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數據要素作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後的第五大生產要素,具有可複製、可共享、無限增長和供給的稟賦,為持續增長和永續發展提供了基礎和可能,替代土地財政、創造數字經濟就業崗位等宏觀經濟意義突出。有鑒於此,頂層設計和地方政策持續加碼數據要素髮展,長期市場空間廣闊。數據要素市場可以具體分為生態保障市場、數據服務市場、數據分析市場、數據交易市場、數據加工市場、數據存儲市場和數據採集市場,產業鏈中包括數據持有方、數據開發商(雲平台建設)、數據運營商、技術支持及配套服務等四大環節有望受益。工具選擇上,
(2)在2022年的數據要素各環節規模中,可以看到數據存儲佔比較高,數據大規模流通、處理、加工大概率帶來存儲需求的高漲,AI產業鏈的供需失衡也對存儲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HBM在內的先進存儲芯片近期持續吸引資本市場關注。在外部貿易政策收緊背景下,我國存儲芯片迎來國產替代期,跟蹤指數布局科創板中小市值個股、自主可控領域的科創100ETF(588190)配置價值顯現。。
一、數據要素的概念和原理
11月25日,國家數據局局長在2023年全球數商大會上表示,國家高度重視發揮數據要素作用,非常重視推進數商的發展。下一步,將圍繞發揮數據要素乘數作用,與相關部門一道研究實施“數據要素x”行動。“數據要素x”即數據要素在各個行業的應用,首先落地的方向包括智能製造、商貿流通、交通物流、金融服務、醫療健康等,應用場景較為豐富。“數據要素x”有望成為數據版“互聯網+”,由計算機行業發起,並外溢至其他板塊。
那麼什麼是數據要素?
數據的概念想必大家都十分清楚,正式的定義是一種以電子或其他方式對信息進行記錄的媒體,形式較為豐富多樣,伴隨數據應用需求的演變,數據技術的發展以及數據投入生產的方式和規模也在發生變化。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要素白皮書(2022)》表明:數據已成為推動生產的關鍵要素,其已經能夠和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並列,共同提高我國經濟的全要素生產力,作為第五大生產要素顯示出突出的價值,因此用“數據要素”對其生產屬性加以概括。
2020年4月10日,《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正式公布,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文件,作為生產要素之一,數據具有勞動對象和生產工具的雙重屬性,作為勞動對象,通過採集、加工、存儲、流通、分析等環節,具備了價值和使用價值;作為生產工具,通過融合應用能夠提升生產效能,促進生產力發展。數據要素的獨特性體現在,相比其他生產要素,數據可複製、可共享、無限增長和供給的稟賦打破了傳統要素有限供給對增長的制約,為持續增長和永續發展提供了基礎和可能。
數據要素對GDP的貢獻是持續提升的。清華大學某科研團隊通過成本法測量數據資本存量價值從2003年的17165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37831億元。通過增值法測量數據資本存量價值從2003年的15443億元提升至2020年的196975億元。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中心,數據要素2021年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在14.7%,呈現持續上升狀態。整體數據要素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是日益突出的,科創100ETF(588190)聚焦尖端科技板塊,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具備較高配置價值。。

圖:數據要素對GDP增長貢獻圖
(信息來源:華鑫證券)
商業化模式上,數據要素的價值釋放需要規模化流通。簡單來說,數據要擁有價值,需要能夠在不同主體(政府、企業、個人等)之間完成流通和交易換手。數據要素的價值化主要包括數據資源化、數據資產化和數據資本化三個階段:
(1)數據資源化。即將無序、混亂的原始數據成為有序、有使用價值的數據資源。簡單理解就是通過採集、整理、聚合、分析等技術生產高質量的數據資源,讓數據具有可用性。
(2)數據資產化。即數據通過流通交易給使用者或者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的過程,也就是通過買賣數據獲取利潤。
(3)數據資本化。即數據信貸融資和數據證券化,讓數據的“資產”屬性更為明顯,成為資本市場上金融工具的潛在標的。
整體來說,大家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如果未經處理和利用可能就只是噪聲,但通過數據整合分析後或許能夠變成有價值的資產,不僅能通過買賣換取收益,甚至能抵押借錢,或者通過證券化在資本市場上實現更便利的流通,應用前景廣闊。
二、數據要素獲得政策持續加碼
發展數據要素具有宏觀經濟意義:
(1)國際博弈上,多國將發展數據要素作為國家戰略。據IMD《202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與全球領先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當前僅次於美國,全球排名第二,具有“換道超車”潛力,美國、歐盟、日韓多個發達經濟體將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
(2)國家財政上,數據財政有望替代土地財政。土地出讓收入佔比逐步下滑,以土地為核心支撐的土地財政可持續性面臨嚴峻挑戰。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相應的數據生產、使用和流通過程中的直接和間接稅費具有巨大潛力,數據財政空間巨大。
(3)社會意義上,數據要素髮展有望提高就業。數字經濟本身創造了豐富的就業崗位,覆蓋面廣、容量大。據華鑫證券,至2030年數字經濟將為社會提供4.49億就業崗位,為保民生、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我國深刻認識到數據這一生產要素對經濟的賦能作用,政策端持續加碼數據要素的發展:
頂層設計層面,
(1)2022年12月19日,《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發布,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數據治理四個方面提出意見,共計20條舉措,歷史性繪製了數據要素髮展的長遠藍圖,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被稱為“數據二十條”。
(2)2023年8月,財政部制定印發了《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整體通過推動和規範數據相關企業執行會計準則,可以更加準確地反映數據相關業務和經濟實質,有助於推動數據產業化。
(3)2023年3月16日,組建國家數據局,10月25日國家數據局掛牌運作,組織架構逐步完善,未來相關法律法規有望持續加速推進落地,持續提供概念催化,隨着數據價值的逐步體現,投資者可通過科創100ETF(588190)提前布局,分享時代紅利。
地方政策層面加速跟進,2023年下半年以來多個地方城市發布數據要素流通交易相關政策。以上海市為例,8月15日《立足數字經濟新賽道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發布,制定多個將在2025年實現的目標,包括:
(1)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建立。打造國家級數據交易所,促進數據要素的規模化流通。
(2)數據要素產業動能釋放。計劃實現數據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5%,引育1000家數商企業。
(3)制定數據要素產業規範。打造1000個高質量數據集、1000個品牌數據產品,選樹20個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示範標杆。
(4)數據要素髮展生態躍遷。健全網絡和數據安全體系,全面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三、數據要素市場空間廣闊
數據要素市場是以數據產品及服務為流通對象,以數據供需兩方作為主體,通過流通實現各方面訴求的場所,由一系列技術和技術支撐的複雜系統。嚴格意義上,數據要素市場的定義和邊界尚缺乏來自政府及權威研究機構的共識定義。狹義上看,據貴州省大數據管理局梳理,數據要素市場可以具體分為生態保障市場、數據服務市場、數據分析市場、數據交易市場、數據加工市場、數據存儲市場和數據採集市場。

圖:2021-2025E中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

圖:2022年我國數據要素各環節規模(億元)
(信息來源:CIC、信達證券)
據國家工信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測算,2021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到815億元,2022年接近千億,有望在“十四五”期間保持25%的複合增速,據中國信通院預測,至2025年數據交易市場規模將超過2200億元。
伴隨國家數據局的掛牌運作及相關政策推進,數據要素+數字經濟有望成為重要投資主線,數據要素產業鏈中包括數據持有方、數據開發商(雲平台建設)、數據運營商、技術支持及配套服務等四大環節有望受益。
相關指數工具方面:
(1)通信運營商作為大數據云平台建設的主力,在數據資源化、提升數據質量、生產數據產品方面將發揮較為長期的作用。同時受益於5.5G乃至6G的基礎設施建設加速,5GETF(159994)當前值得重點關注。
(2)在2022年的數據要素各環節規模中,可以看到數據存儲佔比較高,數據大規模流通、處理、加工大概率帶來存儲需求的高漲,AI產業鏈的供需失衡也對存儲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HBM在內的先進存儲芯片近期持續吸引資本市場關注。在外部貿易政策收緊背景下,我國存儲芯片迎來國產替代期,跟蹤指數布局科創板中小市值個股、自主可控領域的科創100ETF(588190)配置價值顯現。
風險提示
尊敬的投資者: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資,降低投資單一證券所帶來的個別風險。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等能夠提供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當您購買基金產品時,既可能按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
您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和本風險揭示書,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並謹慎做出投資決策。根據有關法律法規,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風險揭示:
一、依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基金分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類型,您投資不同類型的基金將獲得不同的收益預期,也將承擔不同程度的風險。一般來說,基金的收益預期越高,您承擔的風險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資運作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風險,既包括市場風險,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合規風險等。巨額贖迴風險是開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種風險,即當單個開放日基金的凈贖回申請超過基金總份額的一定比例(開放式基金為百分之十,定期開放基金為百分之二十,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特殊產品除外)時,您將可能無法及時贖回申請的全部基金份額,或您贖回的款項可能延緩支付。
三、您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者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四、特殊類型產品風險揭示:請投資者關註標的指數波動的風險以及ETF(交易型開放式基金)投資的特有風險。
五、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對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您自行負擔。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基金銷售機構及相關機構不對基金投資收益做出任何承諾或保證。
六、以上基金由銀華基金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及約定申請募集,並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許可註冊。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已通過中國證監會基金電子披露網站【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網站【www.yhfund.com.cn】進行了公開披露。中國證監會對基金的註冊,並不表明其對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作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也不表明投資於基金沒有風險。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