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編輯 春秋玉史
«——【·前言·】——
22年美國專家圈裡出現一種猜測,引起很多討論,他們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如果台海地區突然緊張,西方國家會不會像凍結俄羅斯的錢那樣,也凍結中國的海外資產?
中國在海外的3萬多億美元資產,就像一把隨時可能落下的劍,讓大家都很緊張,不過專家們說話比較謹慎,暗示中國有厲害的應對手段,到底是什麼樣的手段,能讓中國在這麼大的壓力下保持冷靜?
這場隱藏在暗處的金融較量打得火熱,大家都在猜最後到底誰能勝出呢?
中國不是俄羅斯,台海不是烏克蘭
俄烏衝突讓世界局勢大變樣,金融制裁的影響力更是震撼全球,美國帶着一幫西方國家,在衝突期間,強硬地對俄羅斯使出一連串厲害的金融制裁手段,把俄羅斯存在海外的資產凍結,這可是關鍵的一招。
這一舉措猶如一記重鎚,重重地砸在俄羅斯經濟的脊樑上,使得俄羅斯的金融體系遭受重創,經濟發展陷入困境,貨幣貶值、物價飛漲,企業的海外投資與貿易受阻,經濟運行面臨巨大挑戰。
目前台海局勢持續緊張,有些西方專家出起了餿主意,一心想把制裁俄羅斯的那招,用在中國這兒,攪亂中國發展。
這些西方專家腦子不清楚,天真以為靠凍住我們國家在海外資產,就能讓中國在台灣問題上讓步,更離譜的是還想把台灣變成他們遏制中國發展的棋子。
但他們的想法實在是過於天真和短視,嚴重低估了中國的實力與決心,中國與俄羅斯在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異。
中國地盤廣闊,人口數量龐大,產業體系那叫一個多元化,從傳統製造業到高科技產業,應有盡有,這就使得中國經濟抗風險能力超強,一般的經濟波動根本影響不了。
在經濟模式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國,製造業發達,與世界各國形成了緊密的產業鏈和供應鏈聯繫。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容小視,作為P5之一,在全球經濟合作、政治協商、文化交流等領域,都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發揮着重要的推動作用。
而俄羅斯經濟很大程度靠能源出口撐着,跟中國豐富多樣的產業體系不一樣,在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聯繫的廣度、深度上,俄羅斯和中國有着明顯的區別。
最重要的是,中國和世界經濟聯繫特別緊密,要是西方腦子一熱,凍結中國 3.2 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那全球經濟可就像遭遇超級大地震一樣。
作為全球眾多國家關鍵的貿易夥伴,一旦中國外匯儲備被凍結,國際貿易就會陷入一團糟,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也會遭受重創。
許多國家的企業將面臨原材料短缺、產品滯銷等問題,西方自身的經濟也將遭受重創,大量企業面臨破產,失業率飆升,通貨膨脹加劇,很可能落得個得不償失的下場。
西方可能採取多種制裁手段,如限制技術出口、將中國踢出 SWIFT 系統等,試圖削弱中國經濟與科技實力。
中國經濟底氣
在全球經濟的大棋盤上,中國扮演着極為重要的角色,就像一台強力發動機推動着世界經濟不斷向前,“世界工廠” 這個名號,是對中國那龐大又完整的工業製造體系的高度肯定。
從日常的衣食住行用品,到複雜的高端工業設備,中國強大的製造業為全球持續輸出海量優質商品和服務,在全球產業鏈這個大體系里,中國就像一根堅固的鏈條把各個環節緊密串聯起來。
截至目前,高達3.6萬億美元的外國投資湧入中國,其中歐美國家的大額投入尤為引人注目,這無疑彰顯了中國在全球產業鏈的核心地位。
歐美企業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利用中國完善的產業配套和龐大的市場,實現自身的發展與擴張,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與中國經濟的融合程度。
要是西方想靠凍結中國海外資產搞小動作,那中國絕對不會坐視不管,肯定會強硬反制,直接凍結他們在中國的投資,讓他們知道厲害。
大家要明白,歐美國家在中國的投資範圍很廣,從生產汽車的製造業,到研發電子產品的科技領域,從提供金融服務的行業,再到日常的快消品行業,都有他們的投資布局。
一旦中國採取對等措施,這些企業在中國的運營將陷入停滯,大量的資產被凍結,生產線被迫停產,員工面臨失業。
這不僅會對歐美企業造成巨大損失,還將引發歐美國家國內的經濟動蕩,這種相互報復的行為無疑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也將受到嚴重威脅。
作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和出口大國,中國在 2024 年對稀土出口的管控,使得關鍵稀有金屬價格大幅攀升,一旦中國進一步加大稀土出口限制力度,西方的高科技與國防工業必將面臨巨大衝擊。
全球超過 95% 的芯片基礎材料工業硅片都來自中國,要是西方為了遏制中國,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最後肯定會因為沒有原材料,自己陷入困境。
在國際舞台上,中國通過 “一帶一路” 加強與亞非拉國家合作,減少對歐美市場依賴,人民幣跨境支付金額大幅增加,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堅定主權捍衛
中國守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想法,堅定得就像穩穩立着的泰山,誰也別想撼動,人民解放軍是國家最強的後盾,他們一次次的行動,都讓大家看到了咱國家的強大實力。
在台海、南海等關鍵海域,解放軍常態化巡航、實戰化演練,先進的戰機劃破長空,威武的艦艇破浪前行,展現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與過硬本領。
每一次精準的軍事行動,都是對企圖侵犯中國主權的勢力的有力震懾,讓世界看到中國絕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內政,絕不允許國家領土被分裂的強硬態度。
西方一個勁兒給中國施壓,可中國沒怕,也沒往後退,而是主動參與到全球事務的管理中,努力讓國際規則變得更公平、更公正,讓大家都能受益。
在國際舞台上,中國憑藉自身的智慧與擔當,為解決全球性問題貢獻中國方案,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中國積極履行減排承諾,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推動全球綠色發展進程。
在國際維和行動里,中國毫不含糊,派出維和部隊到局勢緊張的地方,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出了大力,與此同時,中國一直堅持對外開放,和各國積極合作,努力搭建起互利共贏的國際關係。
中國舉辦像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些大型國際展會,就是向全世界敞開懷抱,歡迎各國把優質的商品和服務帶到中國來,讓大家能一起做生意,促進各國的經貿交流合作。
24年我們國家對外貿易成績斐然,在全球經濟低迷時實現進出口總額突破,東盟、“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成為外貿增長重要動力,世界經濟多元化趨勢明顯。
中國面對西方可能的金融制裁,有實力、方案與底氣,必將在新時代持續奮進,未來中國應如何繼續努力,在全球經濟變革中發揮更大作用、承擔更多責任,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值得深入思考。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2022-04-22)——《《經濟學人》:若中國"武統",西方沒膽拿出制裁俄羅斯那套》的報道
華夏時報2025-01-17——《2024年跨境支付爆發:人民幣結算大增43%,有機構國際B2B收款同比增長逾四倍》的報道
新京報2025-01-13——《創歷史新高!2024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3.85萬億元》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