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首發,禁止搬運,違者必究。”在閱讀此文前,辛苦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 來源/首席商業智慧
- 作者/首席商業智慧
引言:在錢大媽價格“越夜越美麗”的背後,是3000加盟商“流水”支撐。
近日,廣州市市監局在抽檢過程中,發現4家錢大媽門店被檢測出生鮮不合格。
看來,即使號稱不賣隔夜肉,錢大媽的菜品品質仍然沒能保證。
這個鍋,誰來背?
01、菜場攪局者:用互聯網思維,做菜市場營銷
創始人馮冀生一開始只是一個廣東的菜場豬肉攤攤主。
可因為在菜場擺攤時打出了“不賣隔夜肉”的標語,馮冀生遭到了同行排擠。
廣東人別的不講究,在吃的上面卻有着相當的執念。
粵菜,講究的就是“以鮮為先,追求本味,不時不食”。
“不賣隔夜肉”這句標語看似簡單,卻打破了菜市場中的潛規則。
馮冀生打出這樣的標語,不就是在暗示其他的攤主都在賣隔夜肉嗎?
被趕出菜市場的馮冀生,也因此發現了消費者的這個痛點。
他經過觀察之後發現,深圳的一些社區人流量很大,明明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卻很少有“社區生鮮”,也就是“家門口的菜市場”。
2012年,錢大媽的第一家店就這樣在深圳福田開設。
它不止賣肉類,還有用蔬果、水產、禽類等,用比店名更響亮的標語“不賣隔夜肉”,獲得了大媽們的歡心。
菜品每天消耗不完怎麼辦?
最開始,錢大媽和肉類加工廠談好了合作,每天賣不完的肉類便宜賣給這些加工廠。
可馮冀生又想出一個“天才”的辦法,那就是從每晚7點開始打9折,到晚上11點後就低到了1折,11點30分之後更是免費。
相比“牛奶倒了也不送給你”的資本家們,錢大媽這一波,狂拉好感度。
就這樣,錢大媽不僅保證了零庫存,在消費者眼裡也成了不被資本所動的“大善人”。
雖說錢大媽11點30分以後全場免費,只要消費者們夠“團結”,集體大半夜出來買菜,就能所有人一起白嫖。
但錢大媽這點仍然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
沒有人敢真的等到11點30分之後再來“白嫖”,誰都怕別人“ 搶跑”,往往晚上9點左右,錢大媽的菜品就能賣空。
不過,也有消費者感受到了熟悉的套路,表示有時候在錢大媽晚上蹲點6折買的菜,和市場價是一模一樣的。
這不就和某些電商在雙11前漲價,到了雙11就能假裝打折一樣嗎?
正常來說,生意做大就應該擴張了。
但是如果想真的堅持“不賣隔夜肉”,加盟的門店不是那麼好管理的。
一方面,是這些加盟商進貨的生鮮品質不能保證。
另一方面,很難說有會不會有加盟商貪小便宜,把隔夜肉當鮮肉買。
開業兩年,馮冀生和姐姐也才開了20多家連鎖店。
直到錢大媽和幾個黑豬養殖場和肉類加工廠合作,保證了供應菜品的質量。
2014年,錢大媽接受了第一輪融資,也終於放開了錢大媽的加盟。
靠着“零庫存”和“高效率”的典型互聯網打法,錢大媽相當受資本市場青睞。
短短7年時間,錢大媽接受了超過10億元的融資,全國門店總數超過了3000家。
02、錢大媽真正的賺錢秘訣
如果要說錢大媽的擴張速度,就不能忽略錢大媽加盟商的血淚。
錢大媽華南區首屆加盟商委員會
至少在廣東地區,錢大媽門店依然十分受歡迎。
有時候,資本家寧願倒掉牛奶也不願意送給窮人,雖然很浪費,但對於賺錢一道來說可能是有道理的。
晚上去錢大媽超市逛一逛,裡面擠滿了氣定神閑的大爺大媽們。
為了搶到菜,又想更便宜一點,他們早已把想賣的菜放進了購物籃,就為了等再過幾個小時,來個折上折。
提前把菜裝進菜籃,又不買單,又不給別人拿,這晚上的生意確實不好做。
錢大媽賺到了錢,消費者獲得了實惠,那是誰吃了虧?
錢大媽加盟商。
並不是每一家錢大媽,都能復刻錢大媽直營店的成功的。
錢大媽直營店的每一條成功經驗,可能都是讓加盟商摔得血淋淋的坑。
2021年,錢大媽屢屢傳來即將在港股上市的好消息,就連保薦機構的名字都傳出來了。
卻因為加盟商屢屢維權的問題,錢大媽的上市之路戛然而止。
2022年年初,有人發現,北京的錢大媽門店全部關門。
同樣,在青島,由於普遍虧損,錢大媽加盟商聯合起來,希望能和錢大媽協商調解方案。
早在2021年9月,錢大媽就被央視點名質疑過:在上海開店超過350家,卻已經有不少加盟商在尋求轉店了,質疑這樣的打折方式是不是在“吸血”加盟商。
對此,錢大媽的解釋是南北方差異問題,北方人常常有屯菜的習慣,食材新鮮不新鮮,其實對北方大媽來說,不是那麼重要。
錢大媽引以為傲的“不賣隔夜肉”打法,在北方行不通。
然而,在錢大媽披露的數據和一個個加盟商的訴苦中,錢大媽加盟商虧錢的真相,或許要打個問號。
03、賺的越多,虧的越多
至少加盟商虧錢,不能完全怪在市場上。
根據加盟費查詢網的統計,在錢大媽開店,根據店鋪的類型,總投資費用在30萬—70萬元左右。
不僅有初始投資費用,在開店半年後,錢大媽將收取每天晚上7點前營業額的1%,第二年這個費用漲到了1.5%。
在錢大媽的官網中,標註的加盟商的回本期限在1到2年時間。
還有的加盟商表示,錢大媽在宣傳的時候,往往暗示毛利率在20%以上。
可真正把店盤下來之後,加盟商才發現事情遠遠不是這麼簡單。
在擴張最開始的階段,加盟商或許還是能賺錢的,可隨着錢大媽的供應鏈制度越來越完善,加盟錢大媽,賺錢的機會越來越小。
在廣東,錢大媽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供應鏈,菜品的收購、運輸等,全部由總部一手包辦,加盟商只需要銷售就好了。
可看似貼心的舉動,卻更是讓加盟商賺不到錢。
因為一切都被包辦了,進貨價和定價都是固定的,加盟商不能決定。
加盟商看似只需要把生鮮賣出去就行,可消費者早已養成蹲守打折商品的消費習慣,一來一回反而使得加盟商血虧。
還有的加盟商在剛剛開業的三個月,被要求“平進平出”,也就是為了吸引客流進貨價格作為定價。
可即使是這樣,錢大媽菜品的定價在小攤販中仍然毫無優勢。
這樣下來,錢大媽加盟店每天賣得越多,反而虧得越多。
廣東省外的加盟商相比廣東省內,可能還更“怨種”。
急於擴張的錢大媽在廣東外的部分省份,並沒有成熟的供應鏈,所謂對加盟商的供貨,就是就近採買提供給加盟商。
經過供貨商、總部中間的層層加價,菜價到了加盟商手中,價格更加毫無優勢。
錢大媽內部的制度,更是將加盟商模式推向了死循環。
錢大媽的加盟商只能提前一天在系統下單進貨,剛剛加盟的“新手”們對進貨量的計算十分依賴督導的“指點”。
可督導的提成不在門店賺了多少,而是門店進了多少貨,因此只要哄得加盟商多多進貨就好。
在這樣的經營壓力之下,即使是總部鐵規必須日清,也有加盟商為了挽回損失賣隔夜肉。
等加盟商紛紛離場,給錢大媽留下的,或許只有一地雞毛。
04、加盟商“流血”送錢大媽“走花路”
錢大媽為什麼那麼急於開店,在短短几年時間,就開了3000多家店?
按照平均一家加盟店30萬收費計算,光是靠加盟,錢大媽就狂攬了9億人民幣。
還有熱心人士計算了錢大媽幾十家店的數據,得出錢大媽總部的毛利率可能高達40%。
截至2022年7月,錢大媽已經完成了E輪融資,這次的金額沒有披露,但目前已知的融資金額則超過了10.13億元人民幣。
“‘加盟商’的錢三七分賬,‘資本’的錢如數奉還。”
加盟商的錢可以虧,資本的錢卻得讓人家套現離場。
錢大媽在一個個PPT中講的一個個資本最愛的所謂“輕資產”概念,最後的結果就是加盟商“流血”送錢大媽“走花路”。
但顯然,這樣以壓榨加盟商為代價擴張的模式,最終也是讓加盟商反噬,讓錢大媽在籌備上市的時候吃了個大虧。
05、加盟商何時能“上桌吃飯”?
在加盟渠道上折戟的錢大媽,更是把社區生鮮衍生行業該踩的坑都踩了一遍。
加盟商不好“騙”了,那就尋找下一個增長點,對此錢大媽似乎有點病急亂投醫了。
2022年7月,錢大媽啟動了“錢大媽大廚菜”預製菜項目。
和連鎖快餐店老罈子、農耕記合作,開發了不少料理包,也是主打一個新鮮。
然而,晚上7點開始蹲在門店搶菜的大爺大媽,或下班路過還有閑心買菜做飯的打工人,對預製菜的態度或許並沒有那麼友好。
現在看錢大媽對“大廚菜”的宣傳力度就能明顯感覺出來,錢大媽推廣預製菜的結果並不那麼盡如人意。
錢大媽的尋找的下一項業務,是幾大巨頭已經搶過一輪地盤的“生鮮電商”。
在這個領域,錢大媽還是沒有放棄對“鮮”的追求,在前段時間上線了小程序。
有了小程序,消費者既可以在門店自提,也能選擇外送到家,在這個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在向生鮮電商發展。
錢大媽的這條路,早已有不少前輩走過。
就如每日優鮮,上市3年燒光69億,暴雷收場。
“社區生鮮”這個概念從2015年爆火至今,居然沒能孵化出一個盈利模式成熟的巨頭。
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社會大數據研究平台顯示,線上零售的市場份額僅有3%。
想盈利,這些生鮮電商巨頭更是遙遙無期。
PPT做得再好看,概念包裝得再新穎,只要用過一兩次生鮮電商平台,感受過這些平台產品的質量和性價比,恐怕消費者心中都有桿秤。
按長遠計,錢大媽目前真的應當做的,可能是想辦法在保住“不賣隔夜肉”口碑的情況下讓加盟商也“上桌吃飯”。
畢竟等資本退場,錢大媽還是得依靠加盟商“吃飯”。
但想讓人把吃進嘴裡的肉吐出來,恐怕沒有那麼容易。
你對錢大媽怎麼看?你覺得錢大媽最後能夠成功上市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意見和看法。
百萬商界精英讀本!熱點時事辣評,商界資訊,財經趣聞,互聯網的那些事,更多優質內容,歡迎關注@首席商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