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靠譜城投集團董事長是如何親自帶頭做供應鏈業務的?

2024年06月24日10:34:03 財經 1947

前幾天,受一家區屬城投公司邀請去講國企供應鏈貿易業務培訓。區屬企業,相比市屬、省屬國企,規模比較小。

市場上,不管是省屬城投、還是市屬城投,把供應鏈業務做好的非常少,基本上都是搞點人給點錢純粹為了做大營收,也沒有什麼未來發展方向,所以區屬城投做供應鏈業務,其實也一樣。

正常情況下,省一級比市屬好些,市屬比區縣好些。

所以,我對這家城投公司培訓,只是當個培訓而已,說白了,就是掙點小錢而已,也沒有什麼期待。培訓時間定的也非常短,只有半天的時間,其實也講不出啥出來。

半天時間講講啥是供應鏈業務模式、監管風險、一點業務風險而已。

來參加的領導包括政府國資委的及集團各個部門、供應鏈子公司、還有一些合作夥伴的人員,也沒有什麼特別的。

培訓的時候,也非常的順利,畢竟天天講,這點事對於我來說,也沒有什麼,培訓期間也沒有跟企業交流什麼。

到培訓結束之前,其實我對這家企業了解不多,只是知道這家企業是一家區屬的城投公司,公司準備從城投轉型為產投,這一兩年做了一些供應鏈貿易業務,僅此而已。

培訓結束後,主辦方區屬城投公司,邀請我一起和領導共進晚餐,喝點小酒再深度交流一下。

這也是我去很多公司培訓通行的慣例了,白天培訓,晚上和企業喝點小酒,再進一步的溝通交流,希望能夠更多的幫助企業,同時也增進我們研究院與企業之間的關係。

晚餐前,因為要等幾個領導,所以就和城投公司董事長聊了起來,他把目前集團的供應鏈業務狀況、布局等一一告訴我,還有對供應鏈業務的一些理解,我發現這哥們,真的挺懂業務的,而且布局也非常合理,一個區縣級別的城投董事長這麼懂業務,其實不多,也讓我很詫異。

這與我之前遇到的不管是省屬城投還是市屬城投董事長區別非常大,之前遇到的董事長都是什麼樣的?

基本不太了解業務,也不會怎麼去布局,基本都是搞幾個供應鏈公司、貿易公司,給點人給點錢,就要營收。我覺得這也符合城投公司的邏輯,畢竟城投公司主要是為了政府搞錢的,也不需要懂那麼多業務,做貿易也是為了營收為了融資,並不是真正的發展什麼供應鏈業務。

領導來了,小酒就喝了起來。來這個城市屬於沿海城市,平時比較小資,啤酒比較盛行,但是發現,這個地方喝白酒也挺厲害的。喝的高興都是拿小壺乾杯,還好平時經常跟企業喝白酒習慣了,也有一點酒量,要不然當場就得趴下不可。

喝酒結束後,酒桌上一個之前就認識的朋友,非得帶我去海邊擼串喝點啤酒,搞個二場,實在推脫不掉他的熱情,只能跟隨。

還別說,在海邊,一邊擼着串哈着啤酒,看着大海和美女,聽着歌,確實挺不錯。只是這白酒加上啤酒,腦袋早已暈乎乎的。

這哥們,一看路邊有花錢唱歌的,就是一首歌多少錢的那種。為了助興就把路邊唱歌的叫過來唱歌,旁邊桌子吃串的美女可能也高興,也順便跟着唱起來了,我這哥們一看就來了興趣,就去跟美女碰杯敬酒。

後來,這哥們喝多了,除了把我們這桌帳結了,還把旁邊美女桌的帳也給結了!哈哈哈!

第二天,我們兩個再次遇到的時候,大家回憶昨天的事,都覺得好搞笑!

酒確實是個好東西,讓人高興,讓人感受到彼此的真誠,讓人回味!

第二天早上十點,是被這家城投公司一個員工電話叫醒,因為昨天晚上白酒和啤酒,一場+二場喝的太多了。

打電話的意思是,他們公司再開一個會,董事長邀請我去看看,幫他們給點建議。我抓緊起床洗漱,他們派車來接我去公司。

公司正在召開一個供應鏈組織能力調整會,一家全球知名的人力資源公司來講,看的意思是,這家城投公司聘請這家知名公司做這方面的諮詢。

趁機,董事長再一次的全方位的系統的把集團公司的定位、供應鏈業務的定位、發展狀況等,向我進行了介紹,讓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他們。

期間又進行了一些交流,並對他們的供應鏈業務組織能力建設給了一些建議。

中午又一起吃了簡餐,再一次的深度的交流。

雖然,他們的業務目前做的並沒有那麼大,未來也存在着很多的不確定性,但是我覺得,通過我的了解,這家城投公司供應鏈業務未來可期,許多地方值得其他城投公司或者想好好開展供應鏈業務的集團公司學習。

今天我把一些這位城投集團公司董事長的做法進行了一個總結,供大家參考,即使不能完全複製,最起碼也能得到一些啟發。

其一,讓國資委把城投公司主業增加貿易;

這個集團公司之前主要是城市建設,現在準備從建投轉為產投,定位為產業投資+供應鏈+城市運營。

然後經過國資委審批,把貿易增加到了集團的主業,這樣就能有效的規避了監管的風險。

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來調整業務布局,而不是僅限於之前的建投業務局限。

因為建築行業,大家都知道,下游不管是地方城投還是房地產都沒有錢,沒法干。所以得找點現金流好的行業才行。

不僅如此,其實他是把投資+供應鏈兩個很好的做了一個組合與協同,大家可能都感覺到了,受到數字化和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的影響,單純的貿易的市場未來空間越來越小,只有供應鏈+投資+金融+數字,打組合拳,才能在市場上立足。

其二、董事長真研究、懂業務;

之前城投公司的業務模式,基本決定城投公司老大主要搞關係、搞錢,也不需要懂太多業務,因為都是壟斷性質的業務。

但是供應鏈貿易就不一樣了,行業、商品、模式,這些都需要了解的。只有了解這些業務,才能知道從那裡下手,配置哪些資源,在業務中會出現哪些問題。跟這位董事長聊天,確實是對這些都能娓娓道來。

我以為這哥們之前也是做國企的,一問還不是,他之前一直在政府幹,剛來這個公司也沒兩年,這麼懂業務,看來確實下了不少功夫。

其三,董事長要把供應鏈業務做實際;

絕大部分城投公司做供應鏈貿易,基本上純粹是為了營收,根本談不上什麼戰略和未來,能幹一天是一天。

營收這東西把,不管啥國企肯定都得干,但是如果一直干這個,肯定沒有未來。畢竟一個企業賴以生存還是要以利潤為核心。

而且只為了營收很容易造假,不會給上下游企業,提供什麼價值。這樣也長久不了。

這個公司董事長要求供應鏈公司,不能為了營收做虛假貿易,必須是實打實的,上下游有真實的貿易,有貨物流動的。

不允許貨在倉庫里不動,在那瞎轉,當然,裡面沒有風險有利潤,真提供了價值除外。

其四、董事長親自協調集團各個資源為供應鏈業務賦能;

在一個企業內部,要說內部資源調動,肯定是一把手無意。很多的城投公司,不是沒有資源,就是不給供應鏈公司,嘴上說支持供應鏈公司,但不給資源,讓供應鏈公司自己去發揮。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說一個上沒有產業,下沒有渠道,中沒有物流,只給點錢給點人,怎麼生存和發展?

董事長親自調動投資部門、投資的金融公司、財務總監等各個內部資源,配合供應鏈公司做大做強。

我去過很多企業做內訓,每次都重點提這個,特別是集團領導都在的時候,建議他們給供應鏈公司資源。

啥都沒有能幹啥啊?如果啥都沒有,我為啥不自己干,來國企干?不就是看上國企的平台、國企有資源嘛?

其五、董事長親自帶隊找業務;

在一個集團里,要說誰的資源最多,肯定是一把手。不管是內部資源還是外部資源。

這個董事長,利用自身資源給供應鏈公司找業務,包括聯合省屬、市屬、其他大型企業一起合作,親自去談。

大家都知道,一把手談業務,跟其他業務員談業務,甚至是供應鏈公司老大談業務,完全不一樣的。因為大家都知道董事長資源多,除了供應鏈業務合作外,還有其他合作的機會。

董事長親自談業務,對方也會非常重視,也能證明自己的誠心,合作成功的概率也大。

其六、董事長親自找知名諮詢公司進行供應鏈組織能力諮詢;

不管是民企還是國企,供應鏈業務都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競爭非常充分的行業,充分競爭的行業,如果大家模式都一樣,拿就只能拼效率。

效率來源於組織,組織來源於機制,機制來源於組織結構、人員的意願。其實中國供應鏈行業的頭部幾個企業,表面上他們有資金優勢、規模優勢、網絡優勢,核心是解決了機制問題。

建立其了企業與員工的利益共同體,充分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才能產生更大的價值,從而業務風險也會降低。

組織能力,解決不了,國企供應鏈業務發展不了,這也是制約國企供應鏈公司發展最大的瓶頸之一。

雖然,國企在這方面突破,有點難。但如何想做大,一定要想辦法在這方面進行突破。

其七,在小品種上,多投入資源;

很多國企供應鏈公司都是干規模比較大的一些品種,例如鋼鐵、煤炭、玉米、凍肉等,但是這些行業競爭也非常的激烈。

最關鍵的這些品種,沒有延伸性,做多久很難做出在產業上有一定的話語權,成為這個行業的組織者。

但是小品種就不一樣,很多人會忽視。

其實在中國這麼大的市場里,再小的品種如果能做到頭部,規模也不小。

其實,不僅這個行業,其他的商業,也是這個規律,未來是一個分化的市場,都是越來約細分,做全國人民的生意,難度越來越大了。

其八、找了銀行專業團隊負責供應鏈業務;

我一直支持國企供應鏈公司,最少要找一到二個之前在銀行從事過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人,充實到公司的團隊里。國企的供應鏈貿易業務,主要掙資金的錢,其底層邏輯還是供應鏈金融。

在中國,做金融信貸業務,最專業的機構一定是銀行,肯能有人會說,銀行的業務也不是乾的一地雞毛嘛,爛賬一大堆,這個確實是。其一,銀行出壞賬是正常的,只要收益覆蓋著成本就可以。其二,銀行的一些壞賬很多跟監管部門考核及政府股東瞎指揮有一定關係。

銀行是最重視風險管理的,有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國企供應鏈公司完全可以借鑒。

這種董事長,就找了一之前做銀行干過很多年對公業務的人來負責供應鏈業務。

業務不能說多干多少,但最起碼能夠把整個風險體系建立起來。

我之前去西部一個供應鏈公司培訓,就是整個團隊是銀行出身,做的確實很好。

其九,做大朋友圈;

國務院關於供應鏈的概念就突出了資源整合,協同各方主體來實現降本增效體質的目的,靠自己是不行的,自己的能力畢竟有限,所以想干成大事,必須藉助一切可以藉助的力量。

把朋友圈做大,來實現共贏!

所以,董事長把各路有資源、有優勢、靠譜的人,包括民企都拉過來,與他們合作,合作不限於供應鏈單一形式,共同投資、一起合夥做生意、、都可以。

窮人家的孩子才靠自己,富人家的孩子都是靠與別人合作,一起做大的。

其十,不要違背人性

人性,是一直我研究的重點,聽過我風險管理課程的人都知道,我的課件里非常醒目的說:要相信人性,而不是相信人。

我們研究院,我還起了一個別名:五道口人性研究院!

董事長跟我說過幾次,不要違背人性做事,讓我記憶尤為深刻。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這也是所有生物的本性,不能違背。

只有充分的理解和認識這一點,才能成事。別人才有可能與你合作,才能一起互相成就。包括自己的領導、下屬、合作夥伴、、、

違背人性的事長久不了。

過去我們有句話:

得道者多助、是道者寡助!

我們黨的思想: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俗話說:要想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

集團一把手董事長,不親自下場,只靠一個小供應鏈公司自己去闖,闖不出啥名堂出來,能活着都已經不錯了。

很多人還在那天天吹糊要學習什麼象嶼建發、物產中大,都是瞎喊,老大都不親自下場,學毛線啊!

一個靠譜城投集團董事長是如何親自帶頭做供應鏈業務的? - 天天要聞

一個靠譜城投集團董事長是如何親自帶頭做供應鏈業務的?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400億海航控股股價逼近1元,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大增 - 天天要聞

400億海航控股股價逼近1元,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大增

紅星資本局6月28日消息,今日收盤,海航控股(600221.SH)股價逼近1元,報1.02元/股,跌6.42%,市值為440.8億元。其實,在6月26日,海航控股盤中一度放量閃崩跌停,報1.05元/股,股價創約15年半新低。就在6月26日前一天,6月25日海航控股發布了“提質增效重回報”方案,不過提振股價的效果暫時不明顯。圖據同花順6月以來,...
A股IPO停滯,欣旺達動力赴港上市? - 天天要聞

A股IPO停滯,欣旺達動力赴港上市?

【 偏偏在欣旺達動力業績表現剛有好轉之時,A股IPO市場監管政策開始不斷收緊。】撰文 | 宏海出品 | 星球儲能所2023年下半年開始,A股IPO上市審查政策開始收緊。
企業違法所得591元被罰1863萬,官方:該企業過億資金流入地下錢莊 - 天天要聞

企業違法所得591元被罰1863萬,官方:該企業過億資金流入地下錢莊

封面新聞記者 石偉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青島市分局公示一份罰單,青島一家企業因違反規定將外匯匯入境內,被罰款1863.89萬元,沒收違法所得591.63元。該處罰信息引發廣泛關注。國家外匯管理局青島分局罰單(官網截圖)2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人士回應介紹,該公司是一家“假外資”空殼公司,違法涉案金額過億,均快速流入地下...
濰坊銀行:個人線上化貸款產品進行升級調整 - 天天要聞

濰坊銀行:個人線上化貸款產品進行升級調整

6月28日,濰坊銀行發布關於個人線上化貸款產品升級調整的公告,為貫徹落實有關政策要求,該行信好貸、房好e貸、稅好e貸、濰菁貸、惠民貸(經營)、惠農貸(經營)、即時貸模式產品、線上支用的愛家系列綜合消費貸款等個人貸款產品自2024年6月26日
每周回顧|最高人民法院發布5個財務造假典型案例;純債基金年化10%收益背後藏隱憂 - 天天要聞

每周回顧|最高人民法院發布5個財務造假典型案例;純債基金年化10%收益背後藏隱憂

一、行業宏觀最高人民法院發布5個財務造假典型案例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5個財務造假典型案例,涉事證券發行人、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被罰,彰顯出監管部門懲治財務造假的決心。最高法明確指出,下一步,將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不斷提升財務造假案件審判質量,紮實推進投資者權益保護,保障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一...
中歐高層談完後,歐盟“略微”下調對華擬議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歐高層談完後,歐盟“略微”下調對華擬議關稅

在中歐兩國高層談完之後,歐盟下調了對華加征關稅的稅率但不多,不到24小時,我商務部又出手了。 距離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正式施行的日子越來越近後,近兩周,中歐雙方高層也展開了密集地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