漸長,雞爪似的艾葉從青草間一小片一小片地舉出來,媽媽們挎着籃子出發了。她們找艾草的眼睛實在是尖,采艾葉的手法又實在是快,好像只是那麼輕輕捷捷地走了一圈,一籃子嫩艾葉已經滿了。艾葉照例要入滾水汆,汆去澀味,趁着剛撈出的滾燙,和着同樣燙的熱水,快速揉進麵粉里。揉着揉着,白麵糰漸漸地變做怡人的粉綠色。為了蒸熟後能多留着艾葉的綠意,麵糰里還要加鹼。放過鹼的艾餃,出鍋時的碧綠,如同剛剛浸透艾草的汁水。但鹼的分量最難掌控,少則無用,多則澀苦,只有擅長的主婦才鎮得住。

有了皮子,還要做餡。常用的艾餃餡,一甜一咸,各為紅豆沙和冬筍肉絲炒雪裡蕻。我們都酷愛後者。從腌菜缸子里撈出來成團的雪裡蕻,擠去滷汁,在砧板上細細地剁碎。又剝出雪白的冬筍肉,切細絲。肉絲也要切得越細越好。鐵鍋子上熱油,先爆肉絲,再滑入冬筍絲和雪裡蕻,炒得滿屋子香氣四溢。餃子皮要捻得略薄些,裝進去兩大勺子冬筍肉絲炒雪裡蕻,再把皮子蚌殼似地包合起來,捏出餃子邊,擱在大蒸架上,個個大而且鼓,又個個均勻。捏餃子邊也見出各家的風格。粗獷的人家,只將兩邊捏合在一起便是。但多數人家還會捏出各式各樣的花邊,花邊的形狀,全看各家習慣。我們家的餃子邊,是外祖父傳授的捏法,兩邊皮合攏後,定要拿拇指和食指細細地搓揉折邊,捏成綴在餃子肚外的一圈細密均勻的波紋,送到鄰居家,總是引來讚歎。清明前後的早餐,往往是兩個大艾餃,冬筍肉絲炒雪裡蕻的餡,過泡飯,吃不膩。中午在學校吃飯,有時也是兩三個艾餃,裝在鋁飯盒裡,也不用上蒸籠,就吃涼的,也是好吃。

常與艾餃同做同蒸的另一樣麵食,我們叫做麥餜,就是常說的清明餜,比艾餃容易得多。揪一團艾葉揉的麵糰,手心裡搓幾搓,在案板上壓扁成圓圓的一枚,即成。有時候也用木頭制的麥餜模子,把麵糰壓到模子里,再“篤”地一聲敲到案板上,那就是滾圓的一枚,頂面上圖文並茂,怪好看的。麥餜平時也做,艾葉揉的亮眼麥餜就只有清明。這餜子粘牙得很,味道清淡,小孩子並不十分喜歡。但我們愛學大人嘮嘮地念:亮眼麥餜黏啾啾,百坤藏在甏裡頭……

清明的艾餃跟螺螄一樣,據說吃了亮眼,大約因為螺螄性涼,艾葉清炎,都有驅春燥的功效。

清明過後,螺螄就不好吃了,肉癟,味干,大螺螄里常常還會吃出孵化中的小螺螄。河埠邊的淺水裡,新生的小螺螄一小片一小片地冒出來,慢慢變大。艾草的莖抽長了,艾葉老去,吃艾餃的時節自然也就過去了。艾蒿在野地里自己瘋長,等着端午的到來。那時候又會有人記起它們來。

作者:趙 霞

編輯:謝 娟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盒馬健康水榮膺品創產品獎 引領功能飲品新風潮 - 天天要聞

盒馬健康水榮膺品創產品獎 引領功能飲品新風潮

在健康消費浪潮席捲全球的背景下,盒馬推出的無花果亞麻籽輕養水脫穎而出,斬獲2025品創獎產品獎。這款定位"輕養生場景"的功能飲品,憑藉極簡配方和差異化口感,在競爭激烈的飲品市場開闢全新賽道。
買五花肉,要區分上五花和下五花,口感差別大,可別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買五花肉,要區分上五花和下五花,口感差別大,可別被忽悠了!

豬肉是我們經常食用的食材,由於豬肉是比較香的是人們吃着比較多的肉類,而要說到豬身上最好吃的地方,並不是排骨,也不是豬蹄,而是五花肉,五花肉是肥瘦相間的,製作食材會非常美味。可是,選購五花肉也是有技巧的,我想要告訴大家,你買回家的五花肉可能都
老字號榮欣堂太谷餅:抖音電商助力“老味道”煥發新活力 - 天天要聞

老字號榮欣堂太谷餅:抖音電商助力“老味道”煥發新活力

在山西太谷,有這樣一塊餅:曾是慈禧太后的“御前貢點”,歷經百年傳承後,以9.9元包郵的親民姿態走紅直播間,成為年輕人追劇時的 “舌尖常客”。這塊餅,就是 “中華老字號” 榮欣堂太谷餅。從1895年創立至今,榮欣堂太谷餅以其“酥、軟、香、甜”的獨特口感,成為晉商飲食文化的象徵,更在新時代的浪潮中,借力電商平台實...
“光牛筋就5000萬串!”岳陽71歲老人做燒烤30多年,簽子連起可以從中國到秘魯 - 天天要聞

“光牛筋就5000萬串!”岳陽71歲老人做燒烤30多年,簽子連起可以從中國到秘魯

提起岳陽,不僅有人文底蘊深厚的岳陽樓,有景色優美的君山島,更有中國燒烤屆“頂流”之一的岳陽燒烤。1988年,定光雄從湖北來到岳陽,在廟前街擺起了自己的流動燒烤攤。1990年,定光雄的第一家門店,正式在廟前街營業。三十多年過去,“定三毛燒烤”已然成為岳陽燒烤的“代言人”之一,更承載着一代又一代岳陽人對於故鄉最...
我停止喝酒3年了,送給想戒酒朋友的10句話 - 天天要聞

我停止喝酒3年了,送給想戒酒朋友的10句話

我停止喝酒3年了,送給想戒酒朋友的10句話:1、別等體檢單亮起紅燈,才後悔酒杯太重。2、宿醉後的頭痛,抵不過清晨清醒的一碗粥。3、應酬桌上的面子,換不來家人安心的笑容。4、真正的朋友,不會用酒精衡量感情深淺。5、省下的酒錢,足夠帶孩子去看一
直播培訓“包教包會”?小心四大陷阱 - 天天要聞

直播培訓“包教包會”?小心四大陷阱

隨着網絡直播帶貨的興起直播培訓也迅速火爆起來但當前直播培訓市場也存在魚龍混雜現象5月21日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一則典型案例揭露直播培訓行業暗藏的違法操作案例:千元 “速成班” 暗藏多重套路今年3月,消費者王某通過短視頻平台了解到廣州某文化
宋永祥會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客人 - 天天要聞

宋永祥會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客人

5月22日,市委書記宋永祥在濱州會見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糧棉油部總經理王福利一行。 宋永祥對農發行一直以來給予濱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並介紹了濱州市....
萬能泡茶公式!快收藏 - 天天要聞

萬能泡茶公式!快收藏

茶是我國非常普遍的飲料,誰都知道熱水+茶葉=茶水。不過,如果不注意泡茶的細節,卻會讓你與一杯好茶失之交臂。其實,在生活中只要注意擇水選器與科學設計調控水溫、茶水比、浸泡時間等參數,就足以讓你喝到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好茶。那麼如何科學地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