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案”陰霾散去?廣發證券2名涉事高管被重用,投行業務風光不再 

2024年06月24日21:40:20 財經 6058

“康美案”陰霾散去?廣發證券2名涉事高管被重用,投行業務風光不再  - 天天要聞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立莉

編輯 | 蛋總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頭部券商廣發證券及其子公司的高層變動仍在持續。

自今年5月廣發證券迎來新一屆管理層後,廣發證券及旗下子公司發布多項人事變動公告。

6月7日,廣發資管宣布多項人事,原合規負責人、首席風險官孔維成履新總經理職務;廣發證券合規總監吳順虎出任廣發資管合規負責人,原副總經理蔣榮暫代首席風險官工作。

多番人事變動均為廣發證券管理層換屆的後續。作為唯一一家無實際控制人且非國有控股的頭部券商,廣發證券的公司治理一直備受關注。

在管理層“超期服役”近一年後,廣發證券終於在今年5月迎來新任領導班子。廣發證券結束董事長、總經理職務“一肩挑”的情況,董事會聘任了多名高管。

在一眾高管中,總經理秦力、副總經理歐陽西曾因涉康美葯業造假事件被降職。而在此次高管換屆中,二人均被重用引發行業關注。

從當前廣發證券的業績來看,新一屆管理層擔子沉重。廣發證券連續兩年業績承壓,四大業務僅一項增長,投行業務面臨挑戰。

1、管理層換屆,兩名高管上任引關注

因康美葯業財務造假風波被降職三年多後,廣發證券老將秦力又獲得重用。

廣發資管此番人事變陣,主要是由於秦力升任廣發證券總經理一職,分管的工作內容較之前有了相應的變動。廣發資管在公告中稱,秦力卸任總經理一職後,將繼續在股東單位廣發證券任職(廣發證券執行董事、總經理),並繼續擔任廣發資管董事長職務。

5月10日,廣發證券召開第十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新管理層也隨之亮相。

前任董事長林傳輝繼續當選董事長;秦力新聘為總經理,廣發證券董事會同時還聘任秦力為公司與香港聯交所溝通的授權代表。

“康美案”陰霾散去?廣發證券2名涉事高管被重用,投行業務風光不再  - 天天要聞

(圖 / 林傳輝(來源:第一財經))

林傳輝是基金行業的元老級人物,一手創建廣發基金並帶領其成為頭部基金之一,是中國基金業歷史上任職最長的總經理。2020年12月重回廣發證券,獲委任為廣發證券總經理,2021年1月起獲委任為廣發證券執行董事,2021年7月起獲委任為廣發證券董事長。

秦力自1997年開始在廣發證券任職,先後在廣發證券投行、投資理財、資金營運、規劃發展、投資等部門擔任過負責人,並擔任過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2011年4月起獲委任為廣發證券執行董事,2020年12月起獲委任為廣發證券總監;2021年12月起任廣發資管董事長、總經理。

“康美案”陰霾散去?廣發證券2名涉事高管被重用,投行業務風光不再  - 天天要聞

(圖 / 秦力(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除二人之外,廣發證券董事會還同意聘任了多名高管,孫曉燕擔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肖雪生、歐陽西、張威、易陽方、辛治運、李謙、徐佑軍、胡金泉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辛治運同時兼任首席信息官,吳順虎擔任公司合規總監,崔舟航擔任公司首席風險官,尹中興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聯席公司秘書、證券事務代表。

需要注意的是,而此次聘任的高管中,有兩名高管的上任引發行業關注。除了升任總經理的秦力,副總經理歐陽西也曾因康美葯業造假事件被降職。

2020年因康美造假案的影響,廣發證券及相關責任人員遭到了一連串的懲罰。2020年7月,證監會下發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對廣發證券採取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的監管措施;對14名直接責任人及負有管理責任的人員分別採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10年至20年、公開譴責、限制時任相關高管人員領取報酬等監管措施,並責令廣發證券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內部追責。

“康美案”陰霾散去?廣發證券2名涉事高管被重用,投行業務風光不再  - 天天要聞

(圖 / 廣發證券公告)

2020年12月,廣發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對康美項目事件涉及的相關人員進行合規問責的議案,按照《廣發證券合規問責辦法》相關規定,將公司副總經理歐陽西、常務副總經理秦力降為公司總監。

如今,秦力和歐陽西分別升任總經理和副總經理,難免引起外界關注。在新一輪的經濟周期中,新領導班子能否擔起廣發證券的發展重任?

2、業績承壓,四大業務僅一項增長

客觀地說,以廣發證券當前業績來看,新一屆管理層擔子不輕。

2023年年報顯示,廣發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33億元,同比下降7.29%,歸母凈利潤69.78億元,同比下降12%。這已經是廣發證券連續兩年業績承壓,2022年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亦同比減少了26.62%和26.95%。

“康美案”陰霾散去?廣發證券2名涉事高管被重用,投行業務風光不再  - 天天要聞

從營收構成來看,廣發證券2023年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145.12億元,同比減少了11.31%,利息凈收入為31.36億元,同比減少了23.53%;投資收益53億元,同比增加了20.94%。

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營收比重的62.29%,這一項的減少導致了整體營收的大幅下滑。廣發證券在年報中稱,主要歸因於證券經紀業務和資產管理及基金管理業務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減少。

“康美案”陰霾散去?廣發證券2名涉事高管被重用,投行業務風光不再  - 天天要聞

(圖 / 廣發證券2023年年報)

分板塊來看,廣發證券的業務分為投資銀行業務、財富管理業務、交易及機構業務和投資管理業務四個板塊。這四大板塊中,除交易及機構業務收入同比增長外,投行業務、財富管理業務、投資管理業務的收入都在下降。具體來看:

交易及機構業務是唯一實現正向增長的業務板塊,2023年這一板塊收入37.09億元,同比增長29.43%。

截至2023年末,廣發證券為48家新三板企業提供做市服務;櫃檯市場新發產品數量38678隻,新發產品規模約5288.26億元;提供資產託管及基金服務的產品規模為5605.64億元,較2022年末增長8.29%。

“康美案”陰霾散去?廣發證券2名涉事高管被重用,投行業務風光不再  - 天天要聞

(圖 / 廣發證券2023年年報)

投資管理業務營收下降最為嚴重。

廣發證券投資管理業務主要包括資產管理、公募基金管理及私募基金管理業務,2023年廣發證券投資管理業務實現營收78.91億,同比下降20.64%。

截至2023年末,廣發資管管理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凈值規模較2022年末分別下降43.68%和10.65%,單一資產管理計劃的凈值規模較2022年末上升48.57%,合計規模較2022年末下降24.53%。

廣發證券主要通過控股子公司廣發基金和參股公司易方達基金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截至2023年末,廣發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合計12209.82億元,較2022年末下降2.30%;易方達基金的公募基金規模合計16773.40億元,較2022年末增長6.65%。

其餘兩大板塊中,廣發證券核心收入來源財富管理業務收入105.31億元,同比下滑5.14%。投資銀行業務收入為5.82億元,同比下滑3.34%。

3、投行業務掉隊,深度布局泛財富管理

投資銀行業務也稱投行業務,即通過承銷股票及債券和提供保薦及財務顧問服務賺取承銷傭金、保薦費及顧問費。

曾在綜合實力上堪稱頭部券商的廣發證券,近年來投行業務已然掉隊。

2023年,廣發證券完成股權融資主承銷家數17家,股權融資主承銷金額163.67億元。其中ipo主承銷數量為3家,同比下降50%,主承銷金額20.33億元,同比下降30.92%。

而從收入結構看,廣發證券的投行業務逐漸邊緣化。2023年,其投資銀行業務收入為5.82億元,同比下滑3.34%,5.82億元的收入占公司年度總營收的2.5%。

營業利潤方面,2023年廣發證券投資銀行業務實現營業利潤-2.57億元。這已是廣發證券投行業務第三年虧損,2021年與2022年營業利潤分別為-2.21億元、-2.46億元。

“康美案”陰霾散去?廣發證券2名涉事高管被重用,投行業務風光不再  - 天天要聞

廣發證券的投行業務的轉折點發生在2020年。

在這一年廣發證券捲入康美葯業財務造假中,投行業務被按下暫停鍵。2021年,廣發證券相關資格陸續恢復後重啟投行業務,但面對新的內外部環境變化,投行業務元氣的恢復並非易事。

歷年年報顯示,2021年廣發證券投行保薦的ipo項目數量為0,2022年承銷保薦ipo項目有6家,2023年承保銷薦ipo數量僅為3家,同比下降50%。

這與廣發證券的高光時刻更是不能相比,2016年廣發證券ipo主承銷數量為16家,居行業第二;2017年保薦的ipo數量33家,居行業第一。

業績承壓的同時,2023年廣發證券投行業務還因合規問題被監管處罰超千萬。

因事涉美尚生態造假一案,2023年9月,證監會對廣發證券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證監會認為廣發證券在為美尚生態2018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提供保薦服務過程中,出具的保薦書等文件存在虛假記載、未審慎核查美尚生態發行募集文件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等違法行為。

證監會決定對廣發證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合計罰沒1021萬元;同時對兩名直接責任人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25萬元罰款。

就目前監管態勢來看,行業嚴監管已呈現常態化,監管部門對券商的業務監管愈發嚴格,對各項業務的處罰更加精細化,投行業務更是處罰的“重災區”。

在投行業務式微的當下,廣發證券戰略側重於深度布局泛財富管理領域,通過整合不同業務板塊的資源和優勢,進一步發揮“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的優勢。廣發證券在管理層換屆時亦強調,重要崗位人員的調整與公司業務轉型發展密切相關。

在新一屆管理團隊中,林傳輝、秦力、肖雪生等人均有在公募、私募或券商資管等業務板塊中擔任董事長或總經理的經歷,且在各自深耕領域擁豐富的管理經驗。

不過,廣發證券2024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廣發證券營收約49.49億元,同比減少23.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5.38億元,同比減少28.67%。

整體來看,廣發證券的業績依然延續着下跌的態勢,新任管理層將如何扭轉頹勢?「界面新聞·子彈財經」將持續關注。

*文中題圖來自:廣發證券官網。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400億海航控股股價逼近1元,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大增 - 天天要聞

400億海航控股股價逼近1元,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大增

紅星資本局6月28日消息,今日收盤,海航控股(600221.SH)股價逼近1元,報1.02元/股,跌6.42%,市值為440.8億元。其實,在6月26日,海航控股盤中一度放量閃崩跌停,報1.05元/股,股價創約15年半新低。就在6月26日前一天,6月25日海航控股發布了“提質增效重回報”方案,不過提振股價的效果暫時不明顯。圖據同花順6月以來,...
A股IPO停滯,欣旺達動力赴港上市? - 天天要聞

A股IPO停滯,欣旺達動力赴港上市?

【 偏偏在欣旺達動力業績表現剛有好轉之時,A股IPO市場監管政策開始不斷收緊。】撰文 | 宏海出品 | 星球儲能所2023年下半年開始,A股IPO上市審查政策開始收緊。
企業違法所得591元被罰1863萬,官方:該企業過億資金流入地下錢莊 - 天天要聞

企業違法所得591元被罰1863萬,官方:該企業過億資金流入地下錢莊

封面新聞記者 石偉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青島市分局公示一份罰單,青島一家企業因違反規定將外匯匯入境內,被罰款1863.89萬元,沒收違法所得591.63元。該處罰信息引發廣泛關注。國家外匯管理局青島分局罰單(官網截圖)2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人士回應介紹,該公司是一家“假外資”空殼公司,違法涉案金額過億,均快速流入地下...
濰坊銀行:個人線上化貸款產品進行升級調整 - 天天要聞

濰坊銀行:個人線上化貸款產品進行升級調整

6月28日,濰坊銀行發布關於個人線上化貸款產品升級調整的公告,為貫徹落實有關政策要求,該行信好貸、房好e貸、稅好e貸、濰菁貸、惠民貸(經營)、惠農貸(經營)、即時貸模式產品、線上支用的愛家系列綜合消費貸款等個人貸款產品自2024年6月26日
每周回顧|最高人民法院發布5個財務造假典型案例;純債基金年化10%收益背後藏隱憂 - 天天要聞

每周回顧|最高人民法院發布5個財務造假典型案例;純債基金年化10%收益背後藏隱憂

一、行業宏觀最高人民法院發布5個財務造假典型案例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5個財務造假典型案例,涉事證券發行人、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被罰,彰顯出監管部門懲治財務造假的決心。最高法明確指出,下一步,將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不斷提升財務造假案件審判質量,紮實推進投資者權益保護,保障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一...
中歐高層談完後,歐盟“略微”下調對華擬議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歐高層談完後,歐盟“略微”下調對華擬議關稅

在中歐兩國高層談完之後,歐盟下調了對華加征關稅的稅率但不多,不到24小時,我商務部又出手了。 距離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正式施行的日子越來越近後,近兩周,中歐雙方高層也展開了密集地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