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荊”彩新篇 | 湖北構築創新生態新高地,科技企業乘着東風加快發展

極目新聞記者 龐正

通訊員 張凌雲 馬婷婷

海報製作 向迪維

前不久,湖北麥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麥麥”)領到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公司總經理李寧興奮地說,高新技術企業資質不僅是反映企業創新能力的“金字招牌”,還能享受一系列政策優惠和資金扶持,更好地賦能創新,助力企業發展。

湖北麥麥於2022年7月在荊門市創立,並將全國研發中心落戶荊門,2024年6月建成華中智慧農業小鎮。該公司融合傳統農業生產與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提供從田間到餐桌的一站式數智化解決方案。截至目前,湖北麥麥已經與全國300多家農業基地建立合作,服務客戶超260萬人次。

華中智慧農業小鎮展廳

成立三年來,湖北麥麥已獲得6項發明專利證書,28項軟件著作權。公司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瞪羚企業”、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湖北省專家工作站、湖北省企校聯合創新中心等。

“湖北構築創新生態新高地,湖北麥麥乘政策東風加速發展。”李寧告訴記者,湖北麥麥正借力地方政策支持,加速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

他介紹,今年3月,湖北省服務高新技術企業“春曉行動”啟動以來,省科技廳和市州科技局上下聯動,深入開展企業幫扶活動,組織專家服務團到湖北麥麥來一對一上門輔導,還給予科技項目支持。

而荊門市政府通過“雙招雙引”政策,為湖北麥麥構建了全方位支持體系。包括提供辦公場地優惠,配套人才公寓等。目前,湖北麥麥正式員工140人,其中來自雙一流、985/211高校碩士博士以上學歷人員達80人,研發人員佔總人數達60%以上,並與中國科學院等7個國家級專家團隊建立合作。

在科技金融領域,湖北麥麥作為荊門市首批“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受益企業獲授信用貸款,破解輕資產科技企業的融資難題。該政策依託大數據評估企業創新價值,無需抵押,省、市財政聯合提供80%風險補償,助力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十萬級高潔凈人工光植物工廠

產學研用協同方面,湖北麥麥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共建“智慧農業技術聯合實驗室”;並依託荊楚科創城平台,建成華中首個綜合性智慧農業示範基地,包括十萬級潔凈植物工廠、智能溫室等。該公司還聯合政府打造“農業人才驛站”,開展“數字人才”“星選人才”等四大行動,培養“新農人”200餘名,並與15家會員單位共建650人專家庫,推動技術成果向田間地頭轉化。

在政策與生態的雙重驅動下,湖北麥麥實現跨越式發展。李寧介紹,公司的智慧管理系統使漳河柑橘增產20%,實現柑橘單季銷售2000萬元,帶動200餘戶農戶增收。帶動漳河新區形成智慧農業產業集群,吸引多家企業入駐,2023年新區落實配套資金2000萬元,孵化15家會員單位,創造就業崗位400餘個。

“政策搭台,企業唱戲,生態共贏。”李寧說,湖北麥麥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推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書寫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據介紹,近年來,湖北印發《湖北省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培育計劃》《湖北省科創“新物種”企業培育計劃實施方案》,打造科創企業梯隊;出台《湖北省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關於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研發投入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切實提高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水平;出台《湖北省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實施辦法》,幫助廣大科技型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依靠其自身擁有的知識價值儘快獲得“輕資產、寬信用、便利化”融資;湖北省科技廳會同省財政廳制定印發《湖北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着力推進創新要素加速向企業集聚。

今年以來,湖北協調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啟動“71020”高校學科創新體系建設,開展戰略人才力量“十百千萬”行動。持續深化企業創新積分制應用,徵集上線科創投資基金產品37項、科技保險產品47項、擔保產品6項。深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新認定(備案)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8家、眾創空間29家。聚焦科技攻關精準支撐產業創新,完成激光、光通信、工業母機、合成生物等20個重點產業創新圖譜編製工作。湖北着力匯智聚才,創新生態更加活力迸發。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