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廖蒙)數字人民幣應用持續深化中。2月9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里,除了在C端的消費場景發力外,數字人民幣在G端的應用也更為多樣。而在數字人民幣便捷、高效、安全等特性的“加持”下,多個試點地區政府部門也將發展數字人民幣寫入新年規劃中。
根據江蘇省鹽城市經開區行政審批局消息,2025年首月,該區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數字人民幣應用金額突破4.7億元,已超上年全年總量的六成。從披露信息來看,數字人民幣在鹽城市土地交易、工程招投標、工程款支付等多個場景得以廣泛應用。
圖片來源:北京商報
雄安新區則是創新應用“區塊鏈+數字人民幣”技術,使用“數幣貸”作為企業融資新產品。在應用這一模式後,雄安新區政府採購項目合同預付款在支付比例從原來的30%提高到80%,其中30%至50%部分按常規方式轉賬支付到供應商銀行結算賬戶,其餘部分以數字人民幣方式支付到供應商數字人民幣錢包。數字人民幣支付部分作為擔保,為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提供便利。
在融資方面,雄安新區“數幣貸”在提高金融機構審批效率和放款速度的同時,還使用數字人民幣承擔凍結、解凍、退回、兌出等功能,使得政府採購更加規範高效。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數字人民幣在G端的應用能夠產生多方面的有利影響,也展現了其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潛力。例如,數字人民幣的實時結算特性可以大大提高政務服務的效率,減少因資金劃轉延遲而帶來的不便,還可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便利,並進一步促進資金流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作為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數字人民幣具備“支付即結算”的特點,在交易過程中也能保障私密性與安全性。自數字人民幣啟動試點工作以來,數字人民幣在深化應用中成為了各地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的重要一環,圍繞財政資金劃撥、工資發放、土地出讓、示範區建設、大宗商品交易等綜合場景,數字人民幣G端領域應用逐漸加碼。
基於數字人民幣的優勢,在G端應用中,數字人民幣也被寫入了試點地區新年相關發展計劃。例如,惠州市財政局日前印發《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惠州市數字人民幣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在廣東公共服務支付平台上開通不動產登記費、交通違法罰款兩個非稅收入項目數字人民幣支付渠道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數字人民幣非稅繳費全覆蓋。
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則提出,探索構建“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的數字人民幣推廣應用模式。深入推進支付便利化,增強支付便利化措施可持續性,推動南京、蘇州打造數字人民幣支付便利化特色城市。
在王鵬看來,隨着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將不斷創新,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滿足更多元化的需求。疊加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跨區域合作的加強、技術創新的持續推動以及監管機制的不斷完善,數字人民幣在G端的應用將呈現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監管部門也將強化監管機制,確保數字人民幣使用合法合規應用,防範金融風險。
不過,王鵬同樣提醒,數字人民幣的應用需要與現有的政務系統、財務系統等進行深度融合,這涉及技術架構、數據接口、安全標準等多個方面的協調與對接,並提高企事業單位和政府工作人員的了解和使用熟練度。在涉及財政資金劃撥、稅收繳納等敏感領域,則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