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央行更新官方儲備資產情況。截至2025年3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407億美元,較2月末上升134億美元,升幅為0.42%;中國黃金儲備為7370萬盎司,較2月末上升9萬盎司,黃金儲備總量繼續攀高。

中國央行儲備資產情況。圖片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央行已經連續五個月增持黃金,擴大黃金儲備。與此同時,黃金價格隨行就市,水漲船高,在過去五個月,現貨黃金價格漲幅達20%。
世界黃金協會曾用“創紀錄的2024年”形容黃金資產在過去一年裡的表現。該協會分析認為,地緣政治風險和多地金融市場的動蕩不安為黃金投資需求提供了支撐,特別是場外交易需求。全球央行在2024年10月初加快了購金步伐。
世界黃金協會稱,央行需求是影響黃金表現的重要因素。“央行購金是由政策驅動的,因此趨勢難以預測,但根據我們的調查和分析,目前央行的購金態勢將繼續保持。”而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重要性已得到廣泛認可。黃金可作為長期價值存儲工具和投資風險分散工具,在危機時期表現良好,且不存在信用風險。在主權債務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日益加劇的背景下,黃金的作用也得到進一步鞏固。
中國央行增持黃金還另有深意。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告訴南都記者,黃金是全球廣泛接受的最終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黃金能夠增強主權貨幣的信用,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創造有利條件。
但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4月7日早間,現貨黃金價格一度回落至3000美元/盎司下方,下探至2977.68美元/盎司,隨後轉漲,截至發稿,現貨黃金價格在3030美元/盎司徘徊。
有觀點認為,雖然黃金通常受益於動蕩,但在極端市場混亂時期,投資者為了尋求彌補其它資產的損失或保證金要求,也可能拋售黃金。
展望2025年,世界黃金協會表示,市場共識認為2025年黃金將保持區間震蕩。總體而言,更為鴿派的美聯儲政策將利好黃金,但長期暫停或政策反轉,可能會對投資需求進一步施加壓力。
采寫:南都記者 趙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