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不要命的喝酒,究竟是為了什麼?

2019年11月02日16:45:12 美食 1088

自從我去俄羅斯留學以來,被問到的最多的問題是:俄羅斯的街上是不是都是酒鬼?因為我們在國內看過太多這樣的圖片:

俄羅斯人不要命的喝酒,究竟是為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或者這樣的圖片:

俄羅斯人不要命的喝酒,究竟是為了什麼? - 天天要聞

“酗酒”似乎成為俄羅斯人的生活習性的標籤,而“伏特加”則稱為俄羅斯的代名詞。

在俄羅斯生活了一段時間後發現,相較於中國,俄羅斯的確是一個愛酒的國度。他們喜歡聚會,喜歡在熱烈的音樂中舉着酒杯跳舞,喜歡和朋友舉杯一飲而盡,喜歡在深夜奔赴一個又一個有酒的派對……有時候,我也的確看到一些穿着破爛的人坐在公園裡,在街邊蔫頭搭腦的喝酒,腳邊還有幾個已經喝空的酒瓶。

俄羅斯人愛酒到什麼程度呢?

當年弗拉基米爾大公之所以引進基督教,拒絕伊斯蘭教,是因為伊斯蘭教的教規禁止飲酒,於是,教規相對於寬鬆的基督教成為了最終選擇。當時的羅斯人將喝酒看作生活的樂趣之一,為信仰而拋棄生活樂趣,這個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愛好喝酒的勃列日涅夫曾說過:俄羅斯人離開伏特加什麼也做不了。這句話足以見得,對俄羅斯人來說,酒不單單是消遣,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俄羅斯的天氣容易影響人的心情,冬季天氣寒冷陰鬱,而喝酒不僅可以驅寒,還能夠讓情緒高漲,緩解低落的狀態。從生活樂趣和改善情緒方面來說,喝酒的確給俄羅斯人帶來了好處。

那麼,那些衣衫襤褸,四仰八叉躺在公園裡的醉酒的人又是怎麼回事呢?

很多人說俄羅斯人愛喝酒是因為要一解心中的苦悶。經濟衰退,面臨失業,無處發泄壓力的可憐人只能用酒精麻醉自己,短暫的逃離如這裡陰鬱的冬天一樣的現實

自蘇聯解體之後,經濟一直處於衰退的狀態,葉利欽的“休克療法”則將俄羅斯的經濟推入“休克”的狀態,之後的“梅普”組合或者“普梅”組合雖然解決了俄羅斯的七大寡頭,但是經濟上卻一直沒有見到有力的舉措,來改變普通民眾的生活。

沒有工作,他們又哪裡來的錢買酒呢?

微薄的退休金根本不足以支撐這種生活必須品之外的消費,沒有錢買酒,只能買酒的替代品:比如浴液,防凍液。這裡所說的浴液並不是洗澡的沐浴露,而是參雜了酒精的藥劑,酒精含量達93%。這種藥劑便宜,同等劑量浴液的價格不到一瓶伏特加價格的三分之一。據了解,藥店售出的90%的浴液都是用來喝的。除此之外,有的條件好一點的可以搞到醫用酒精,自己兌水之後飲用。

我相信看到這裡你一定很驚訝,難道生活真的窘迫至此嗎?如果有錢可以買一瓶正常的酒,誰願意去喝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的酒精替代品呢?

酗酒已經嚴重影響壽命

俄羅斯人不要命的喝酒,究竟是為了什麼? - 天天要聞

俄羅斯有一句諺語“А кто не пьёт”,翻譯過來是說“有誰不喝酒”?這當然是酗酒的人給自己喝酒找的一個很好的借口,在俄羅斯版的知乎上,不少人也在討論這個問題,其中一個人就提出了喝酒影響了俄羅斯人的預期壽命:

俄羅斯人不要命的喝酒,究竟是為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據統計,2018年俄羅斯人預期壽命71.9歲,世界排名105,男性預期壽命是66.4歲,女性是77.2歲,而中國的預期壽命是76.4歲,世界排名51,男性預期壽命是75歲,女性是77.9歲。從這個對比中,可以看到俄羅斯人預期壽命的確不太樂觀。更為嚴重的是,25%的俄羅斯男性在55歲之前死亡,造成如此高死亡率的原因之一就是酒精,而濫用酒精則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或許在我們以往的印象中,俄羅斯人不過是嗜酒如命罷了,但是濫用酒精將預期壽命拉低,可能這個世界上也只有俄羅斯。這背後所反映出來的社會問題才是更值得關注的。

政府推動的“禁酒令”

早在戈爾巴喬夫時期就有“禁酒令”,但是實施效果非常不理想,他的禁酒令也是促使人們開始飲用浴液、防凍液這種酒精替代品的原因之一。近年來,俄羅斯的禁酒令依舊是一項重要的政策,比如規定固定電視節目播放時間段內,禁止播放酒類廣告;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酒精類飲品等等。作為留學生,在俄羅斯的超市買酒的時候,一定要帶着護照,否則收銀員會拒絕售賣。

“梅普”組合之所以堅守禁酒政策,一方面是為了緩解社會矛盾,另一方面也樹立了一個非常正直、有責任感的形象。在俄羅斯,有的丈夫酗酒會毆打妻子,妻子無法忍受則會選擇離婚。跟世界上所有嚮往美好愛情的女性一樣,一向以美著稱的俄羅斯女性也期待一個有責任心且顧家的愛人,因此,即便在看比賽的時候都只喝咖啡的普京無疑在俄羅斯女性心中樹立了一個“夢中情人”的形象——這也是《嫁人要嫁像普京一樣的人》這首歌產生的背景之一。

在俄羅斯,酗酒已然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禁酒令或者禁酒政策是不是真的起作用還很難說,但是這的確是一個需要政府多方協調解決的問題,比如就業,退休養老,酒類消費稅等等,從這個角度來說,俄羅斯政府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天氣 | 晴熱升級!大風、降雨、降溫接踵而至! - 天天要聞

天氣 | 晴熱升級!大風、降雨、降溫接踵而至!

今天(5月18日)北方首場高溫過程已開啟,明起至21日,隨着大陸暖高壓脊東移,我國高溫範圍將明顯擴大,波及西北、華北、黃淮、江淮等地部分地區。今天白天我市以晴為主午後雲量有所增多白天西南風風力偏大午後15時我市大部分地區氣溫在25℃上下較昨天有所回升氣溫回升預計今夜到周二(20日)白天我市都將維持晴到多雲的好天...
這7類食物生活中很常見 最好不要再吃了 - 天天要聞

這7類食物生活中很常見 最好不要再吃了

發霉的麵包、發芽的土豆、長毛的水果……為了不浪費,很多人洗一洗、切一切就繼續吃,殊不知有些食物一旦變質,很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日常生活中,這7種看似沒壞但有很多安全隱患的食物,大家多注意,最好別吃!01有哈喇味兒或發苦的堅果 不少人家裡都有堅果,尤其是逢年過節,會囤更多。但堅果熱量高,每次吃不了多少,容...
桂林一網紅咖啡店不接待12歲以下兒童,門店稱出於安全考慮,律師:限制消費者選擇權 - 天天要聞

桂林一網紅咖啡店不接待12歲以下兒童,門店稱出於安全考慮,律師:限制消費者選擇權

據媒體報道,近日多名消費者反映,帶孩子去廣西桂林一網紅咖啡店時被告知,禁止12歲以下兒童入內。消費者稱,在團購平台未見到任何“禁童”標識,到現場溝通後仍被拒絕。▲圖/網友評論▲該店入店溫馨提醒 圖/網絡截圖5月16日上午,涉事咖啡店“山裡有座咖啡館(狀元橋店)”店長回應稱,店門口有相關提醒。不接待12歲以下兒...
堅果雖香,“毒”計暗藏!別讓美味變“危險零食” - 天天要聞

堅果雖香,“毒”計暗藏!別讓美味變“危險零食”

逢年過節,家裡的茶几上總少不了堅果的身影。它們就像一群乖巧的小客人,靜靜地等待着人們品嘗。然而,這些看似普通的堅果,要是招待不好,可就會“翻臉”,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你瞧,堅果這小東西,熱量高得驚人,每次吃不了多少,剩下的就容易被冷落
起底“特供茅台”,成本令人震驚! - 天天要聞

起底“特供茅台”,成本令人震驚!

親朋好友聚會時,有人拿出標着“特供”“專供”“內供”等字樣的酒,故弄玄虛地吹噓起來……“特供酒”真的是特供嗎?前不久,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的“以高質效知識產權檢察履職 服務高水平科技創新”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一批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涉及“特供酒”的案件,為大家揭開了“特供酒”的神秘面紗。銷·煙酒店裡的...
絕不妥協!胖東來最新回應→ - 天天要聞

絕不妥協!胖東來最新回應→

5月18日,胖東來超市運營負責人劉改敏就柴懟懟事件發聲。劉改敏稱,自己在胖東來工作23年,企業從1995年至今,一直踐行真正的商業文明,讓更多的人擁有公平、公正、自由的精神。
七大茶系之紅茶 - 天天要聞

七大茶系之紅茶

圖片來源於網絡"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句老話道盡了中國人對茶的依賴。在六大茶類中,有個"紅色巨人"默默撐起中國茶葉出口的半壁江山——它每年飄洋過海的重量,足足佔了全國茶葉總產量的50%。有趣的是,這個讓西方人魂牽夢縈的"Black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