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建行提醒客戶提高針對貴金屬業務的風險防範意識,多家銀行調整積存金業務規則
中國基金報記者 張燕北 孫曉輝
近期,國際黃金價格突破3000美元/盎司大關。伴隨金價走高,部分銀行提示貴金屬業務風險。多家銀行調整積存金業務規則。
業內提醒,中長期來看,黃金作為資產配置組合中的“壓艙石”仍具備配置價值,但短期投資者需要保持謹慎,不要盲目追高。
建行提示貴金屬業務風險
3月以來,comex黃金價格強勢突破3000美元/盎司。金價走高,積存金等銀行黃金業務熱度攀升,近期銀行對積存金業務的風險管理也在加碼。
一方面,銀行用多種方式提示黃金投資風險。例如,3月21日,建設銀行發布公告稱,近期國內外貴金屬價格波動加劇,市場風險提升。建設銀行提醒客戶提高貴金屬業務的風險防範意識,合理控制倉位,及時關注持倉情況和保證金餘額變化情況,理性投資。實際上,2月12日,建設銀行也發布過類似的風險提示。
工商銀行則宣布,自3月23日起,對個人客戶積存金業務風險測評進行優化調整。個人客戶辦理積存金業務的開戶、主動積存或新增定投計劃的,需要通過工商銀行營業網點、網上銀行或中國工商銀行app等渠道,按該行統一的風險測評試題重新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取得c1-保守型及以上的評估結果,並簽訂積存金風險揭示書。
工商銀行提示,鑒於近期黃金價格持續波動,建議客戶避免盲目“炒金”,需基於自身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
3月1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也要求會員單位提示投資者“合理控制倉位”,做好風險預案。
多家銀行調整積存金業務規則
伴隨着金價上漲,多家銀行調整積存金業務規則。
部分銀行宣布下調黃金賬戶業務相關利率。例如,中信銀行於2月15日起對個人積存金定期和活期利率進行調整。其中,活期利率從0.35%降至0.15%,一年期定期利率由1.38%下調至1%;招商銀行自2月12日起將黃金賬戶活期利率由0.10%降至0.01%,1年期產品利率從0.6%降至0.3%。
業內認為,由於黃金價格短期漲幅較大,投資的安全邊際降低,後續面臨價格調整的風險。這種情況下,銀行下調黃金賬戶業務相關利率,旨在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
與此同時,不少銀行上調積存金門檻。
3月18日,寧波銀行發布公告稱,自3月19日起將積存金起購金額由700元調整為800元,按重量起購克數維持1克不變。若購買金額不足800元,交易申請將無法成功提交。
實際上,這並非近期唯一一家上調積存金門檻的銀行。工商銀行表示,自3月3日起,該行如意金積存業務最低投資額(即積存起點金額)由650元上調至700元;按克數積存的積存起點仍為1克。
2月份,招商銀行、中國銀行也將最小購買金額由650元/克提高至700元/克。
此外,興業銀行則將積存金業務單次購買、新增定投購買起點由700元調整至800元。
根據相關監管規定,黃金積存產品最小業務單位為1克。因此,隨着金價上漲,即每克黃金對應的價格增長,積存金的最低起購金額也需相應調整。
“銀行調整業務起點金額,是為了順應市場變化,滿足監管要求。後續銀行也將持續關注黃金市場變動情況,適時對上述起點金額及限額進行調整。”一位業內人士介紹。
黃金短期風險需謹慎
不要盲目追高
今年以來,comex黃金已上漲近15%,繼2024年上漲27.39%之後延續攀升走勢。
2025年,黃金的“避風港”效應吸引全球資金加速湧入。多家機構一再上調黃金價格預測。
例如,高盛2月再度將年底黃金價格預測上調至3100美元/盎司,同時表示若全球央行購金規模進一步擴大至每月70噸,金價可能在2025年底升至3200美元/盎司;若全球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加劇,黃金則可能進一步上漲5%,至3250美元/盎司。
博時基金認為,當前市場正處於政策、地緣與貨幣周期的交匯點,黃金在走過歷史高位後或將呈現區間震蕩,短期風險需要保持謹慎。而中長期來看,黃金作為資產配置組合中的“壓艙石”仍具備配置價值。
興證全球基金則指出,不可否認的是,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黃金作為一種重要的避險資產,可以有效分散投資組合風險。但需注意的是,短期來看,當前較高的估值定價也將帶來過度集中配置單一資產的較大波動,對於投資者而言,將黃金作為資產配置中的一環而非唯一一環或許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具體倉位配置可參考達利歐的建議:一個“謹慎”的黃金配置比例可能在投資組合的10%至15%之間。這樣一小部分黃金可以起到保護作用,並讓投資組合更加多元化。
華安基金表示,當前避險需求驅動的黃金增持和美國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確實是推升黃金繼續上漲的主要動力。如果避險需求不變,黃金或許還有上漲潛力。但大家仍舊需要警惕美聯儲政策轉向、關稅政策突變、地緣政治變化等潛在風險,建議以配置思維看待黃金。不盲目追高,理性投資。
編輯:格林
校對:王玥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