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的浪潮中,中國新能源汽車勇立潮頭,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與此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及其產品正加速走出國門,積極探索全球化新航路,對全球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3月7日,2024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大會在深圳舉辦。本屆大會集中研討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中的運行現狀、准入標準及商業合作模式,為中國新能源車企及其供應鏈、國際汽車行業組織提供優質的貿易與交流平台。

2024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大會現場
中國新能源汽車海外市場表現搶眼
“中國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十多年,不論在新能源核心技術,還是智能網聯繫統等領域均實現了質的突破,中國汽車產業的設計創新和製造工業也實現跨越式的進步,不斷刷新着全球消費者對中國汽車的認知。”九州國際會展傳媒集團總經理李家政在致辭中表示,快速崛起的新能源汽車,不僅是中國汽車出海的“增長極”,也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與中國汽車業多層次合作和綠色發展的重要領域,更是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體現。

九州國際會展傳媒集團總經理李家政
行業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31萬輛,到2022年增至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2023年,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大國,年出口量達522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萬輛,同比增長超77%。出口量迅猛增長的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版圖不斷擴大,出口業務已逐漸發展到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並且展現出強勁的國際競爭能力。
會上,全球各國使領館代表、協會代表和企業代表也紛紛表示了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認可,及其未來發展潛力的看好。
“Motor Expo是泰國最大的汽車博覽會。去年展會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表現尤為搶眼。在預定量最高的十大汽車品牌中,中國汽車品牌佔據5個席位,且預定量處於領先位置。”泰國商會、泰國貿易委員會主席Chaowchai Jiemvijid認為,在泰國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將持續高速增長,到2025年銷量有望翻一番。
在接受中國汽車報採訪時,Chaowchai Jiemvijid主席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泰國市場,除了傳統的自建工廠方式外,與泰國本土汽車經銷集團合作,將是降低成本,儘快實現本土化,並促進品牌快速落地的優選方式;另外,車企的售後服務也是影響品牌在泰國市場持續增長的一大重要因素。”

泰國商會、泰國貿易委員會主席
Chaowchai Jiemvijid
泰國汽車經銷商Metro Group總裁Bordin Boonvisut進一步表示,儘管在銷量總量上,日系燃油車仍在泰國汽車市場獨大,但在中國品牌的帶動下,泰國電動車市場正呈現快速發展局面,傳統燃油車日漸式微。

泰國汽車經銷商Metro Group總裁
Bordin Boonvisut
“拉丁美洲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在發展初期,未來增長潛力巨大。哥倫比亞則是中國汽車品牌進軍拉丁美洲市場的橋頭堡。”哥倫比亞國家可持續出行協會主席、創始人Oliverio Enrique Garcia指出,目前,在哥倫比亞汽車市場尤其是電動汽車市場中,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品牌佔據着主導地位,這不僅使中國品牌從中受益匪淺,還促進了哥倫比亞汽車新能源汽車和交通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哥倫比亞國家可持續出行協會主席、創始人
Oliverio Enrique Garcia
中國汽車品牌迎來更大出海機遇
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受到歡迎,無疑為中國汽車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格局寫下生動註腳。如今,世界各國紛紛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培育和發展的支持力度,持續優化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營商環境,這也意味着中國汽車品牌正迎來更大的出海機遇。
東南亞正成為中國車企出海的“熱土”。作為東南亞主要汽車生產基地,泰國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決心十足。根據泰國制定的電動化發展目標,到2030年電動車將佔其汽車總產量的30%。為了推進這一目標,包括電動車購車補貼、稅收減免等一系列激勵政策都已出爐,並向中國車企提供土地優惠和產業補貼。以泰國為基地,中國新能源汽車有望覆蓋東南亞市場,同時將助力泰國成為東南亞領先的電動汽車市場。“充電市場的缺口也會帶來發展機遇。另外,包括融資租賃、二手車、保險等汽車金融痛點,以及電池循環使用解決方案的缺失,也將是中國品牌到泰國投資的重要着力點。”Bordin Boonvisut說到。

Bordin Boonvisut接受媒體採訪
匈牙利汽車經銷商Barta Autó總裁Barta Anita在“世代相傳的汽車業務”主題演講中也提及,匈牙利計劃2035年實現100%電車的目標,但同樣面臨二手車交易難、充電站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這意味着中國出海企業可以利用經驗優勢填補當地市場缺口。

匈牙利汽車經銷商Barta Autó總裁
Barta Anita
“很多中國投資者已選擇匈牙利作為他們在歐盟的橋頭堡,比如比亞迪、寧德時代等新能源汽車整零企業。”匈牙利駐廣州總領事館代總領事Előd Tasnády指出,匈牙利之所以成為中國新能源出海投資的另一塊樂土,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匈牙利是老牌汽車製造國,擁有優質的汽車資源、良好的產業生態系統;二是當地有着獨特的地理優勢,交通物流體系完善;三是國內經濟、政治局勢穩定,且與中國關係和睦、經貿交流頻繁。

匈牙利駐廣州總領事館代總領事
Előd Tasnády
中東歐地區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製造業基礎,成為了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波蘭作為中東歐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其電動汽車市場也呈現出了日益增長的態勢。歐洲電動汽車協會、波蘭替代燃料協會主席Maciej Mazur介紹到,波蘭計划到2030年實現100%的新售汽車為零排放,歐洲2050年實現交通行業完全去碳化。“零碳排放政策的出台,將為汽車產業電動化發展按下加速鍵,汽車企業或零部件企業推出符合零碳趨勢的產品,可能需要尋找中國合作夥伴進行授權、技術合作或轉移。”波蘭汽車工業協會董事總經理、聯合創始人Bartosz Mielecki表示。

歐洲電動汽車協會、波蘭替代燃料協會主席
Maciej Mazur

波蘭汽車工業協會董事總經理、聯合創始人
Bartosz Mielecki
波蘭投資貿易局首席代表Andrzej Juchniewicz則對波蘭投資政策及優惠政策進行了概述。他指出,波蘭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极參与者並倡導中國-中東歐“16+1”合作。中國電動汽車企業“走出去”,走出國門,進入歐洲市場,波蘭和其他中東歐國家可以說是最佳投資跳板。“一方面是因為中東歐國家是歐洲歐盟的生產基地;另一方面,波蘭和其他中東歐國家擁有技能熟練的員工和相對較低的人工成本。另外,波蘭政府對外國投資支持力度較好,中國車企可以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他如是分析。

波蘭投資貿易局首席代表
Andrzej Juchniewicz
以“從哥倫比亞看拉美藍海 中國車企新市場”為主題,哥倫比亞駐華大使館商務處高級投資官員朱爽進行了分享。她指出,作為拉丁美洲交通領域可持續發展的先驅,哥倫比亞是整個拉美地區混動和電動汽車銷售的主要國家。同時,哥倫比亞陸續出台了對新能源車的支持政策和法律規定,包括電動車進口零關稅、CKD關稅減免政策,以及從消費端刺激舉措等。因此,對於出海的中國汽車品牌來說,當地的汽車市場同樣充滿了巨大的潛力和機遇。

哥倫比亞駐華大使館商務處高級投資官員朱爽
德國巴伐利亞州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助理王曉慧做了“德國-巴伐利亞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汽車中心”的主題演講。她指出,巴伐利亞州是德國乃至全球汽車業的核心地帶,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和科研創新能力,以及完善的產業鏈基礎和良好的政策環境,至今已吸引了包括蔚來等在內的眾多中國企業投資落戶。

德國巴伐利亞州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助理王曉慧
補短板、更好地走向國際市場
在政策支持以及海外市場需求提升等因素驅動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已從銷往第三世界國家到歐美主流汽車市場,以及東南亞等新興的新能源市場,引領全球汽車產業技術變革。通過與會嘉賓對全球各地汽車市場特點和需求的分享,讓行業更清晰地認識到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國際市場的發展機遇。
但同時,國際競技場也充滿了挑戰。對於自主汽車品牌而言,搶抓出口市場機會的同時,也應看到風浪。考慮如何長期、可持續地將產品和品牌運營好,針對各地不同市場需求,做好本土化,是十分急迫且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事實上,相比國際巨頭,中國車企出海尚處於初期階段,在營銷體系、售後體系、品牌力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車企必須不斷錘鍊自身實力,制定合理的戰略和業務布局,尋找最優的發展路徑,不應只追求短期的銷量,還必須追求長期的合作共贏。Bordin Boonvisut舉例說到:“中國汽車品牌出海過程中,不少企業選擇與海外的經銷商、加盟商合作打開銷路,也有企業選擇設立子公司。後者則容易出現大幅降價的情況,不僅擾亂了市場,還破壞了汽車的品牌價值。如果大家打價格戰,每個人都會輸,但如果能夠聯合起來,則能夠保持良好的價格領先優勢。”
此外,合規是中國汽車出海的生命線。在准入法規方面,我國汽車進入歐盟、美國等市場時,除了要進行強制性認證外,還要滿足准入環保要求。隨着上述標準法規日趨嚴格,對於國內車企乃至整個汽車產業鏈而言,都將遭遇不小的技術和貿易壁壘。
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其碳排放與環境影響日益受到關注。因此,了解歐盟電池法規的要求和認證程序,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合規性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此次大會上,TÜV南德意志集團大中華區交通服務部可持續發展業務負責人肖峰分享了歐盟電池法規內容,並對電池碳足跡核算與認證要求進行了介紹。

TÜV南德意志集團大中華區交通服務部可持續發展業務負責人肖峰
不僅如此,隨着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普及,相關法規的制定與落實至關重要。歐盟和德國作為全球汽車技術的領軍者,其自動駕駛法規將直接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和節奏。TÜV南德意志集團大中華區自動駕駛業務線負責人黃清泉詳細介紹了歐盟涉及ADAS自動駕駛輔助駕駛以及ADS自動駕駛系統法規的變化。“相信伴隨AI技術加速落地、中國汽車企業出海提速而來的是,科技層面的創新以及出海相關的部署將會越來越快。”他說。

TÜV南德意志集團大中華區自動駕駛業務線負責人黃清泉
2024年,九州國際將聯合全球汽車進出口主管部門、知名汽車檢測認證機構以及海外汽車經銷商,共同組織更多活動,同時聚焦三大問題,即國際法律法規、國際檢測認證標準以及成熟汽車技術引進,探討新能源汽車出海所面臨的瓶頸與機遇,從而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全球化可持續發展。
文:李亞楠 編輯/版式:劉曉燁
給小編加個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