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業整體面臨息差收窄、資產質量承壓的背景下,浙商銀行(601916.SH)2024年財報數據折射出喜憂參半的局面。2024年,浙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676.5億元,同比增長6.19%,歸母凈利潤151.86億元,同比增長0.92%,雖實現業績“雙增”,但將時間拉長來看,該行凈利潤增速跌至近四年最低點。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為浙江上市銀行的寧波銀行以6.23%的凈利潤增速穩居“浙系最賺錢銀行”,杭州銀行更以18.08%的增速成為區域黑馬。

在4月3日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即將出任浙商銀行行長的陳海強闡述了該行未來經營思想與戰略——不一味追求規模、不壘大戶、不關注掙快錢、追求長期價值,並屢次提及“智慧經營”。“智慧經營”是真實力還是緩兵之計暫未可知?顯而易見的是,業績放緩之下,資本對浙商銀行發展投下不信任票,山東國信、橫店集團等股東年內累計減持浙商銀行股票超2億股。
盈利能力承壓
浙系“一哥”地位不穩
3月28日,浙商銀行發布2024年年報。年報顯示,2024年,浙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676.50億元,同比增長6.19%;實現凈利潤151.86億元,同比增長0.92%。表面看,浙商銀行業績維持正增長,但對比2023年營收增速4.29%、凈利潤增速10.5%的表現,其增長動能明顯減弱。

浙商銀行是浙江省唯一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截至2024年末,該行總資產達33255.39億元,規模位居浙江一眾商業銀行之首。但從發展動能來看,浙商銀行甚至不及兩家浙繫上市城商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2024年,寧波銀行以271.27億元凈利潤連續六年穩居浙江最賺錢銀行,總資產突破3.1萬億元;杭州銀行則以18.08%的凈利潤增速快速追趕。
拆解浙商銀行營收構成可以發現,2024年,浙商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451.57億元,較上年下降4.99%,凈息差收窄至1.71%,較上年下降30個基點。在傳統信貸業務上,浙商銀行主要以對公業務為主,2024年,浙商銀行公司貸款額佔比達到67%。要知道,公司貸款收益率比個人貸款收益率要低,疊加貸款增速放緩,在息差下行的背景下,拖累了浙商銀行營收增速。
對於凈息差收窄的周期性挑戰,浙商銀行管理層在4月3日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總結,凈息差下行是行業共性和業務轉型主動調整後的綜合結果,2025年預計仍處於下行通道,但降幅將明顯降低。

在此背景下,非息收入成為浙商銀行營收增長的重要推動力。2024年浙商銀行實現非利息凈收入224.93億元,較上年增加63.17億元,同比增長39.05%。該行非利息凈收入增長較快,主要依賴交易性金融資產收益(如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暴增1095.92%),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增長乏力(同比下滑10.97%),顯示中間業務含金量不足。
一季度被罰近2000萬元
罰單金額激增超去年全年
自2004年成立至今,浙商銀行已走過了弱冠之年。但在近年來的激進展業之下,浙商銀行資產質量面臨不小壓力,甚至頻繁出現在爆雷企業的債權人名單中,從樂視控股、安信信託再到康美葯業中,都有浙商銀行的身影。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浙商銀行不良貸款率1.38%,比上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78.67%,較上年末下降3.93個百分點。而相比之下,寧波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0.75%,杭州銀行不良率為0.76%,資產“安全墊”更加紮實。同時,浙商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54.9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98億元,關注貸款444.8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4.05億元。
2024年,浙商銀行加大了對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合計處理296.29億元。在業績說明會上,浙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陸建強亦表示,這三年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化解歷史上的不良資產。據悉,近三年,該行已化解近2000億元不良。
在內控方面,僅2025年一季度,浙商銀行因多項違規被罰沒近1913萬元。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浙商銀行被處罰單超30張,合計罰沒金額超過1000萬元。換言之,僅2025年一季度,該行被罰金額已遠超過2024年全年。

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余豐慧認為,浙商銀行接連受到處罰,反映出其在內部控制和合規管理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從列出的違規行為來看,這些問題涵蓋了信貸業務、資產池管理、跨境貸款、存款與貸款操作、信用卡及票據業務等多個方面,顯示出銀行內部風險管理和制度執行上的廣泛缺陷。這些違規行為不僅可能損害客戶的利益,還可能導致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影響銀行自身的聲譽和長期發展。
股東多輪減持
券商下調其盈利預測
業績壓力之下,股東信心動搖。2025年以來,浙商銀行遭遇多輪股東減持,引發市場對其長期價值的擔憂。
3月26日,浙商銀行股東山東國信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95億股(占總股本0.71%),持股比例降至2.09%,距離“清倉式減持”僅一步之遙。
1月21日,橫店集團宣布擬減持不超過1%的股份,擬減持股份來源為IPO前取得,減持期間為2025年2月20日-5月19日。
高管團隊亦出現減持動作。2024年,吳建偉、盛宏清等高級管理人員通過二級市場累計減持超40萬股,加劇了投資者對內部信心的疑慮。
浙商銀行試圖以高分紅提振市場信心,2024年分紅比例達30.12%,股息率超5%。然而,其市凈率長期低於0.5倍,市值僅為寧波銀行的50.8%,反映市場對其長期增長潛力的謹慎態度。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公司基本面整體表現較為穩定,但考慮到行業經營壓力較大,略微下調盈利預測並往前推一年,預計公司2025-2027年歸母凈利潤為156億元、163億元、173億元(2025-2026年原預測值165億元、179億元),對應同比增速為3.0%、4.0%、6.7%。
在浙江本地金融市場競爭中,寧波銀行憑藉穩健經營和科技賦能已確立領先地位,杭州銀行亦在零售與小微領域深度布局。浙商銀行若不能擺脫歷史包袱、重塑投資者信任,恐將進一步掉隊。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