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26日訊(記者 周曉雅)期貨資管領域再接監管罰單。
今日,遼寧證監局發出一則處罰決定書,涉及一位期貨公司投資經理助理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累計趨同買入金額3920.83萬元,最終被作出罰一沒一的處罰決定的處罰。
同日,陝西證監局也披露關於對邁科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內容主要針對該公司在資管業務方面的宣傳違規。
事實上,在防範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引導期貨公司聚焦期貨和衍生品領域開展資產管理業務,切實履行主動管理職責,成為監管近年的關注方向。年內,中期協也對《期貨經營機構資產管理業務備案管理規則》進行修訂,這也被業內視為期貨行業資產管理業務的自律管理進一步加強的動作。
趨同交易近4000萬元
根據遼寧證監局發出的罰單,2022年6月至2024年7月,牛家驥任某期貨公司投資經理助理,負責協助投資經理開展32隻資產管理產品的投資管理工作,因職務便利知悉32隻產品的未公開信息。
由此,他在這2年間,利用2個證券交易賬戶進行趨同交易。
首先是使用“史某瑤”中信證券賬戶交易。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牛家驥聯絡史某瑤並告知其買賣股票的名稱、價格、數量等,由史某瑤操作其證券賬戶進行股票交易,交易決策由牛家驥作出,交易資金來源於牛家驥,收益歸牛家驥所有。
在上述期間,“史某瑤”證券賬戶與前述32隻產品趨同買入股票63隻,趨同買入股票佔比98.43%,趨同買入金額1875.1萬元,趨同買入金額佔比97.25%,趨同交易盈利合計28.5萬元。
其次是在“何某”信達證券賬戶。牛家驥選擇直接操作賬戶。
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牛家驥使用登記在何某名下的手機號碼操作“何某”證券賬戶進行交易,交易資金來源於牛家驥,收益歸牛家驥所有。
期間,“何某”證券賬戶與前述32隻產品趨同買入股票12隻,趨同買入股票佔比100%,趨同買入金額2045.73萬元,趨同買入金額佔比100%,趨同交易盈利合計46.64萬元。
這也意味着,牛家驥使用“史某瑤”“何某”證券賬戶,利用未公開信息進行交易,累計趨同買入股票75隻,趨同買入股票佔比98.68%,累計趨同買入金額3920.83萬元,趨同買入金額佔比98.67%,累計趨同交易盈利75.14萬元。
罰一沒一合計150.28萬元
上述的違法行為,最終被處“罰一沒一”。即沒收牛家驥違法所得75.14萬元,並處以75.14萬元罰款。
對於這一處罰決定,遼寧證監局提到,牛家驥積極配合調查工作,如實陳述違法行為,主動提供相關證據,態度較好,且對違法事實無異議,並簽署《認錯認罰具結書》。
上述違法事實,有證券賬戶資料、銀行賬戶資料、相關任職文件、相關情況說明、相關人員詢問筆錄、認錯認罰具結書等證據證明,足以認定。
遼寧證監局還提到,對牛家驥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依法向當事人告知了作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當事人未提出陳述、申辯意見,也未要求聽證。本案現已調查、辦理終結。
中期協官網目前已無法查到該期貨從業人員信息,或是已離職。而遼寧轄區內的期貨經營機構多是期貨公司的分公司或營業部。
資管產品宣傳被罰
而在針對邁科期貨的罰單中,陝西證監局提到,邁科期貨製作並對外提供的“邁科寧夏文投產業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宣傳材料中,存在與實際情況不符的誤導性表述。
陝西證監局表示,這反映公司未能有效執行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制度,依據《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對該公司出具警示函。
事實上,與邁科寧夏文投產業基金資產管理計劃相關的處罰並非首次出現。
中基協官網顯示,早在2017年,邁科寧夏文投產業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已備案成立,2021年底到期,投資類型為固收類,目前已處於終止狀態。
在終止之前,該資管計劃曾因延期兌付而出現逾期的情況。彼時,邁科期貨曾公告稱,邁科寧夏文投產業基金資管計劃因實際融資方出現利息逾期支付情況,導致該資管計劃未能按時收到標的信託計劃所分配的收益,該計劃也預計在2019年8月到期時無法按時兌付,由此進入延長期。
而從2019年7月初開始,邁科期貨就收到關於開展資管業務違規罰單,提到了部分資管計劃違規、資管業務內控制度不完善、未能遵守審慎經營規則。
去年,邁科期貨也2次收到陝西證監局罰單。其中,去年12月,陝西證監局關於對邁科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監管談話措施的決定,點明公司在設立並銷售邁科寧夏文投產業基金資管計劃的兩大問題。
一是公司內部關於代銷協議的用印審批流程尚未通過,即委託代銷機構對“寧夏文投資管”實質性開展銷售,對代銷機構管理不到位;
二是公司關於邁科寧夏文投產業基金資管計劃的盡調報告與正式資管合同中部分內容表述不一致,公司將上述資料作為宣傳材料提供給代銷機構,存在不適當宣傳的情形。
屢屢被罰的情況下,去年,邁科期貨的營收已經同比下降四成以上,至8158.17萬元。
對此,公司表示,主要繫上年公司收到提前清算的以前年度資管產品的業績報酬,本期存續的資管產品規模小取得的管理費收入下降以及其他業務收入減少所致。
去年,該公司資管業務收入同比減少98.31%,僅為25.1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