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國再度回擊——對美國再加征50%關稅!
這波操作徹底炸鍋了,美國國內上演了一場堪比“黑色星期五”的搶購潮。
搶購
從電視到日用品,只要是中國製造,都成了“搶手貨”。
而在這場風波中,美國32萬噸豬下水,卻成了首批“犧牲品”!
為何中美關稅大戰,會對豬下水有這麼大的影響呢?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32萬噸豬下水滯銷
要理解這一局面的嚴重性,我們需要深入了解中美豬下水貿易的特殊性。
豬下水在美國,只是養豬業附加的“邊角料”。
信息來源於大河網2025年4月10日發布
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老百姓不愛吃豬下水,大多數人也都不知道怎麼做。
但在中國,從鹵煮到紅燒,從燉湯到爆炒,中國人對豬下水的烹飪方式可謂是千變萬化。
豬下水
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46.7萬噸豬肉中,豬下水佔了驚人的32.1萬噸,超過美國豬下水出口總量的一半。
簡單來說,中國是美國豬下水最大的“金主”。
如果美國堅持打貿易戰,那麼美國至少32萬噸豬下水可能面臨滯銷風險。
就拿2018年的貿易戰來說,中國對美國豬肉增加關稅後,美國對華豬肉出口一月內驟降18%。
豬下水
如今,似曾相識的場景再現,且影響更甚。
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歐盟對華豬肉出口量一下暴漲22%。
這直接擠壓了美國在豬下水市場的份額,市場佔比一下子減少了13%。
而這一變化,又進一步引發了連鎖反應,美國生豬期貨價格應聲暴跌了15%。
豬肉
同時,這一情況給美國的養殖戶帶來了沉重打擊。
威斯康星州的養殖戶經過核算髮現,現在每出口一噸豬下水,不僅賺不到錢,還得額外倒貼200美元的運輸費。
養殖戶資金難回籠,不少已面臨資金鏈斷裂風險,養殖規模被迫急劇縮減。
與之相關的加工企業也陷入困境,訂單銳減,生產線開工不足。
豬肉
大量設備閑置,成本不斷增加,工人也面臨著失業的危機。
運輸環節同樣遭受重創,原本運往中國的豬下水車次大量取消,運輸企業虧損嚴重。
實際上,豬下水所面臨的這些困境只是一個縮影。
在當前的貿易形勢下,美國農產品整個行業都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豬
農產品出口遇冷
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農產品出口總值高達1760億美元,其中14%流向中國。
然而,隨着貿易摩擦的升級,這個看似穩固的市場正在動搖。
美國貿易團體預測,如果對等關稅繼續進行,美國小麥出口可能暴跌60%,大豆更是面臨40%的下滑。
這對美國那些靠着大豆種植、出口的農戶來說,無異於一場突如其來的寒流。
大豆
然而,俗話說得好,禍兮福所倚,對中國而言,這場貿易風波反而成了一個契機。
中國早就開始四處尋找更優惠的“商品”。
巴西的大豆成了新寵,有望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
2024年中國對巴西的大豆進口量佔大豆進口比例的71.1%。
大豆
且2025年巴西大豆的產量預計將達到1.69億噸,同比增長超10%。
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宗商品“被替代”現象,也發生在玉米、棉花、各種肉類、水果等領域。
在減少從美國進口農產品的同時,中國不斷深化與南美、東歐、東南亞等傳統糧源地合作。
通過拓展新的進口糧源地,有效降低了進口單一渠道帶來的風險。
圖片來源於網絡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加速自己的農業“自強計劃”。
在大豆種植方面,培育推廣高油高產大豆品種,提高大豆的畝產量和品質。
雖然目前大豆的自給率還不夠高,但產量正在穩步提升。
而像小麥這些主糧,中國也早就通過18億畝耕地紅線,築起了堅固的“糧食城牆”。
大豆
危機中的轉機
反觀美國,因為關稅,美國農產品海外市場大幅縮水,農產品價格跌跌不休。
大豆價格的跌幅尤為驚人,短期內下跌超過3%,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暴跌近17%。
同時,美國對加拿大化肥徵收關稅的行為,也帶來了種植成本節節攀升的惡果。
但成本增加了,產量卻沒有增加,農民辛勤勞作一年,可能連成本都無法收回。
圖片來源於網絡
許多美國農民表示,特朗普將關稅作為談判工具,根本就是將農民的權益踩在了腳底。
不過,美國農產品行業如今的困境,也並非全是此次關稅引發的。
它還深層次地折射出美國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
美國曾經輝煌的工業體系如今不斷萎縮,農產品出口就成為了美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這唯一的長處受到挑戰時,整個經濟體系就顯得脆弱不堪。
而在美國農產品遇冷時,中國農產品卻迎來了“枯木逢春”的好時機。
作為農產品生產大國,中國在豬肉、牛肉等肉類產品方面早已具備較強競爭力。
一旦美國在世界農產品舞台上暫時退場,中國的農產品便能順勢登台亮相,獲得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
農產品
這種變化,對全球消費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市場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就意味着消費者能獲得更優質的產品和更合理的價格。
但我們也得清醒地認識到,機遇向來都是與挑戰並存的。
中國農產品要真正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還需要克服諸多障礙。
大豆
質量標準、品牌建設、國際營銷等,都是需要攻克的難題。
更重要的是,農產品的發展不應該建立在其他國家農業衰退的基礎之上。
真正的共贏,是讓全球農業共同繁榮,讓每個國家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結語
關稅這把雙刃劍,在農產品領域攪起了不小波瀾。美國農產品受其衝擊,豬下水滯銷、價格一路下滑,出口預期銳減,整個行業陷入困局。而中國借關稅調整拓展新進口源,加快農業自強,雖有挑戰卻也面臨諸多機遇,讓我們共同見證這場市場格局的新變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文獻】
大河網-2025-04-10——《特朗普關稅“迴旋鏢”擊中美國農民》
金融界-2025-04-10——《中國對美國再加征50%關稅》
新浪財經-2025-04-07——《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報復打擊了大豆,提振了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