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香港 insurance,讓你安心理財

在為您推薦熱門理財產品之前,讓我們為您比較一下香港保險理財與其他常用理財產品的差異,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它們的優勢和劣勢,以便您做出明智的選擇。

1、直接投資股票


股票投資可以讓一部分人獲得豐厚的收益,但同時也有可能導致他們破產。因此,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個人直接參与股票投資的比率已經大幅下降。在這些國家,金融業非常發達,2013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僅有13.8%的家庭直接持有股票,而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這一數據也僅為18%。歐美家庭投資股票的方式現在已經轉變為持有共同基金和養老金基金。作為現代金融業發源地之一的美國和歐洲,曾經經歷過漫長的股市∗∗縱的時期,還因此爆發過多次股市崩潰和金融危機。因此,歐美家庭投資者被教育得更為成熟。相比之下,中國內地可能需要走一遍歐洲和美國的老路,家庭投資者才會被教育得更成熟。



2、全球熱門城市房地產投資


目前,中國內地的房地產市場已不再是富人們的投資選擇,而是他們着眼於全球熱門城市的房地產投資。不過,這也意味着他們需要面對不同的法治和稅率環境,而且許多文件都是外文的。對於普通家庭而言,這確實是繁複的事務。以李嘉誠為例,他是投資地產和基建行業的老手。除了中國內地市場外,李嘉誠通常選擇擁有普通法法律環境的國家進行投資。但是,他的長江實業公司和和記黃埔公司卻需要龐大的律師和註冊會計師團隊來應對各種不同的法律和稅率事務。



3、高收益理財產品


在中國內地,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種類繁多,包括高收益的P2P理財、信託理財等。然而,這些產品存在許多的投資陷阱和高風險。近年來,新聞報道中經常出現違約事件,監管缺位導致金融業欺詐橫行。相比之下,香港金融行業的監管較為嚴格。個人投資者在 Hong Kong 金融管理局 的監管下受到更好的保護,而大金融機構並不具有特別優勢。例如,在 2008 年雷曼迷你債券欺詐銷售事件中,香港一些金融機構將高風險債券銷售給個人投資者,並隱瞞了風險信息。最終,16 家參與分銷雷曼迷你債券的銀行宣布可以取回 85% 至 96.5% 的本金;香港證監會也以虛假陳述為由令中信泰富賠償中小股東 19 億港元損失。然而,在中國內地,“光大銀行烏龍指”事件導致中小投資者維權困難。截至 2015 年 10 月 23 日,上海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光大銀行烏龍指”引發的第二批 23起訴訟案件做出了判決:其中 18起僅獲得了約 3,480 元至 134,640 元人民幣的賠償。



4、香港保險的優勢


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其保險業相當發達。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數據,香港的保費收入佔香港GDP的15%以上。而且作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有一半的保險公司是在海外註冊的,其中以美國、英國公司為主。對於國內的投保人士,如果想要購買國外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產品,香港是一個理想的選擇。香港的保險產品設計簡單,以市場上熱門的美元儲蓄保險為例,其保險合約條款無需專業人士也能理解,並提供中英文版合約文件,投資者可以完全放心購買。香港保險公司的美元儲蓄保單可以為投資提供長期年均6%的零風險回報率,讓家庭財富穩健增值。即便遭遇更大的金融風暴,您也可以安心入睡。此外,香港的人壽保險公司擁有卓越的品牌和口碑,廣受亞洲各國客戶讚譽和信賴。在香港地區設立的保險公司必須遵守1983年的《保險公司條例》,該條例建立了完善的監管制度框架。在此基礎上,《保險公司條例》實施寬鬆政策:對外資充分開放本地保險市場;對外資保險人基本上給予國民待遇



5、香港大額保單深受高凈值客戶青睞


香港保險中的大額保單具有高槓桿比例,一張100萬美元的保單可以提供400萬美元的人壽保障。實際上,資產已經立刻翻倍。如果將資金用於投資,預期收益率為6%的話,需要大約20年的時間才能翻倍。大額保單可以確保財富分配的確定性和長期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大額保單的收益以及貸款運用銀行槓桿並沒有被計算在內。假設銀行貸款的槓桿比例是1:3,那麼資產可以翻12倍。

購買香港的大額壽險和通過銀行貸款進行投資,預期收益率相同的情況下,大額壽險的投資回報率約為40多年才能達到。而通過購買大額壽險,您可以直接享受高於銀行貸款利息的投資回報,同時還可以確保財富分配的確定性和長期安全性。

保險中的指定受益人可以避免因財產分配問題而引起的家庭糾紛,保證財富的安全性。對於突然擁有巨額財富的年輕人,保險公司可以分期、分批給付受益金,使得財富能夠安全、長期地被持有。此外,保險中的稅費成本也相對較低。雖然現在遺產稅尚未開徵,但遺產繼承過程中仍會有各種費用產生,如律師費用、公證遺囑本身的公證費用以及繼承權公證費等。這些費用加起來可能不菲,因此購買保險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來掌控財富並保障其安全。

利用保險進行財富傳承的一個優勢是,在受益人領取賠償時,不會產生任何額外費用。此外,香港的大額壽險具有資產隔離和避債的功效,法律規定保險金不計作遺產,也不會列入償債資產。相比較傳統繼承方式,從身故到葬禮再到辦理繼承權公證和過戶等過程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長時間。而保險公司理賠過程則相對較快速,通常只需要通知受益人及監護人即可,無需等待法定繼承人或遺囑繼承人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