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20日報道稱,上個月在G20峰會期間宣布的“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計劃令地處亞歐交匯處的土耳其感到危機。土耳其國際運輸商協會主席阿爾珀·厄澤爾當月發出嚴厲警告,並呼籲進一步加強土“中間走廊”沿線互聯互通,後者與“一帶一路”倡議正深度合作對接。
據報道,日前,土耳其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部長阿卜杜勒-卡迪爾·烏拉爾奧盧接受《日經亞洲評論》採訪時提到了土耳其正大力推動的另一個基建項目——伊拉克的“發展之路”。他表示,這是IMEC的“重要替代方案”,土耳其、伊拉克、阿聯酋和卡塔爾官員本月開會研究了該項目的落實方式。
“項目規劃階段已基本完成,”烏拉爾奧盧15日說,“我們四國現在正在討論如何建設和如何運營該項目。”他透露,阿聯酋和卡塔爾兩個油氣大國將為“發展之路”項目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其他融資方式也在考慮之中,包括向歐洲銀行貸款、用石油支付和土耳其自身投資等。
此外,烏拉爾奧盧上周還在土耳其會見了沙特阿拉伯交通運輸與物流服務部部長薩利赫·本·納賽爾·阿勒賈塞爾,邀請沙特加入該項目。

烏拉爾奧盧 圖片來源:土耳其交通和基礎設施部
今年5月下旬,伊拉克政府宣布“發展之路”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擬投資170億美元,修建一條貫通南北的高速鐵路和一條高速公路。計劃中的高速鐵路南起巴士拉省的法奧港,北至土伊邊境,全長1200公里。列車時速可達300公里,客貨兩運,沿途設15個車站。鐵路沿線還將建設貫穿南北的高速公路。
項目預計2024年動工,烏拉爾奧盧預計需要至少5年時間建成。報道稱,土耳其方面也計劃修建615公里的新鐵路和320公里的新公路,將“發展之路”與土國內鐵路網連接起來,土伊兩國工程的總造價約為250億美元。據悉,項目建設將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建成後有望每年帶來40億美元的經濟產值。
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伊拉克鐵路公司總經理尤尼斯·卡比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範圍內贏得了廣泛認同,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擁有強大的能力和豐富的經驗,是伊拉克在實施“發展之路”項目過程中理想的合作夥伴。

土耳其國家通訊社製作的“發展之路”路線圖
烏拉爾奧盧表示,與伊拉克“發展之路”的鐵路連接以及與歐洲的進一步延伸和改善將被土耳其政府列為優先事項。“‘發展之路’項目無疑將是南北走廊中最好、最短、價格最合理的路線,它將連接......東亞、中東和歐洲。”他說。
至於伊拉克地區的安全問題,烏拉爾奧盧稱,伊拉克目前“比十年前安全得多,五年後更不會再有安全問題,因為打通這條通道對所有人都有利”。相反,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後,他認為,途徑的以色列的IMEC倒將面臨安全問題;沙特與以色列暫停關係正常化討論的消息如果屬實,IMEC的實施將進一步複雜化。
烏拉爾奧盧還認為,從路線規劃來看,IMEC本身的商業可行性就不及“發展之路”,因為其從海上連接陸地再連接海上,涉及太多運輸方式的變化。

土耳其國家通訊社製作的IMEC路線圖
《日經亞洲評論》分析稱,土耳其被視為連接亞洲和歐洲的天然橋樑,也因此也許是對貿易路線變化最敏感的國家之一。IMEC的東部走廊自印度西岸經阿聯酋、沙特、約旦、以色列,銜接北部走廊的意大利、法國至德國,以海運、鐵路及公路運輸串聯西亞及歐洲商業中心,繞過了土耳其,這讓土耳其感到不滿。
土耳其國際運輸商協會主席阿爾珀·厄澤爾9月在一場物流論壇上對此有過解釋。他說,“我們看到其他國家也在開發新的通道,因此我們必須加快步伐,奧斯曼帝國衰落的原因之一就是蘇伊士運河開通後,(陸上)絲綢之路被放棄”,奧斯曼帝國的經濟因此被削弱。
進入現代,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對基礎設施的興趣也毋庸置疑。報道稱,過去20多年來,埃爾多安政府已在交通和電信領域投資了1940億美元。烏拉爾奧盧說,到2053年,土耳其還將在這些領域的額外投資1620億美元,重點發展鐵路基礎設施,使鐵路總長度翻一番,達到2.8萬公里。
在採訪中,談及基礎設施建設,烏拉爾奧盧提到,土耳其願意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並正在與中方就幾條新鐵路線的融資問題進行談判,同時也邀請日本提供融資。厄澤爾在前述論壇上也呼籲,面對新的運輸通道項目,土耳其應進一步加強其“中間走廊”沿線互聯互通,後者與“一帶一路”倡議正深度合作對接。
土耳其是最早響應和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2015年11月,中土簽署了《關於對接“一帶一路”與“中間走廊”倡議的諒解備忘錄》,中國企業在土耳其多領域的投資也持續增加。截至2022年底,中國對土全行業直接投資超過24億美元,投資總額累計超過32億美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