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7月10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上證指數收報3509.68點,站穩3500點關口。盤面上,房地產板塊強勢領漲。一時再次引發熱議。
此次房地產板塊的爆發,或跟近期政策面釋放的積極信號直接相關。這次地產股集體爆發,最直接反應源或許來自新型城鎮化進程的表態。
7月10日,據人民財訊報道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表示,要以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為先導,推動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以“兩重”“兩新”資金為抓手,加大新型城鎮化重點領域投入。允許人口流入城市利用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專項債等資金,加大閑置存量土地回收和存量商品房收購力度,持續擴大農業轉移人口保障性住房供給。
具體來看,一是因地制宜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協同發展;二是支持潛力地區加快產業導入嫁接,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三是“一縣一策”建立以龍頭企業為主導的產業集群培育機制;四是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
這應該是導致地產股直接起飛的關鍵。資本市場對政策的反應是最敏感的。地產股瞬間集體反饋,正是市場對“穩樓市”組合拳等一攬子政策的積極回應。廣發證券對此表示,未來一年,將迎來本輪地產下行期最重要的拐點窗口。
近日,在最關鍵的時刻,住建部調研組強調,充分用好房地產調控政策自主權,因城施策、精準施策,提升政策實施的系統性有效性,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這次調研釋放的信號很明顯,為接下來樓市如何布局確立了方向,更恰當來說是堅定了信心。
為了激活剛需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適時降准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繼續降低買房門檻、降低交易成本,有利於樓市持續向好的局面。這將是樓市政策常態。
加上目前房地產已經進入新一輪城市更新階段。
加大閑置存量土地回收和存量商品房收購,擴大農業轉移人口保障性住房供給,包括城市更新以及老舊小區改造等,這些都已經布局,但僅限於高質量發展、傳承歷史的城市更新,對有些人有過高預期的大棚改,或許要失望了。
我只能說肯定是利好,但對推動房地產回彈力度很有限,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過去棚改是直接發錢,你不買房也得買,嘩啦啦都衝進樓市。如今,“不大拆大建”,而重點在於“改造”和“更新”。
當年市場好的時候,棚改貨幣化助長了房價上漲之風,但不能把過去的房價上漲都歸結為棚改貨幣化政策,它只是個引爆點,那個時候正處於購房需求較大,人們的買房慾望較高的時候,棚改貨幣化有利於增加住房需求,促進樓市回暖。房價上漲根本上還是供求關係的問題。
而如今,時過境遷,早就告別了房地產高速增長的基礎,相比現在,以前兌付補償款那是綽綽有餘、落落大方,現在大家都缺錢,“房票”可能就是“房票”。如果對棚改政策預期過高,恐怕就要讓你失望了。
當然,無論如何,這都是積極的信號,對穩樓市有重要作用,或許目的也本來就是如此,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過渡,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