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投資者評論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資本向善 專業求真 有溫度 有態度
出品 | 機構投資者評論IIR綜編
尊重原創,抵制洗稿,違者必究
轉載授權、商務合作等請聯繫後台
IIR防丟失備用公眾號:IIR_Backup
3月31日,由“重慶科創投集團”旗下“重慶產業引導基金”(全稱“重慶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銀河投資”(全稱“中國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銀河金控”全資子公司)及旗下私募基金管理人“銀河興邦”(全稱“上海銀河星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重慶首支S母基金——“渝創銀河S母基金”(全稱“重慶渝創銀河接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正式註冊落地重慶市北碚區。
IIR註:“重慶科創投集團”全稱“重慶科技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重慶整合併組建成立“重慶科創投集團”。自2021年成立以來,“重慶科創投集團”堅守市級科技創新綜合性投資平台的功能定位,“聚焦科創基金、科創直投和科創金融服務”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投融資支持,助力科技型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為重慶聚焦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貢獻力量。
IIR據官方公告,“渝創銀河S母基金”目標規模36億元,首期6億元,由“銀河興邦”與“重慶產業引導基金”共同管理。基金將以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核心投向,通過配置S子基金和項目,引導支持耐心資本投向科技創新領域,提升本土私募股權投資資金質效,實現基金“募投管退”全周期閉環的良性循環,為區域股權投資市場注入流動性活水。
經IIR綜合查詢整理,“中國銀河投資”的前身是“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18年1月,經財政部批准,“中國銀河投資”回歸“銀河金控”,成為“銀河金控”全資子公司,隸屬於財政部、中投系統。
IIR註:“銀河金控”全稱“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5年8月8日。“銀河金控”是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持股29.32%)和“中央匯金”(持股69.07%)共同發起成立的公司(“全國社保基金”持股剩餘的1.61%股權),經營範圍包括從事證券、基金、保險、信託、銀行等行業的投資和管理;目前合併口徑總資產大約7700億元。
“中國銀河投資”的業務涉及困境資產、私募股權、資產配置(國內首批三家可開展私募資產配置業務的專業機構之一)、資產運營等;2024年5月,“中國銀河投資”舉辦“S基金”主題研討會,結合股權投資市場形勢,與多家S基金領域專業機構交流了對於發展S基金暢通資本“投資—退出—再投資”循環、壯大耐心資本的思考,並表達了與專業夥伴務實合作、互利共贏推動S基金髮展的意願。
此次“中國銀河投資”的合作方“重慶產業引導基金”,是經重慶市政府批准,於2014年5月註冊成立的地方國資平台。成立10餘年來,“重慶產業引導基金”堅持市場化母基金角色定位,逐步建立起適應市場實際的管理架構和運營體系。
截至目前,“重慶產業引導基金”累計發起設立子基金40支,總規模416.17億元,累計投資項目475個,投資金額超256億元,帶動其它社會資本投資超400億元。累計上市(過會)企業42家,其中重慶10家。
近兩年,在政策推動和市場需求的雙重作用之下,S基金(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市場正快速升溫,國資密集布局S基金。
據IIR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24年,安徽(合肥市共創接力基金,2024年4月設立,註冊規模28億元)、四川(“成都科創接力基金”,2024年5月設立,註冊規模15億元)、福建(“廈門自貿領航接力基金”,2024年7月設立,註冊規模5億元)、湖南(“湖南潤信常勤基金”,2024年9月設立,註冊規模3億元)、天津(“海泰科勒”基金,2024年9月設立,註冊規模2.3億元)、河南(“河南戰新接續基金”,2024年11月設立,註冊規模5億元)、浙江嘉興(“嘉興聯瑔接力基金”,2024年12月設立,註冊規模1.97億元)等地相繼設立S基金;去年年末,上海國際集團所持“上海集成電路一期基金”份額轉讓至由中保投資、新華保險、中匯人壽共同設立的“中保投智集芯基金”,盤活國資運營資金超20億元,成為年度最大S基金交易。
今年以來,江西也已落地首支S基金(“江西潤信贛投接力基金”,2025年1月設立,規模5億元),3月初,成都交子金控集團還擬與多家機構合作設立目標總規模百億元的S基金。
地方國資通過設立S基金,盤活存量資本、服務產業升級,通過接續資金延長企業成長周期,匹配長期研發需求,可釋放S基金的“耐心資本”價值,給科創企業以更多實際支持。
此次“重慶產業引導基金”與“中國銀河投資”的S基金合作,將形成央地協同,央企資本與地方資本聯動,構建支持“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新工具,有望實現金融活水潤澤產業創新、科技創新的重慶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