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記者從濟南市“大力深化項目建設 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獲悉,2023年,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聚焦工業經濟頭號工程,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和數字經濟引領戰略,聚力推進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走在前、開新局,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全國前列。

工業運行進中向好、勇挑大樑。202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4%,創“十三五”以來歷史新高,居全國GDP萬億級城市前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跨越新的千億級台階,突破9000億元;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2.4%,居全省第1位;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5.4%,居全省前列。
數字經濟優勢穩固。新增2個省級數字經濟園區、3個山東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省級數字經濟重點項目、首版次軟件產品等10餘項評選數量保持全省首位。深入實施工賦泉城行動,新增1家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台。在全國全省率先啟動數字化轉型免費診斷服務工作,成功入選國家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累計建設5G基站4.7萬處,居全省首位,“星火•鏈網”超級節點完成主體能力建設,全市算力規模達到1900P。
產業能級加速躍升。聚焦“4+10+17”產業體系,加大產業鏈“建強補延”力度,產業鏈式集群規模化發展水平持續提升,省級以上各類產業集群總數達到20個,成功入選全國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和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規模以上和優質企業方陣持續壯大,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瞪羚、單項冠軍、獨角獸等優質企業總量達到5818家,新增和總量均居全省第1位。
發展生態持續優化。頂格召開全市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工業強市大會、全市優秀企業和優秀企業家表彰大會,崇尚實體經濟、尊重企業和企業家的氛圍更加濃厚。出台《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工業強市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舉措,工業強市政策體系持續優化,免申即享政策達到26個,惠企政策覆蓋面、含金量、精準性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牽頭成立省會經濟圈生物醫藥產業聯盟、產業供應鏈管理協會,舉辦新能源電池、型鋼、軸承28場產銷銜接活動,有效推動融鏈固鏈、卡位入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