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頭壓低行業標準,蒙牛被“洋牛奶”反噬了

上周,蒙牛換帥的消息,震動了整個乳製品行業,執掌帥印長達8年的盧敏放突然下台。

雖然,第二天盧敏放面帶笑容出現在了業績會上,與繼任者高飛親密握手,希望營造出一種和諧、平靜的交班氛圍,但股價不會騙人,當天蒙牛的股價下跌了6%,說明市場並不看好這次換帥。

左:高飛 右:盧敏放 圖片來源:蒙牛乳業公眾號

據分析,盧敏放的倒台,與蒙牛低迷的業績有關。2017年,他承諾在3年內把蒙牛的營收提升至千億水平,但如今7年過去了,蒙牛仍未突破千億,與第一名伊利的差距還拉大了。

不過,蒙牛銷售低迷與盧敏放本人的關係不大。

在總裁任上,盧幾乎做了一切能降本提效的措施。

比如,削弱高管的權力,放權給各事業部;降低高管的工資,給中低層發更多的獎金;裁減了30%的冗員,提升了運營效率;推進數字化轉型,生產流程全部聯網……

從上述情況,我們可以看出,盧敏放是一名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個人能力沒話說。但蒙牛的銷售怎麼就上不去呢?

關鍵的原因還是一個我們談了十幾年卻沒有結果的問題:國產乳製品的標準過低。

低到什麼程度呢?主要看兩個指標:一是每100克蛋白質含量,二是每毫升細菌數量。前者越高越好,後者越低越好。

我國標準規定每100克蛋白質含量不得低於2.8克,每毫升細菌數量不得高於200萬個,而歐美國家的標準是不得低於3.1克和不得高於50萬個

兩者一對比,導致家庭條件好的老百姓更愛買進口奶,尤其是澳洲、新西蘭的牛奶。不少人是能喝進口奶,就不買國產奶。

一些國產品牌也會在包裝上註明“澳洲生乳”的標識,偽裝成洋牌子銷售。

在蒙牛銷售額增長乏力之時,來自新西蘭的某牛奶公司在中國的銷售額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高峰時年增長超40%,洋品牌霸佔了國內乳業的半壁江山。

老百姓很想支持國產奶,兩次建議提高標準,結果卻不了了之。原因正是以蒙牛、伊利為首的企業帶頭反對!

第一次是2010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後,國內急需一部強制性的乳製品標準來規範乳製品企業的生產。第二次是2020年,有人在社交媒體上抱怨“國產牛奶沒奶味”,引起的共鳴。

2010年,在討論制定具有強制性的生乳標準時,農牧業專家提議參考歐美標準。

開會討論後,大家都覺得不錯,達成了一致意見,便寫了份報告,交給上級評定。上級也充分肯定了專家們的建議。

大家以為十拿九穩了。就在此時,事情發生了180度大反轉。

公布的標準讓所有人大吃一驚——指標全調低了!變成了2.8克、200萬個細菌。

一位參與標準制定的專家表示:“我至今也沒有明白,反覆討論形成的送審稿,其中一些關鍵性標準,最後為什麼會被推翻?”

後來,據說是以蒙牛、伊利為首的大企業反對高標準,他們的理由同樣讓人無法拒絕。

他們指出,中國奶牛產的奶能達到歐美標準的僅有40%,貿然實行高標準,剩下60%的奶牛怎麼辦?為了保護他們養的奶牛,消費者只有捏着鼻子喝低品質的牛奶。

十年過後的2020年,正是盧敏放承諾蒙牛營收要破千億的那年,蒙牛、伊利又因牛奶標準問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有留學生在社交媒體爆料:自己在澳洲留學,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到中午都不餓。回國早上喝一杯牛奶,十點就餓了。是不是蛋白質的含量不夠?

推文發出後立刻得到了無數網友的認同,大家扒出了10年前,蒙牛、伊利干預標準制定的“黑歷史”,發起了聲討,蒙牛、伊利的品牌形象遭遇重創。

據網友調查,早在十幾年前,蒙牛就有生產高品質牛奶的能力。

因為,他們生產的牛奶中有一部分要出口到歐美,但他們還是不願為國內生產高品質的牛奶。其中有什麼隱情,我們就不好猜測了。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既然蒙牛、伊利可以糊弄老百姓,那麼老百姓也有權不買他們。


作者:2

參考資料:

《蒙牛高層地震》中國企業家雜誌

《中國生乳標準“全球最低”,為何十年不更新?》財經雜誌

《中國牛奶標準為何全世界最差》第一財經

《中國乳品標準全球最差》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