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13日(記者張維納 朱建華)“這次與知網的糾紛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4月12日下午,92歲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談起他的100多篇論文重新在知網上架時說。
一頭銀髮,身上的紅色毛衣讓老人看起來很精神。趙德馨17歲上大學,20歲開始發表學術文章,退休後仍筆耕不輟,堅持在電腦上寫作,新書《經濟史學:歷史與理論》出版於去年12月。長江日報記者在趙德馨家看到,客廳的茶几上擺放着一尺多高的各種資料。與記者交談時,他的雙手會不由自主地抖動。對狀告知網維權的往事,老人記憶猶新。

4月12日,趙德馨教授在家中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記者苗劍 攝
4月12日上午,趙德馨收到一份快遞,這是他與知網主辦單位《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簽訂的《作品授權協議書》。趙德馨把自己100多篇論文的複製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彙編權免費、非獨家授予知網。他可以通過實名制認領的方式,免費在知網下載個人文獻。
記者看到,《作品授權協議書》上趙德馨的簽字時間是今年3月11日,知網方面的簽字時間是4月8日。
為何把100多篇論文免費授予知網?趙德馨解釋,之前他通過打官司已獲得賠償。他回憶,2016年發現下載自己文章要向知網付費,他覺得不合理,就決定起訴知網。
起訴知網後,趙德馨的100多篇論文被知網下架。趙德馨訴知網案,經過取證、法院一審和二審,直到2021年,他全部勝訴獲賠70多萬元。
“長江日報帶頭報道後,知網工作人員曾三次登門,提出儘快恢復我的作品上架。”但趙德馨聽取律師建議,希望等整個事件結束再上架,並簽訂協議。

趙德馨在閱讀他去年12月出版的新書《經濟史學:歷史與理論》。記者苗劍 攝
近日,趙德馨向一家學術雜誌投了一篇稿件,他收到的回復是:雜誌社已同知網簽訂協議,支付給作者的稿費中已包含知網支付給作者的版權費用。趙德馨認為,這種模式下,作者不知道知網給了自己多少錢,雜誌社也說不清楚其中有多少錢是知網給的。
趙德馨希望知網在制度上能進一步改進,更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在他看來,現在是大數據時代,知網可與作者直接產生聯繫,這在技術上沒有困難。
趙德馨訴知網案引發廣泛關注後,知網出台一系列措施進行整改。“趙教授一人維權,全國知識分子受益。”過去幾年,很多人向趙德馨表達敬意。
前不久,趙德馨前往一家醫院看病時,醫生看到他的名字後,向他確認“您就是向知網維權的趙教授嗎?”這位年輕的醫生向他表達了敬意和謝意:“因為您的維權,我們下載論文方便多了”。
點擊圖片閱讀長江日報《九旬教授狀告知網維權》連續報道↓

【編輯:姚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59222222。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