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能拿出30萬的人很少,但為什麼,街上隨處可見30萬以上的車?
每當早晚高峰期的時候,大街上隨處都可以見到30萬以上的車,這種情況見多了會讓人產生一種誤區,以為身邊所有的人都比自己有錢,人家早已經過上了小康生活,而自己還在溫飽線上掙扎徘徊。可當你問問身邊的朋友有沒有30萬存款時?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沒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1、將面子看得太重
老話說的好:人靠衣裳馬靠鞍,現在的社會遠比我們想象當中更現實,有人為了提升自己的身份,硬是將車當成了裝點門面的工具,哪怕手裡沒錢也得買個好車強撐面子。但也有人會覺得不可思議,明明生活已經過不下去了,為什麼還得強撐面子,相對於生活來講,面子又值幾個錢呢?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人認為生活能過下去才是最實在的,而有些人卻願意打腫臉充胖子,他們寧願每天吃盒飯度日也要出門開豪車,總覺得只有這樣才能換來他人的尊重。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真正的體面並不是靠車標撐起來的,該攢錢的時候還是要攢點錢,這樣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也能把錢拿出來解決問題。
2、信貸時代的到來
隨着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信貸平台也開始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有了這些信貸平台,就會讓人們的消費變得更加簡單,無論買什麼東西,只要錢不夠的話就可以通過信貸平台進行貸款服務,每個月只需按時還款就可以了。放在以前,30萬以上的車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存在,畢竟30萬元可不是小數,是很多人努力多少年時間才能積攢出來的財富。
可有了信貸平台之後,很多人都敢嘗試下,畢竟30萬以上的車只需支付幾萬元首付就可以開回家,再加上置換補貼,購置稅優惠等多項優惠政策,首付還可以更低。在很多人看來都是撿便宜的事,與其讓夢想成為夢想,還不如花個幾萬塊錢就將夢想開回家,至於還款的事情等後期再說。
3、收入與消費的錯覺
看到別人開着30萬以上的豪車,再看看自己手裡的代步轎車,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的萌生出自卑感,認為只有自己才是過得最差的那一批人。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據大數據統計顯示:中國月收入低於5000以上的人群佔到90%以上,按這個收入進行計算,一年的收入也不足6萬元。是的,你沒看錯,這就是中國大部分家庭的現狀。
想買30萬以上的車,就得不吃不喝攢上整整5年的時間才可以購買到,買完車並不意味着已經結束了消費,還得為車輛的保養,加油,保險等各項費用買單,每年算下來也是筆不菲開支。那為什麼大街上30萬以上的車還這麼多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現在人們已經開始用未來的錢買現在的生活,也就是說你看到的這些車大多都是按揭車而非全款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