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晚,證監會發布了《證監會高質量完成2024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內容顯示,2024年,證監會共承辦全國兩會建議提案424件,其中人大議案、建議202件,政協提案222件。
南都·灣財社注意到,證監會在同一時間於官方網站發布了多份關於全國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復文。

以下為復文部分要點:
一、支持符合條件的中醫藥等生物醫藥企業在滬深交易所發行上市
證監會關於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4171號(財稅金融類261號)提案答覆的函指出,2023年至2024年3月底,共有9家生物醫藥企業首發上市,融資135.04億元,其中在創業板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6家,融資82.84億元。
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嚴格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繼續把控好新股發行節奏,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中醫藥等生物醫藥企業發行上市,同時把好入口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二、支持符合條件的生物製藥、中醫藥行業企業藉助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發展
證監會關於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4171號(財稅金融類261號)提案答覆的函指出,中國證監會將指導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充分發揮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功能,繼續加大市場培育和服務力度,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生物製藥、中醫藥行業標杆企業到新三板掛牌、北交所上市,搶佔發展先機。同時,以落實《關於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為依託,不斷優化市場環境,增強市場吸引力,幫助掛牌、上市的生物醫藥行業中小企業通過規範發展提高自身投融資能力和品牌知名度,壯大成長“生態圈”。
三、為科技創新產業全生命周期提供精準金融支持
證監會關於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4991號(財稅金融類302號)提案答覆的函指出,中國證監會將繼續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積極支持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一是繼續堅持政府推動和發揮市場作用相結合,促進區域性股權市場逐步完善服務體系,引導私募股權創投基金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二是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功能。三是推動科創債高質量發展。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科創債獲得資金融通,助力降低科技創新企業融資成本。
四、關於在重慶設立證券交易所或分所
證監會關於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2650號(財稅金融類171號)提案答覆的函指出,目前我國境內設有上海、深圳、北京三家證券交易所,全面實行註冊制落地後,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更加清晰,較大程度滿足了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企業的需求,滬深北三家證券交易所均在成渝地區設有市場基地,為西部地區提供直接便利的資本市場服務,發揮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新設並辦好證券交易所需要一系列內外部條件支撐,並充分考慮與現有市場體系的銜接協調,實現與現有證券交易所的錯位發展和競爭,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綜上,目前暫不具備條件設立重慶證券交易所。
五、關於試行粵港澳大灣區“資本通”的提案
證監會關於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4463號(財稅金融類278號)提案答覆的函指出,中國證監會與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優化拓展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持續優化股票通、債券通、基金互認等機制,在總結既有經驗基礎上深入研究論證香港公司到內地上市的可行性,結合市場需求持續推動優化“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結合實際有序開展數字人民幣在香港試點等,全面深化內地與香港緊密實務合作,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六、關於支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的建議
證監會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3472號建議的答覆指出,中國證監會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持續深化併購重組市場化改革,多措並舉活躍併購重組市場,落實好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併購重組“綠色通道”,以優質頭部公司為“主力軍”推動上市公司之間吸收合併,開展股份對價分期支付研究,鼓勵上市公司綜合運用股份、現金、定向可轉債等工具實施併購重組、注入優質資產,更好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七、關於設立部省聯合出資的專項併購引導基金
中國證監會將繼續支持上市公司、私募基金、證券公司等積极參与面向西部產業的專項併購引導基金,在併購重組監管中持續落實好國家產業政策導向,鼓勵依法設立的併購基金等投資機構參與併購重組,支持符合條件的西部地區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促進資產整合和產業升級,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積極作用。
八、進一步推進供熱基礎設施reits發展的有關考慮
證監會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0055號建議的答覆指出,中國證監會將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供熱企業發行reits進行融資,更好發揮reits盤活存量資產、促進有效投資的功能。同時,支持優質供熱企業發行reits實現產業整合優化,支持優秀民營供熱企業發行reits,鼓勵管理人通過提高資產運營管理能力,增厚基金收益,提升運營效能,促進我國能源結構綠色轉型。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吳鴻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