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有支撐 “進”有動力

2025年01月22日14:40:40 財經 9602

“穩”有支撐 “進”有動力 - 天天要聞

  研讀2024中國經濟年報,可以看到“穩”是主基調,“進”是大方向。

  面對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各地區各部門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不動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經濟結構在向優、動能在向新。“經濟爬坡過坎的過程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

  中國經濟活力澎湃

  在中國,一天可以發生什麼?

  2024年,每天有8萬多輛汽車下線、340萬台智能手機被生產出來、超過4.7億件快遞在寄送……完整的產業體系、超大規模的市場、完善的基礎設施、強大的創新能力,激蕩起中國經濟的澎湃活力。

  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1.8億多戶經營主體,是全球超大規模且最有增長潛力的市場。隨着“兩重”建設、“兩新”工作等重大舉措加快推進,內需潛力不斷釋放,規模經濟優勢持續鞏固。202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分別達到48.8萬億元和51.4萬億元。

  安全發展的根基築得更牢固。2024年,我國糧食產量首次站上1.4萬億斤新台階。能源產供儲銷體系不斷完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我國穩居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穩步提升。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地方政府債務和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得到有效緩解和管控。

  保障和改善民生紮實推進。2024年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落實惠民舉措,更大力度穩就業、促增收。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5.1%,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1%,與經濟增長同步。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連續4年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

  改革開放持續深化。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清零”,服務業擴大開放穩步推進,“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容,“china travel”全球圈粉。2024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

  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我國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建成並首發成功——中國科技不斷拓展新高度。

  全球最快高速列車cr450動車組樣車正式亮相,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300萬輛,手機產量全年超過16億部——中國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正在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2024年,我國積極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大力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2024年,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升到第11位,是10年來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68%,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2024年,我國加快推進工業領域技術改造、設備更新,製造業技改投資比上年增長8%,明顯快於全部投資增速。作為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重點領域,原材料工業、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在穩步提升,綠色數字轉型在加快。

  新興產業塑造新優勢。2024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較上年增長8.9%,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加值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以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發展態勢向好,產業體系的新支柱正在逐步形成。

  未來產業布局新賽道。量子科技、低空經濟等正在加快走向現實,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線運行,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數字經濟賦能千行百業,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和關鍵引擎。2024年,規模以上數字產品製造業增加值增速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9%,數字消費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拓展,帶動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6.5%。5g、千兆光網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國5g基站數達到419萬個;“東數西算”首條400g全光省際骨幹網正式投入商用,搭起了高速算力通道。

  積極因素不斷增多

  有力有效的宏觀調控,為中國經濟穩中有進提供了堅實保障。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2024年中國經濟平穩收官,一攬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效果釋放是主要原因,同時也反映出我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在基本面支撐和政策面呵護下,2025年中國經濟仍有望保持回升向好勢頭。

  “2025年,我國在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助力經濟回穩向好的同時,還要更加註重實現高質量發展。”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陳彥斌表示,要增強穩定政策、增長政策和結構政策的取向一致性,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係,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構築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均衡。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岩認為,展望2025年,中國經濟仍有多方面有利條件和支撐。一是創新引領力,生產要素正在加快向有利於新質生產力生成的方向匯聚。二是內需主動力,在儘可能穩住外需支撐力的同時,把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釋放出來。三是改革激活力,我國正加快落實各項改革舉措,引領新動能發展。四是安全保障力,紮實做好布局“兩重”工作,引導有效投資,為未來安全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撐。

  這些天,各省份兩會正在陸續召開,這也是觀察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窗口。新質生產力、產業升級、擴大內需、深化改革開放等成為高頻詞,新一年各地高質量發展的“施工圖”逐漸明晰。

  “穩”有支撐,“進”有動力。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需求升級、結構升級、動能升級將拓展更多增量空間。(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30萬浙商砸下萬億投資!湖南招商6.7%來自浙江 - 天天要聞

30萬浙商砸下萬億投資!湖南招商6.7%來自浙江

7月11日,“之江同心・浙商同行”知名浙商湖南行暨湖南省浙江總商會成立二十周年招待會在長沙舉行。全國39家省級浙江商會會長、知名浙商代表,近80家湖南省級商會會長及代表,全省浙商代表等600餘人齊聚一堂,共謀發展、共話未來。△知名浙商考察湖南發展前沿產業“浙湘兩地經濟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廣闊,湖南省浙江總商會積...
投資者研究上市公司十年的財報,甚至老闆祖宗三代也沒有放過 - 天天要聞

投資者研究上市公司十年的財報,甚至老闆祖宗三代也沒有放過

我認識一個華爾街研究員,非常了解高樂氏公司的情況,他能夠說出這個公司不同牌子的漂白劑,在美國幾乎每一個小鎮的市場份額,公司每條生產線的產量,甚至還有公司供應商的特點,董事長的八卦情人和夜生活,然後高樂氏公司產品開始滯銷走下坡路,他卻沒有看到
美股的不祥之兆:指數創新高,賣家卻在消失 - 天天要聞

美股的不祥之兆:指數創新高,賣家卻在消失

隨着美國股市攀升至新的紀錄高位,一個潛在的不祥信號正在浮現:市場上的賣家正變得越來越稀少。最新動態顯示,標普500指數在過去九個交易日中創下了五次歷史新高,市場情緒異常高漲。然而,據Thrasher Analytics彙編的數據,過去一個月,下跌股票的交易量平均僅佔美國交易所總成交量的42%,這是自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
鯤鵬(青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收到警示函 - 天天要聞

鯤鵬(青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收到警示函

7月11日, 青島證監局發布關於對鯤鵬(青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吳宗耀、朱江漢、陸智慧、段洪超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經查,鯤鵬(青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鯤鵬公司”)存在以下問題:一、利用基金財產為投資者以外的人牟取利益。上述行為違反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私募條例...
下周二,首屆中國紡織服裝人工智能大會將在廣州海珠召開 - 天天要聞

下周二,首屆中國紡織服裝人工智能大會將在廣州海珠召開

紡織產業,是廣州市海珠區的傳統產業,時至今日廣州海珠紡織產業依然旺盛。在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傳統紡織產業期待着新活力的注入。記者7月11日從廣州市海珠區獲悉,“2025首屆中國紡織服裝人工智能大會”,將於7月15日在廣州市海珠區召開。人工智能與傳統紡織的智慧碰撞,將在本屆大會上發生。據悉,廣州市海珠區...
成本壓力致業績背離  司太立回應上交所問詢 - 天天要聞

成本壓力致業績背離 司太立回應上交所問詢

中經記者 蘇浩 盧志坤 北京報道(司太立公司大樓公司官網/圖)應付賬款激增5億元與產銷量雙降並存,在建工程拖延三年未轉固,這家造影劑原料葯龍頭正面臨擴張陣痛期的多重拷問。近期,司太立(603520.SH)發布對上交所年報問詢函的回復公告,2024年年末,公司應付賬款餘額同比增長36.45%至5.09億元,而同期主要產品造影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