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險“負面清單”更新了,你購買的保險踩雷了嗎

2025年04月10日21:11:02 財經 7135
保險秘聞
baoxianmiwen

“負面清單”既是人身險公司產品開發的對照參考,也是監管部門進行產品管理的重要抓手。北京商報記者4月10日從業內獲悉,金融監管總局近日下發2025版人身保險產品“負面清單”。對比2024版,新增9條內容,重點聚焦在費率釐定、行業標準參考等方面。

人身保險產品“負面清單”持續擴容,如今已經過百條。業內專家表示,“負面清單”為險企制定保險條款提供參考的同時,也給消費者買保險提供了“避坑”攻略。

人身險“負面清單”更新了,你購買的保險踩雷了嗎 - 天天要聞

“報行合一”是焦點

2025版“負面清單”新增的9條內容中,“報行合一”成為焦點。

所謂“報行合一”,是指保險公司在條款報備時報備附加費用率與實際的費用率一致,而費用率最主要的部分是支付給銷售渠道的手續費,或者銷售人員的傭金。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髮現,“負面清單”新增內容中,有4條與費率相關。具體包括:“交費期間10年及10年以上的長期險,預定附加費用率集中在首年或前兩年,與實際情況相悖”;“銀保渠道部分保險期間和繳別下,傭金手續費比例較高,產品設計審慎性不足”;“備案材料中未列示總預定附加費用和總可用費用水平”;“銷售渠道同時報送‘個人代理、互聯網代理、銀郵代理、經紀代理’中的多個,不符合‘報行合一’相關要求”。

過去,由於人身保險業同質化競爭嚴重,保險公司費用管理普遍較為粗放,導致實際費用超出了產品報備時的水平,出現“報行不一”的情況。“報行不一”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也是虛假費用、虛假投保、虛假退保等問題的根源。從2023年8月開始,監管發布了《關於規範銀行代理渠道保險產品的通知》《關於銀保產品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先後在銀保渠道、經代渠道落地“報行合一”。如今來看,“報行合一”仍是監管關注的重點。

產業觀察家洪仕賓指出,強化“報行合一”是一種穿透式監管思維的延伸,強調同一產品在不同渠道保持一致性和透明度。此舉有利於保險公司防範費差損風險,還將倒逼保險公司更加註重產品創新和服務質量提升。


強調萬能險“加保”規則

2024年以來,關於萬能險限制追加保費的問題頻頻引發保險業輿論“風暴潮”。

曾經,萬能險“加保寫進合同”贏得了很多客戶的青睞。不過,自2024年以來,包括和諧健康在內的多家保險公司宣布自家部分萬能險賬戶暫停追加保費,引來消費者吐槽,當初的“賣點”最終成為“槽點”。

人身險“負面清單”更新了,你購買的保險踩雷了嗎 - 天天要聞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追加保費”相關內容確實被寫入了合同。而限制萬能險追加背後,保險公司也有自己的無奈。在長期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個別保險公司的部分萬能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仍處在3.5%或3%的水平,面臨一定的利差損風險。如果此時客戶再追加保費,無疑會讓潛在風險更大。

2025版“負面清單”新增了“萬能保險追加保費條款描述不清晰,欠缺管理機制,產品設計的審慎性不足”相關表述。

資深精算師徐昱琛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此前部分保險公司限制萬能險追加,在保險公司和消費者之間產生了一定的“不愉快”。2025版“負面清單”增加相關內容,目的在於對萬能險保費提出明確要求,減少誤導性表述。

“這反映出監管緊密聯繫當前人身保險行業投訴和糾紛的焦點,通過‘負面清單’引導和要求保險公司細化保險合同約定。”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副秘書長宋占軍補充表示。

此外,在保險條款要求、產品設計等方面,2025版“負面清單”新增了“條款中約定的殘疾定義的評定標準沒有明確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依據。相關評定標準未包含標準的全稱、發布機構、發文號及標準編號”;“未使用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產品示範條款”;“年金保險兩全保險比照增額終身壽險的增額形式設計等內容”相關表述。


產品監管持續從嚴

對於人身保險公司和產品的管理,歷來是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些年,保險產品監管持續從嚴。早在2018年,原銀保監會對人身險產品開展專項核查清理,首次列明了52條人身險產品開發設計“負面清單”。2021年,原銀保監會再次發布2021版人身保險產品“負面清單”。此後至今,監管部門每年都會對“負面清單”進行適當增減。截至目前,“負面清單”內容已超百條。

人身險“負面清單”更新了,你購買的保險踩雷了嗎 - 天天要聞

綜合來看,人身險產品“負面清單”一方面對存量產品進行持續規範整改,不斷減少產品潛在風險和打擊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從而儘可能從源頭上消除潛在保單糾紛,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另一方面,“負面清單”不斷為行業和險企未來產品開發方面提供思路和啟發,同時也成為監管部門進行產品報備管理的重要抓手。

徐昱琛表示,監管通過“負面清單”進行產品管理,一方面,有維護消費者利益的考量;另一方面,能夠幫助保險公司提高保險產品設計的合理性,避免“踩雷”。此外,從監管角度來說,制定統一的“負面清單”,相當於進行了事前預警,能夠提升監管效率,減少違規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現有監管規定之外,很多產品開發設計的方向為“負面清單”所禁止。宋占軍對此表示,進一步擴大保險公司產品創新的空間,也需要“負面清單”定期予以修正。“負面清單”未明確的事項,也應鼓勵保險公司積極進行產品創新。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2024湖州民企50強:升華集團第3,永興材料第8,辛子精工第24 - 天天要聞

2024湖州民企50強:升華集團第3,永興材料第8,辛子精工第24

在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排行榜中,湖州有7家民營企業上榜,這個數量超過了全國一小半省份。雖然湖州的經濟總量並不突出,但是民營經濟的發展水平無疑處於全國第一梯隊,是我國普通地級市中民營經濟發展最好的城市之一,頂級民營企業數量眾多。
海外車企裁員潮湧,中國品牌擴張之勢凸顯 - 天天要聞

海外車企裁員潮湧,中國品牌擴張之勢凸顯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消費綜合報道】全球汽車產業面臨著電動化趨勢放緩、需求萎縮、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國際貿易環境不穩定等一系列挑戰。為應對困境,各大海外汽車品牌紛紛採取裁員、收縮業務等措施,以期降本增效,度過寒冬。
韓國央行下調經濟增長預期至0.8% - 天天要聞

韓國央行下調經濟增長預期至0.8%

△韓國銀行(資料圖)韓國銀行(央行)5月29日召開金融貨幣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基準利率從2.75%下調25個基點至2.5%。這是韓國銀行自去年10月以來第四次下調基準利率。韓國銀行當天還將今年韓國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從原來的1.5%下調至0.8%
恒生中國2024年經營偏謹慎,香港特首之子將任副董事長 - 天天要聞

恒生中國2024年經營偏謹慎,香港特首之子將任副董事長

作者:王莉出品:全球財說 作為香港本地老牌銀行,恒生銀行2024年不是容易的一年,這一年該行不良率飆升至近十年來最高位,降薪裁員已經提上日程,高管變動也是意料中事。此種背景下,恒生中國去年經營表現也偏“謹小慎微”,收緊了貸款步伐,業績當然也
天津3.2億大項目啟動 - 天天要聞

天津3.2億大項目啟動

日前,天津航大雄英航空工程有限公司總投資3.2億元的進口民用直升機整機翻修與研發中心項目正式啟建。更多財經新聞↓【京津冀數字出海服務聯盟成立】昨天,“協同賦能鏈動全球”京津冀企業“出海”與國際化營商環境創新論壇舉辦,京津冀數字出海服務聯盟等
瀘州老窖十年董事錢旭離任,公司稱“個人原因” - 天天要聞

瀘州老窖十年董事錢旭離任,公司稱“個人原因”

5月28日,瀘州老窖(000568.SZ)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近日收到董事錢旭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錢旭因申請辭去公司第十一屆董事會董事及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後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擔任任何職務。錢旭原定任期至公司第十一屆董事會屆滿時止,即任期至2027年6月27日。資料顯示,錢旭在2015年6月30日便擔任瀘州老窖外部董...
美聯儲紀要: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畸高,關稅將顯著推高通脹 - 天天要聞

美聯儲紀要: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畸高,關稅將顯著推高通脹

當地時間5月28日,美聯儲公布的5月會議紀要顯示,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不同尋常地高。總體而言,主要受關稅上調可能產生的影響,就業和經濟活動面臨的下行風險,以及通脹面臨的上行風險有所增加。不過,會議紀要同時指出,現有數據表明,經濟活動仍以穩健的速度持續擴張,勞動力市場狀況依然良好,但通脹水平仍然略高。通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