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電能源2024年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仍陷虧損泥潭

2025年05月05日21:50:32 財經 1669

2025年5月5日,華電能源發布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1.51億元,同比下降3.68%;歸屬凈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281.93%,成功扭虧為盈。然而,扣非凈利潤仍為-1.497億元,儘管同比增長69.92%,但虧損問題依然嚴峻。華電能源作為一家以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為主的企業,近年來在能源保供、提質增效和改革創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財務表現仍存在隱憂。

華電能源2024年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仍陷虧損泥潭 - 天天要聞

華電能源2024年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仍陷虧損泥潭 - 天天要聞

一、營收持續下滑,盈利能力承壓

華電能源2024年營業總收入為181.51億元,同比下降3.68%,延續了近年來的下滑趨勢。從2021年的189.20億元到2024年的181.51億元,公司營收連續四年呈現負增長,反映出其在市場競爭中的疲軟態勢。儘管公司通過電力營銷、燃煤拓源降本等措施努力提升效益,但營收下滑的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毛利潤方面,2024年為33.88億元,與2023年的33.98億元基本持平,但較2022年的38.36億元和2021年的48.07億元有明顯下降。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面臨較大壓力,尤其是在能源價格波動和環保政策趨嚴的背景下,毛利潤的增長空間受到限制。

扣非凈利潤的持續虧損更是暴露了公司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不足。2024年扣非凈利潤為-1.497億元,儘管同比有所改善,但虧損規模依然較大。這一數據表明,公司的主營業務尚未實現真正的盈利,依賴非經常性損益的扭虧為盈難以持續。

二、能源保供與環保成效顯著,但成本壓力不容忽視

華電能源在2024年全面夯實安全環保基礎,能源保供能力持續增強。公司圓滿完成了迎峰度夏、冬季供熱等重要時段的電力、熱力保供任務,保暖保供工作獲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評價。此外,公司全部燃煤機組和1家煤炭企業均實現污染物超低達標排放,環保成效顯著。

然而,環保達標和能源保供的背後是巨大的成本投入。公司在燃煤拓源降本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提高長協煤兌現率、利用鐵路運費下浮時機多儲煤等,但這些舉措並未顯著改善毛利潤和扣非凈利潤的表現。環保政策的趨嚴和能源價格的波動,使得公司在成本控制上面臨嚴峻挑戰。

此外,公司在供熱領域的經營表現雖然有所改善,但熱價上調的幅度有限,難以完全抵消成本上升的壓力。例如,齊富地區三家電廠推動熱力出廠價格上調6.81元/吉焦,佳熱電廠推動躉售熱價上調3.01元/吉焦,這些調整雖然為公司供熱經營向好奠定了基礎,但整體效益提升的空間有限。

三、改革創新釋放內生動力,但財務風險仍需警惕

華電能源在2024年全面推動改革創新,內生動力和活力得到有效釋放。公司持續優化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創新幹部選拔機制,加快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適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此外,公司大力實施“職工創新創效工程”,深化技術革新、發明創造等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125項成果受到表彰,1項成果榮獲全國青年職工創新創效競賽優勝獎。

儘管公司在改革創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財務風險仍需警惕。2024年歸屬凈利潤滾動環比增長為-61.18%,扣非凈利潤滾動環比增長更是高達-1719.00%,反映出公司在盈利能力和財務穩定性方面存在較大波動。此外,公司融資成本雖然同比降低37bp,降幅11%,但整體負債水平依然較高,財務壓力不容忽視。

總體來看,華電能源在2024年通過一系列措施實現了扭虧為盈,但扣非凈利潤的持續虧損和營收的下滑趨勢表明,公司仍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未來,如何在環保政策趨嚴和能源價格波動的背景下,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財務穩定性,將是華電能源面臨的主要挑戰。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發改委:“十四五”前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達5.5%,5年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 - 天天要聞

國家發改委:“十四五”前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達5.5%,5年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

7月9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首場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從7個方面介紹總體情況: 鄭柵潔。圖/國新網 第一,經濟發展。主要體現在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120萬億、130萬億,今年預計可以達到140...
中央政府將在澳門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 - 天天要聞

中央政府將在澳門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

財政部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9日發布聯合公告,宣布中央政府將於今年7月16日在澳門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 公告稱,此次發行是中央政府連續第四年在澳門發行人民幣國債,單次發行規模穩步增加,有....
極智嘉正式登陸港交所:港股迎今年最大非“A+H”科技IPO - 天天要聞

極智嘉正式登陸港交所:港股迎今年最大非“A+H”科技IPO

“全球AMR倉儲機器人第一股”。據IPO早知道消息,北京極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智嘉”)於2025年7月9日正式以“2590”為股票代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全球AMR倉儲機器人第一股”。極智嘉在本次IPO中總計1.614億股H股(鑒於投資者認購火爆,故行使15%的超額配售權),募資總額為27.1162億港元,是迄今為...
剛剛,滬指重回3500點!創去年11月以來新高 - 天天要聞

剛剛,滬指重回3500點!創去年11月以來新高

今日股市迎來振奮時刻!7月9日,據Wind數據顯示,A股三大股指持續走強,滬指強勢重回3500點,創下自2024年11月以來的新高,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也實現了小幅增長,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取得投資收益怎麼申報企業所得稅? - 天天要聞

取得投資收益怎麼申報企業所得稅?

取得投資收益怎麼申報企業所得稅?一文講清楚!許多企業財務人員常常對取得投資收益如何申報企業所得稅感到困惑:是否符合免稅條件?是否需要申報納稅?在企業所得稅預繳與彙算清繳時,又該如何準確填寫申報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玄武的100個品牌面孔|沒有江,沒有海,玄武哪兒來的港? - 天天要聞

玄武的100個品牌面孔|沒有江,沒有海,玄武哪兒來的港?

玄武區是南京的中心城區。這裡,底蘊深厚,文脈悠長。歷史與現代在這裡相遇,傳統與創新在這裡相融。百花齊放的玄武品牌里,藏着南京的底氣和故事。7月9日,讓我們一起走進紮根在玄武的好品牌——江蘇國際數據港。沒有大海,沒有河湖,沒有碼頭,也可以建港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量將超過35萬億元,超世界排名第3國家總量 - 天天要聞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量將超過35萬億元,超世界排名第3國家總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7月9日舉行首場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鄭柵潔在會上表示,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相當於廣東、江蘇、山東也就是排名前3經濟大省2024年的總量,超過長三角地區的總量,也超過世界排名第...
國投中魯推蛇吞象式重組連收兩漲停 凈利兩年降68%跨界併購143億資產謀變 - 天天要聞

國投中魯推蛇吞象式重組連收兩漲停 凈利兩年降68%跨界併購143億資產謀變

長江商報消息 老牌果汁加工企業國投中魯(600962.SH)將跨界進軍電子信息產業。日前,國投中魯發布重組預案,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子院”)100%股份,並募集配套資金。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電子院是我國電子工程領域的領軍企業,以及先進電子製造產業化綜合服務商,為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