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熙生物公開駁斥“玻尿酸過時論”背後,一場決定技術話語權的輿論暗戰

2025年05月21日20:22:03 財經 1944

“本次行動的目的不在市場的一城一地的爭奪,而是防止資本與消費市場超級勢力的結合、防止學術權力與資本的結合、防止少數人操控信息的基本生態。”華熙生物方面對風口財經記者如是說。

近日,華熙生物發文公開辯駁多家券商研報引發的“透明質酸過時論”成為行業關注熱點。而輿論場進擊背後,折射出行業技術話語權爭奪的焦灼——

作為全球透明質酸(俗稱“玻尿酸”)巨頭,華熙生物股價較2021年高點已跌逾80%,連續兩年營收利潤雙降,而押注重組膠原蛋白的巨子生物同期市值突破890億港元,營收、凈利增速均超40%。

面對變革“陣痛”與資本市場信任危機,華熙生物的輿論攻勢,能否為戰略轉型爭取緩衝期?

公開駁斥“過時論”

“透明質酸‘過時論’的興起,本質上是一場由‘浮躁資本’構建的題材幻象。”5月17日晚間,華熙生物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概念總在重演,科技永遠向前》一文,指責部分券商研究報告通過對比透明質酸與重組膠原蛋白成分,鼓吹透明質酸“過時論”,誤導市場。

華熙生物表示,2022年開始,隨着資本市場不斷追求新的公司題材,重組膠原蛋白概念被看似幸運地選中了。為了營造比透明質酸產業更大的預期,圍繞某重組膠原企業的研報中,出現了大量直接針對中國透明質酸產業的所謂“對比研究”。

華熙生物公開駁斥“玻尿酸過時論”背後,一場決定技術話語權的輿論暗戰 - 天天要聞

截圖來源:“華熙生物”微信公眾號

從華熙生物發文來看,其所指“某重組膠原企業”即巨子生物(2367.HK)。文中,華熙生物直接援引了4家券商對玻尿酸和膠原蛋白的點評,“點名”多家券商為巨子生物“站台”,比如:

華泰證券發布的《巨子生物 (2367 HK) 始於膠原,不止膠原》:“與玻尿酸相比,重組膠原蛋白具有更多生物學特徵,在美白、抗衰、再生、修復等領域具有更加多樣化的應用場景”。

安信證券發布的《巨子生物:國貨膠原蛋白龍頭,妝字號至III類械全方位覆蓋》:“膠原蛋白相對於透明質酸及植物活性成分的優勢在於其皮膚修護和抗衰老的功效”。

國金證券發布的《重組膠原蛋白龍頭,護膚業務高速增長、醫美第二增長曲線可期》:“膠原蛋白的塑形能力強於玻尿酸”。

西部證券發布的《科技為舟,引領膠原蛋白健康美學》:“透明質酸鈉則更側重於補水保濕,可以應用於日常皮膚護理或術後皮膚修復,其修復功效弱於膠原蛋白”。

此外,華熙生物還在文章末尾列出信達證券、平安證券、方正證券等10家針對醫美行業和巨子生物的券商報告。

華熙生物認為,這些誤導性“結論”伴隨着隨後興起的“玻尿酸過時論”被媒體和自媒體紅人廣泛傳播,形成了資本市場與消費市場的輿論共振。

“本次行動的目的不在市場的一城一地的爭奪,而是防止資本與消費市場超級勢力的結合、防止學術權力與資本的結合、防止少數人操控信息的基本生態。”5月21日,華熙生物方面在接受風口財經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對於文中涉及的券商研報,華熙生物方面表示,券商研報中這種B優於A的結論,是缺乏任何公開數據或國內外科研論文結論支持的。

值得注意的是,5月19日晚間,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共同發布《中國醫美和美妝行業健康生態倡議書》,呼籲全行業從業者及資本市場“回歸科學本質與商業文明初心,共同構建健康、理性、可持續的行業生態”。華熙生物官方微信公眾號隨之轉發。

華熙生物公開駁斥“玻尿酸過時論”背後,一場決定技術話語權的輿論暗戰 - 天天要聞

截圖來源:“華熙生物”微信公眾號

輿論場進擊背後

華熙生物正面臨資本市場與變革“陣痛”的雙重壓力。

據華熙生物年報披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研發、生產及銷售企業,旗下擁有潤百顏、誇迪、BM肌活、米蓓爾等多個品牌。

華熙生物公開駁斥“玻尿酸過時論”背後,一場決定技術話語權的輿論暗戰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華熙生物官網

在過去,華熙生物憑藉著玻尿酸這一明星成分,在醫美護膚領域佔據着重要的市場地位,是當之無愧的 “玻尿酸之王”,2019年11月,華熙生物登陸A股,2021年其市值一度突破1400億元,被譽為“醫美茅”。

然而,正如華熙生物所講“概念總在重演”,隨着重組膠原蛋白走向台前,以巨子生物為代表的“新貴”開始崛起。

風口財經記者注意到,自2021年7月底,華熙生物股價長期處於下行趨勢,截至5月21日收盤,華熙生物報52.61元/股,較股價高點降逾80%,總市值降至253億元。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巨子生物自上市以來(2022年11月)股價持續上漲超230%,截至5月21日,公司股價為81.75港元/股,總市值約為875億港元。

“華熙生物經歷過一家中國產業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第一輪完整的周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經歷,我們對概念切換對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感同身受。”華熙生物方面表示,同時因為華熙生物是一個從上游的研發、生物製造到消費品業務有完成產業鏈布局的公司,我們對消費市場消費者所面臨的信息環境有深入的洞察和擔憂。

這一點也體現在業績上。

華熙生物自稱全面變革始於2023年,在2024年進入“變革元年”。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53.71億元,同比下降11.61%;扣非凈利潤1.07億元,同比減少78.13%。營收及利潤第二年“雙降”。2025年一季度,華熙生物營業收入為10.78億元,同比下滑20.77%;扣非凈利潤為0.82億元,同比下滑64.62%。

此前,華熙生物曾回復風口財經記者採訪稱,當前,公司正處於關鍵的轉型期,逐步解決多項關鍵運營管理問題,為公司未來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華熙生物公開駁斥“玻尿酸過時論”背後,一場決定技術話語權的輿論暗戰 - 天天要聞

2019年至2024年,華熙生物扣非凈利潤及增速。圖片來源:同花順iFinD

而巨子生物在過去兩年的業績表現非常突出。2023和2024年,巨子生物營收為35.24億元、55.39億元,同比增長49.05%和57.17%;歸母凈利潤為14.52億元和20.62億元,同比增長108.59%和42.06%。

無論是二級市場還是業績表現,公司將如何應對市場對透明質酸功效信任度的潛在滑坡?華熙生物方面表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凈化行業的生態環境,這也是此次發聲的原因。

對華熙生物而言,輿論場駁斥“過時論”或許攻防兼備。然而,其市值縮水與競品崛起形成的剪刀差,終究需要依靠技術突破與業績回暖來彌合。當然,華熙生物也需要以輿論攻勢為戰略轉型爭取緩衝期。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張亭旺)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對話綠色金融!專家學者齊聚貴陽 聚焦生物多樣性金融體系構建和資源調動建言獻策 - 天天要聞

對話綠色金融!專家學者齊聚貴陽 聚焦生物多樣性金融體系構建和資源調動建言獻策

央廣網貴陽7月5日消息(記者楊贇)7月5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綠色金融:生物多樣性金融體系構建和資源調動”分論壇在貴陽舉行,旨在探討如何通過綠色金融政策和工具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命運共同體。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危機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本次論壇探討綠色金融框...
愛爾蘭央行行長稱:歐元無法短期內取代美元!歐洲一體的經濟體系尚未成形? - 天天要聞

愛爾蘭央行行長稱:歐元無法短期內取代美元!歐洲一體的經濟體系尚未成形?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7月5日消息,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馬赫盧夫(Gabriel Makhlouf)認為,歐元區各國在促進金融和經濟一體化方面仍未到位,因此歐元並無法在短時間內取代美元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貨幣。馬赫盧夫也是愛爾蘭中央銀行行長,他7月5日在法國艾克斯普...
本周,黃金價格上漲了1.79%!因為有這2大利好? - 天天要聞

本周,黃金價格上漲了1.79%!因為有這2大利好?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7月5日消息,隨着美國特朗普總統的貿易談判期限逼近,金價持續獲得美元下跌和避險流入的支持,在周末前微幅上漲。期貨金價星期五(7月4日)攀升3.60美元或0.11%,每安士收報3346.50美元,全周漲1.79%。美元指數下跌0.2%,並有望連續第二周下跌,這...
撐起規則保護傘,助力湘企巧破局 - 天天要聞

撐起規則保護傘,助力湘企巧破局

“關稅時代下,企業如何借‘原產地’破局出海”湖南國際商會沙龍活動現場。紅網時刻新聞7月5日訊(記者 陳彥兵)7月4日,以“關稅時代下,企業如何借‘原產地’破局出海”為主題的湖南國際商會沙龍活動在長沙成功舉辦。
台商父子接續追投湖北近40億元 - 天天要聞

台商父子接續追投湖北近40億元

圖為黃石滬士電子有限公司廠區。湖北日報訊(記者彭磊、通訊員張春玲、陳曉婷)7月5日,滬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與黃石市簽訂兩項合作協議:企業投建AI服務器線路板擴能項目;雙方還達成一份總投資40億元的框架協議,其規模相當於目前企業在黃投資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