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核電敘事重啟!資金率先布局鈾價反彈 港股中核國際暴漲逾120%

財聯社5月26日訊(編輯 馮軼)今日港股核電板塊集體拉升走高,引發市場關注。

截至發稿,中核國際(02302.hk)暴漲逾120%,成交達7000萬港元;中廣核礦業(01164.hk)漲近8%,中廣核電力(01716.hk)、中廣核新能源(01811.hk)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5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4項行政命令推動美國核能產業改革,包括擴大美國核能規模、核能產業鏈、縮短核電項目審批周期等。計劃在2030年前啟動10座大型核電站建設,並在2050年前將美國核電產能翻四倍。

上述消息直接驅動美股核能賽道重啟行情,當天包括uranium energy、oklo等多家公司均暴漲逾20%。在海外市場“比價效應”帶動下,今日國內核電概念熱度也迅速升溫。

另一方面,近期還有報道稱,我國或用小型核反應堆給數據中心供電,核電板塊投資機遇凸顯。

5月初,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專家委特邀顧問、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王炳華表示,國內頭部信息技術、交通運輸企業等已與核能企業合作開展了小型堆為數據中心供電的示範項目前期論證,以及一體化車載微型動力堆研發項目等。

4月16日,全球首台“玲龍一號”小型堆主泵成功吊裝就位,標誌着“玲龍一號”進入系統安裝關鍵期

值得一提的是,華泰證券還在5月25日的報告中稱,除美國近期政策動作以外,也看到包括德國、比利時、日本等多國在近期對核電發展有積極表態。

5月19日,德國表示將在歐盟提案中支持給予核電與其他可再生能源同等地位;5月16日,比利時議會也推翻了此前於2003年制定的核電退役並禁止新增的法案。

此外,今年3月,芬蘭能源巨頭富騰公司(fortum)也表示將正式推進在瑞典和芬蘭建設新一代核電站的可行性計劃。

在該公司發布的一份媒體聲明中稱,受工業電氣化、綠色氫能生產及數據中心擴張驅動等因素的影響,北歐地區到2050年的能源需求預計將比當前水平翻倍。

綜合來看,在全球氣候變化與能源安全需求雙重推動下,全球核能產業正迎來一輪復蘇。疊加ai、數據中心科技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龐大的能源需求缺口也令全球各國對核電的態度開始扭轉。

浙商證券在5月25日的報告中指出,核電發展敘事迎來再強化。自2019年中國復批核電機組、2021年全球主要國家陸續表態支持核電重啟以來,本輪核電復蘇周期已持續深入多年,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持續推動新機組批准、建設、併網,核電發展趨勢已極為明確。

短線而言,作為現有核電技術的直接燃料來源,天然鈾資源則率先受到市場熱捧。

中核國際今日出現翻倍暴漲行情,邏輯上也是由於公司為中核集團旗下唯一海外鈾資源運作平台。

行情數據顯示,近期國際鈾期貨價格也開始從此前約17個月的低點開始反彈。5月以來,現貨價格逐步向上修復至71美元/磅。

浙商證券認為,天然鈾因福島核事故後的10年核電低迷塑造的供給困境雖在近兩年緩解。但伴隨天然鈾遠期需求增長的確定性進一步加強、遠期供給能力增加不足,其供需矛盾將伴隨時間消耗日漸突出,進而推動天然鈾價格持續上漲,長牛趨勢明確。

華泰證券也重申看好天然鈾行業中長期供需緊張、天然鈾價中樞向上。隨着全球核能政策表述持續加強,有望繼續推動現貨鈾情緒的繼續修復以及長協鈾價的高位企穩。

(財聯社 馮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