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鞍鋼礦業鞍千公司錨定企業改革發展核心任務,以實行“三化”目標管理為著力點,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上持續發力,今年以來,采、選全員實物勞動生產率同比持續提升,鐵精礦產量和利潤同比分別提高20%、2%。
為了優化專業機構整合體系,突出效率發揮“高效化”。該公司按照柔性化生產要求,統籌產業布局與資源配置,系統優化組織機構編製,最大限度發揮聚合效應。為提高採礦工序效率,該公司分級分類壓縮工序管理層級,將原築路作業區撤銷,與採礦作業區整合為一個作業區;將膠運兩條供礦產線與檢修生產工序合併,實現同質業務整合,實現上下游工序協同協作的“1+1>2”疊加效應。為釋放選礦工序產能,該公司按照提質增量的原則,從工藝流程上統籌考慮發展戰略、成本變化、產線效率等因素,實施產線制運營,將原磨磁作業區拆分為浮選和磁選兩個單元,充分發揮專業化整合優勢,達成量與質“雙突破”目標,實現鐵精礦年產量由250萬噸到400萬噸的重大跨越,具備規模生產69%品位超級鐵精礦能力。
為了實施崗位任期動態考核,突出履行職責“契約化”。該公司堅持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導向,嚴格定崗定編定員,以組建人力資源內部配置平台為載體,充分賦予作業區用人自主權,建立有序選擇、自由流動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對供需崗位的工作職責、崗位職級、績效係數進行詳細標定,實現供需雙方按需擇人、自主擇崗,該公司已有9家單位與18名職工雙向選擇成功。破除論資排輩和身份限制,全面實施揭指標競聘、帶契約上崗,有9名業務骨幹被選拔到重要崗位。對管理人員和機關服務人員開展差異化多維度綜合考核評價,實行“一人一表”按月賦分考核;建立不勝任退出機制,強化“271”考核,末位淘汰2名管理人員和4名機關人員,實現以契約明確責任,以業績確定去留,做到人人肩上扛指標、人人身上有壓力,拒絕“躺平”。
為了強化戰略績效精準激勵,突出崗位指標“具體化”。該公司積極推行薪酬差異化分配方式,科學合理拉開收入分配差距。職工每月收入與產量、利潤、成本等關鍵指標掛鈎,與快贏項目和突出貢獻掛鈎,以雙重考核保證貢獻多的職工收入多;薪酬分配重點向一線崗位傾斜、向艱苦崗位傾斜、向特殊貢獻者傾斜,既獎“全能選手”,又獎“單項冠軍”,讓職工切實感受到改革的紅利。結合作業區、部室功能定位及業務類型,科學合理設置考核維度、權重。推行作業區負責人風險抵押承包機制,與公司簽訂契約責任,以關鍵技經指標考核給予獎罰,按規定進行考核兌現。部室突出貢獻激勵機制,實行即時激勵政策;聚焦各分管業務單元主責主業,重新完善制定績效考核標準,讓收入與付出緊密相連,真正體現“業績和收入是干出來的”。
全媒體記者 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