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障金融消費者權益,是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根基。
過去一年,金融市場快速發展,諸多金融新產品湧入市場,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投資選擇,不容忽視,一些風險也隨之而出。
2024年金融消費投訴領域呈現多樣化、問題集中化等特點。“個人理財風險”“違規薦股” “AI工具違規營銷”等成為2024年金融消費者在投資理財市場遇到的較突出問題;此外,“隱形收費”“暴力催收”等金融消保老問題依然存在。
伴隨2025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南都·灣財社“金融消保護衛隊”欄目再次出擊!展現2024年市場出現的新型或典型金融消保案例,聚焦投訴量大的金融產品,分析總結產品背後暴露出的共性違規問題,為守護廣大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貢獻金融智媒力量。
警惕金融“陷阱”
金融消費環境複雜多變
近年來,消費一直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九項重點任務之首。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是增強消費者信心的重要途徑。眾所周知,我國金融消費者基數龐大,金融產品服務種類繁多,金融消費環境複雜多變,發生消費糾紛不可避免。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最新數據,2024年監管部門共接收並處理金融消費投訴案件超15萬件,同比增長20%。另據《2024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2024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金融服務類投訴共計6778件,投訴量同比增加32.28%。更有部分金融機構利用信息不對稱謀取不當利益,導致金融詐騙手段層出不窮、非法金融活動暗流涌動,嚴重威脅着金融市場的穩定與民眾的財產安全。
記者綜合分析發現,2024年金融消費投訴領域呈現出多樣化、問題集中化等特點。其中,理財、保險、消金、融資租賃等領域是投訴“重災區”。
在低利率環境下,2024年銀行理財規模快速擴容,一度突破30萬億元。然而,隨着市場規模的擴大,也暴露出收益不及預期、凈值波動、信息披露不充分、產品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導致消費投訴頻發。
同時,在2024年9月份以後,A股市場迎來史詩級大漲,部分證券投資諮詢機構通過虛假宣傳、暗示或保證收益等手段,違規向消費者提供股票推薦服務,並誘導消費者支付高額“服務費”,成為金融投訴的新熱點。而部分投顧機構卻一味宣傳過往戰績,不提風險或較少提及。南都·灣財社聯合廣東證券期貨業協會開展的中小投資者交易狀況問卷調查顯示,三成受訪者表示曾因輕信“大V”、薦股軟件等分析導致股票虧損。
隨着新能源汽車熱銷,“車輛統籌保險”成為2024年保險消費投訴的熱點問題之一。部分汽車服務公司冒充知名保險公司,將“統籌保險”包裝成正規商業保險進行銷售,致使消費者權益難以保障。還有多位消費者反映頻繁接到疑似AI撥打的保險推銷電話和短信,部分消費者在拒絕後仍多次收到類似騷擾電話,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開通保險賬戶並收到保單號碼。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機構的服務態度及服務質量,成為金融消費投訴的另一重要關注點,包括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溝通方式不佳、業務操作不規範等。
此外,提前還款難、不合理收費以及不正當催收行為,仍是金融消費領域長期存在的投訴熱點。
對此,中消協指出,一方面,消費者應當加強金融消費知識學習,強化防騙意識,特別是對貸款、投資等金融產品的風險認知,防範各類金融消費陷阱。另一方面,監管部門應當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消費金融公司應當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以顯著方式向借款人告知貸款年化利率、費率、還款方式、違約責任等關鍵信息。不得採用暴力、威脅、恐嚇、騷擾等不正當手段進行催收,不得對與債務無關的第三人進行催收。相關監管部門應當嚴格落實辦法規定,對違反規定的金融機構依法實施責令限期整改、責令暫停部分業務、限制股東權利等監管措施。
守護金融安全
監管政策持續發力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相關部門亦在不斷加強政策引導和監管力度。2024年6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人民銀行、證監會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工作安排的公告》,標誌着我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邁入“大消保”新時代,從信息披露、風險提示、營銷宣傳到客戶信息採集使用等多方面進行規範。
進入2025年,金融強監管嚴監管態勢不減,“長牙帶刺”繼續深入。2025年1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金融機構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優化金融消費環境。
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其健康發展對於推動經濟增長、優化資源配置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金融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金融機構的業務拓展必將受到限制。
作為經濟大省,廣東在推動監管執法協同、防範化解市場風險等方面,始終走在前列。記者了解到,去年在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的統一部署下,廣東金融監管局順利完成系統機構改革,新設科技監管、准入、處罰、打非、稽查等處室。注重強化行為監管,共建廣東金融“大消保”格局,與廣東證監局、廣東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聯合簽署金融消保工作合作備忘錄,轄內69家支局全部設立了金融消保部門。
築牢消保防線
“金融消保護衛隊”再度出擊
作為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力量,南都·灣財社“金融消保護衛隊”欄目自2023年推出以來,一直致力於搭建政府部門、金融機構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橋樑。在過去兩年中,我們曝光了多起金融消費侵權案例,如理財產品的虛假宣傳、保險理賠的不合理拒賠、養老金融產品的詐騙陷阱等,為消費者維權發聲,推動了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在2025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金融消保護衛隊”欄目正式啟動金融消費維權線索徵集活動。我們面向全社會徵集以下幾類金融消費侵權線索:
理財領域:理財產品收益率未達預期、虛假宣傳、強制搭售、存款被凍結等;
保險領域:理賠難、理賠慢、保險條款不合理、保險代理人誤導銷售等;
消金領域:高利率陷阱、隱性費用、暴力催收、個人信息泄露等;
融資租賃領域:產品欺詐、非法集資、違規套現等;
其他金融消費領域:涉及基金、證券、信託等金融產品的侵權行為。
作為“韭菜”,損失了是自己運氣不好;但是作為金融消費者,如果市場出現不公平現象或者權益受到侵害,就應該勇敢發聲。您在金融消費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糾紛和疑問?
歡迎向我們提供線索:[email protected]
我們會對線索進行核實,並在必要時與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溝通,推動問題解決。
同時,我們將持續關注金融消費領域的熱點問題,曝光侵權行為。希望與您攜手,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公平、透明、安全的金融消費環境!

統籌:任先博
執行統籌:劉蘭蘭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管玉慧
設計:張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