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千億縣市再擴容!背後意味着什麼?

2024年02月02日12:45:19 財經 1616

潮新聞 共享聯盟·嘉興 潘曉琴 徐佳葉

歲末年初,振奮人心的喜訊傳來——嘉興“千億俱樂部”再添新成員!

嘉興千億縣市再擴容!背後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平湖生產總值(GDP)總量達1008.7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成功進入全省縣市GDP十強,可比增長6%;南湖區GDP總量實現1001.92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可比增長4.2%。2023年,這兩個縣(市、區)交出經濟發展的驕人成績單,雙雙躋身“千億俱樂部”。

2019年,海寧GDP突破千億大關,成為嘉興市首個千億縣(市、區)。次年,桐鄉緊隨其後,成為嘉興第二個GDP千億縣(市、區)。

集群成勢,風起潮湧。

截至目前,嘉興五縣兩區中已有4個成功躋身“千億俱樂部”,佔據縣域半壁江山。與此同時,一批“種子選手”也蓄勢待發,以拼搏之姿,向千億目標逼近:2023年,嘉善縣GDP總量為908.11億元;秀洲區GDP總量為903.92億元……作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的海鹽,也以常住人口人均GDP全市第一的硬核實力,全力衝刺……

千億縣(市、區),嘉興這座江南小城,已然形成萬馬奔騰、競相追逐之勢,向著千億縣(市、區)全覆蓋的目標,發起衝刺。

千億縣(市、區)群落崛起的背後,是嘉興從農業大市向工業強市跨越的鬥志使然,是嘉興錨定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久久為功的奮鬥成果,更是嘉興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最強底氣。

千帆競逐

嘉興千億縣市再擴容!背後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千億縣,是縣域經濟發展中的佼佼者,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領跑者,代表着我國縣域經濟的最強實力。

此次邁入全省“千億俱樂部”的新成員——南湖區和平湖市也是如此。透過一組組經濟數據,可以感受到兩地經濟發展的韌性與活力。

2023年,南湖區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成功捧回浙江製造天工鼎,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61個,包括2個超百億元項目,累計出讓工業用地1605畝,創歷史新高……

平湖也不例外。截至2023年末,平湖擁有產值超億元企業263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49家;年內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8家,創歷史新高。2023年1至11月,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38.1萬元,居全省前列、嘉興首位。

如果將時針撥回到2022年會發現,南湖和平湖的GDP總量均超過了950億元。此外,兩地的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均將年度GDP預期增速定為6%。

所以說,此次平湖和南湖攜手邁入千億縣的消息,儘管令人驚喜和振奮,但細細說來,卻在意料之中。因為早在2020年,南湖和平湖就已經成為了千億縣“種子選手”,並且錨定了“千億縣”目標,開啟了“加速跑”。

“種子選手”尚且如此,已經邁入“千億俱樂部”的海寧和桐鄉更是不甘落後。以海寧為例,2023年,海寧實現地區GDP總值1318億元、增長8%;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2818億元、增長10.8%;規上工業增加值537.8億元、增長14.8%,增速領跑全省44個工業大縣,在工業經濟發展上勇挑大樑。

嘉興千億縣市再擴容!背後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2023年,桐鄉經濟發展同樣可圈可點:財政總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以及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總量、增量均列嘉興第一,全國百強縣排名上升至第20位;新材料、新製造產業產值分別超1000億元和350億元,數字經濟核心製造業產值達到275億元,主導產業加速從“三絲一紡”向“三智一網”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在嘉興,除了海寧、桐鄉、南湖和平湖這幾位“排頭兵”之外,嘉興其餘各縣(市、區)也展現出了奮力譜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拼勁。2023年底,競爭力智庫等機構發布《中國縣域發展監測報告2023》,嘉興5個縣(市、區)全部入選。

那麼,在當前的浙江省“千億俱樂部”格局中,嘉興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從全省各地市情況看,2023年全省90個縣(市、區)共有29個經濟總量超過千億元,其中杭州8個、寧波7個、嘉興4個、紹興4個、溫州3個、湖州1個、金華1個和台州1個。

可以說,在競爭激烈的全省“千億俱樂部”賽道中,嘉興已然佔據重要地位。

眼下,嘉興一批“種子選手”更是將衝刺千億作為新一年的奮鬥目標,以嘉善為例,明確將“力爭到2025年實現千億GDP”作為雙示範建設“七個大突破”之一。

新年開新局,嘉興“千億縣俱樂部”弦滿弓張,千帆競發。

何以千億?

嘉興千億縣市再擴容!背後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縱覽全國“千億縣”的發展規模,一縣強過一市,甚至跑過一省的現象令人稱奇。一般來說,發展規模較大的縣城需要依託中心城市,形成產業協作,成為中心城市發展引擎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少數則依託自身強大的能源資源或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地域品牌,成功躋身“千億縣俱樂部”。

嘉興的縣(市、區),何以“千億”?

脫胎於農業大市的嘉興,沐浴改革東風,從上世紀80年代開創鄉鎮企業模式起,塊狀經濟色彩斑斕,帶動縣域經濟繁榮。

沒有森林資源的嘉善縣成為我國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基地,膠合板產量佔全國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沒有發達畜牧業的海寧市成為我國最大的皮革生產基地,皮革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不產棉花的平湖市成為我國最大的出口服裝生產基地;不產羊毛的桐鄉市和秀洲區成為我國最大的羊毛衫生產基地……

進入21世紀以來,嘉興產業發展的層次和水平不斷躍升,星羅棋布的塊狀經濟加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海寧皮革產業集群、平湖光機電產業集群、桐鄉濮院秀洲洪合針織產業集群、嘉興港區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嘉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等。最近一段時間,因電視劇《繁華》爆火而受到全網關注的海寧皮革城,正是其中的代表。

嘉興千億縣市再擴容!背後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改革開放以來,海寧人憑藉著敢闖敢拼、勇立潮頭的精神基因,深入推進制造業“兩化”改造,持續探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之路,不斷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從“皮革之城”到“時尚之城”,從“傳統製造”到“智能製造”,從“加工代工”到“自主創新”……如今的海寧,已經形成了以時尚、泛半導體、高端裝備、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為代表的產業集群,經濟發展潛力十足。

實際上,嘉興各縣(市、區)傳統特色產業的發展路徑大都與之類似。可以說,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是推動“千億縣”發展的關鍵,是嘉興在全省“千億縣卡位戰”中位居前列的基礎性優勢之所在。

這一次平湖和南湖邁入“千億縣域”行列,也可歸因於此。一方面,產業積聚帶來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產業價值鏈隨之提升;另一方面,產業升級促使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活力隨之迸發。

縱觀平湖的產業體系,產業“硬核”是一大亮點。以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為例,平湖是全國第14個國字號汽車零部件製造基地,三次獲評全國優秀汽車及零部件製造基地,入圍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協同區,當前90%以上的零部件企業都與長三角地區的整車企業保持着長期緊密的合作,13家全球汽配百強企業已在平落戶項目,31家企業已成為整車一級供應商。

當然,除此之外,嘉興千億縣(市、區)的持續湧現,也離不開嘉興自身良好的區位優勢和持續穩定的政策輸出。

尤其是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嘉興作為浙江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的“橋頭堡”,與周邊城市互動比較頻繁,在發展規劃、金融服務、人才發展、要素流動、民生服務等領域與周邊城市合作更加緊密,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不斷擦亮“浙里最嘉”營商品牌。

步履鏗鏘逐夢行。就這樣,嘉興朝着目標不斷前進,不斷擴容“千億俱樂部”。

向何處攀登?

嘉興千億縣市再擴容!背後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縣域GDP超千億元,意味着什麼?

這樣的體量,放到中西部地區就相當於一個地級市水平。“最重要的是,達到千億規模後,一般這個地方至少有幾千家企業,幾十萬人口,一二三產形成聯動發展,意味着這個地方會更具內生增長動力。”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縣域經濟規模跨越發展,能夠有效推動經濟要素、人口要素、金融要素等不斷集聚,增強產業集聚輻射的能力,有利於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從“千億縣”的主流發展路徑可以看出,推進縣域經濟發展,要盯住以產業發展為抓手的城鎮化進程,以暢通資源要素流動為樞紐,以善治富民為落點,夯實工業為基,做大第二產業,調優一、三產業,以“龍頭企業”“領頭產業”帶動地域發展。

為此,嘉興乘勢而上、順勢而為,為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不斷夯實根基。

強力驅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2023年,在“兩化”改造帶動下,全市製造業投資完成1041.3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規模位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長11.5%,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製造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33%以上,居全省第一。

重大交通項目不僅是交通基礎設施,更是促進當地區域經濟發展的硬性支撐。

去年以來,嘉興完成綜合交通投資412億元,同比增長64.6%,投資總量、投資增速均創歷史最好成績,一批“公鐵水空”聯運樞紐重大項目取得歷史性突破——

嘉興機場提速推進,借勢機場效應,嘉興全面構築臨空經濟產業體系,積極發展壯大臨空經濟,導入臨空指向最佳產業,推動臨空產業垂直崛起;蘇台高速二期加快建設,杭浦高速海鹽聯絡線(一期)實現開工,打通接滬融杭連蘇的重要通道;嘉興至平湖、桐鄉(機場快速路)、海鹽、嘉善(城東路)4條射線加快建設,加快打造市域半小時快速交通圈;通蘇嘉甬高鐵全速推進,划出嘉興與長三角城市群高鐵互聯的關鍵一豎……

對於縣城來說,承接外部產業轉移只是打好自身經濟基礎的第一步,培育本地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是不斷突破自身發展上限的關鍵。去年,嘉興持續提升開放能級,出台吸引和利用外資新政,引進落地諾華核葯、西卡新材料等一批重大外資項目,實際利用外資30.1億美元、全省第三。

當前,嘉興高質量發展的態勢已然在多個“窗口”顯現——

用電量是反映一個地區經濟的“晴雨表”。去年,嘉興全社會及工業電量累計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創近十年來最佳排名——全年累計全社會用電量722.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59%,增長率居全省第一,其中工業用電量557.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34%。

去年,嘉興投產項目數量及新增產能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投產製造業項目共519個,新增產能超700億元。

一座城市的引力,大家會“用腳投票”作出選擇。在中國人口出現負增長的背景下,去年嘉興戶籍人口超376萬,戶籍人口增長1.92萬,增長總量居全省第二。

衝刺千億,嘉興各縣(市、區)既有基礎優勢,亦有拼搏,更有良好態勢。我們相信,嘉興全員邁入“千億俱樂部”指日可待。

“轉載請註明出處”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2024年06月17日 每日60秒 盡覽天下事 - 天天要聞

2024年06月17日 每日60秒 盡覽天下事

2024年06月17日 每日60秒 盡覽天下事【微語】都將使你變得更加強大。時間也是,它沒能打敗你,便會給你救贖。2024年6月17日 農曆五月十二 星期一國內中央社會工作部:2024年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報名人數達188.9萬人,較
財經早班車丨50年期超長期國債,今天開賣! - 天天要聞

財經早班車丨50年期超長期國債,今天開賣!

重要財經新聞一覽轉融通引發市場下跌?證監會回應!周末一則“轉融通暴增”的傳聞,在周日晚間得到監管部門的緊急澄清。針對“轉融通瘋狂報復,難怪市場持續下跌,轉融通(6月12日)一天新增近1.
618還在糾結選什麼手機?建議看看華為nova 12系列 - 天天要聞

618還在糾結選什麼手機?建議看看華為nova 12系列

轉眼間, 618購物狂歡季已經進入尾聲階段,大家是否還在為如何挑選一款合適的手機而猶豫不決呢?事實上,買手機其實沒必要糾結太多,畢竟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日常使用手機無非就是通訊交流、查詢信息和拍照記錄生活等,所以我們更應重點關注的是手機的通信和影像實力。今天這期
海信星光S1 Pro於北京中塔蘇寧易家超級體驗店首發上市 - 天天要聞

海信星光S1 Pro於北京中塔蘇寧易家超級體驗店首發上市

據悉,此次活動在北京中塔蘇寧易家超級體驗店舉辦,現場設置各類用戶交互活動。其中,歐洲杯主題展區的互動體驗,足球、人形牆、防藍光飛行棋等吸引了大量周邊居民及旅客。多重新品首發豪禮也通過現場認籌、購買等方式兌現。
長續航+大屏幕+大音量,父親節禮物就選華為暢享 70系列 - 天天要聞

長續航+大屏幕+大音量,父親節禮物就選華為暢享 70系列

不知不覺就到了父親節,你準備好禮物送給老爸了嗎?個人認為,挑選一款功能豐富、使用便捷的手機,這樣既能滿足老爸的日常需求又能體現我們作為子女的一片孝心,可謂一舉兩得。那麼,市面上哪款手機具有上述特徵呢?答案是華為暢享 70S和華為暢享 70 Pro。
20億元項目黃了,1.6億元保證金難收回 勘設股份擬發起訴訟 涉及兩家遵義城建城投公司 - 天天要聞

20億元項目黃了,1.6億元保證金難收回 勘設股份擬發起訴訟 涉及兩家遵義城建城投公司

每經記者:陳晴    每經編輯:張海妮20億元大單黃了,甚至此前向發包人支付的1.6億元履約保證金也遲遲要不回來,無奈之下,勘設股份(SH603458,股價4.61元,市值14.35億元)欲提起訴訟。6月14日晚間,勘設股份公告稱,擬對遵義市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曾用名:遵義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遵義...
銀行存款利率持續下降,還應不應該把錢存銀行? - 天天要聞

銀行存款利率持續下降,還應不應該把錢存銀行?

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下,銀行存款利率的持續下降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隨着這一變化的不斷發酵,人們不禁要問:在利率持續走低的背景下,是否還應該將錢存入銀行?理解銀行存款利率下降的原因對於解答這一問題至關重要。一般而言,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降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