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香港一日》的第1524期
李家超誠邀各地企業家來港建“一帶一路”辦公室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17至18日在北京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高規格的70人代表團赴京參與論壇。李家超今日(17日)下午在論壇的首場活動“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上致辭,他表示,誠意邀請各位企業家來香港建立“一帶一路”辦公室,攜手開拓機遇,推動更多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高質量發展項目,共同發展繁榮。
圖源:點新聞
李家超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香港的資金自由流通,監管機制與世界接軌,是國內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香港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各地企業家到亞洲來做生意的熱門目的地,是區內重要的通道和門戶。
他續指,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香港全力為相關企業和經濟體提供所需的高質量專業配套,包括項目融資、風險管理、國際法律和爭議解決、建築工程、航運物流、創新科技等,讓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項目時,得到有利支撐,大展鴻圖。
李家超提到,從2017年到2022年,“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香港設立的地區總部數量,從83家增長一倍到168家,年均增長超過15%。香港對共建國家的直接投資,也從700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1200億美元,年均增長接近15%。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匯款總額從39000億元人民幣,增加超過一倍,到9300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超過18%。這一連串數據,充分反映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巨大增長潛力,同時體現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參與者、促成者和受益者。
李家超指出,特區政府未來會繼續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貫徹絲路“合作共贏”的理念,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企業聯手發展,共享成果。
隨香港代表團參會的行會召集人、海上絲綢之路協會聯席主席葉劉淑儀今日(17日)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除了參加企業家大會和開幕式等活動外,自己還在智庫交流專題論壇上獲得5分鐘發言機會,非常期待能藉此機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不同智庫獲得更多交流機會,以加強香港智庫與各國智庫之間的更多合作,同時推動更多香港青年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青年之間交流。
葉劉淑儀(資料圖)
青年正在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生力軍,葉劉淑儀錶示,特區政府已經撥款成立“一帶一路”獎學金,希望透過這個獎學金吸引更多“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年輕人到香港學習交流。同時也鼓勵香港青年在“一帶一路”貢獻自己的力量。葉劉淑儀說:“民心相通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青年人的交流非常重要,這些舉措都能推動年輕人之間更好交流。”
香港區議會選舉今起提名
香港區議會一般選舉提名期今日(17日)展開,至本月30日結束。新一屆區議會共470個議席,當中特首委任議席有179席、由鄉委會主席出任的當然議員則有27席,餘下經由選舉產生的議席則有264席。這其中,地區直選產生88名直選區議員,18個地區委員會界別則選出176名議員。
香港特區政府今日推齣電視宣傳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攜一眾司局長呼籲愛國愛港、有志服務社區的人士積極參選。李家超在宣傳片中說,完善地區治理體系,重塑區議會,關係到市民福祉和特區良政善治。
電視宣傳片截圖
據香港媒體報道,民建聯派出的參選人一半曾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中落敗,主席陳克勤稱本次選舉是完善地區治理後第一次區議會選舉,有很大期望。他指2019年區議會被“攬炒派”佔領及停止運作,很多民生議題無法解決,當時民建聯有很多人落選,但也恰好證明了他們沒有離開社區,繼續為市民服務。
民建聯港島區及離島地方區參選人 圖源:香港01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指,工聯會本次選舉中派出參戰的46人基本上已取得“三會”提名,工聯會以“民呼我應有工聯 服務市民就在前”為口號。吳秋北又說,今屆選舉競爭激烈,在“愛國者治港”下各政團均積极參与,直選的選民人數比以往多,工聯會將以最大的誠意努力和往績感動每位選民,希望良性競爭。
吳秋北 圖源:香港01
在新的區議會選舉規定下,地區直選被劃為44個選區,競爭極為激烈,地區直選參選人必須連過三關,方能有望正式投入選戰。第一關就是本次參與區議會地方選區選舉的提名門檻大幅提高。參選人須獲得有關區議會地方選區至少50名但不多於100名的已登記選民簽署同意提名。而以往,以2019年區議會選舉為例,參選人只需獲有關選區的10名已登記選民簽署提名即可。
第二關是直選須獲地區“三會”各至少3個提名。除要地區選民支持外,參選人也須獲得有關地方行政區的地區委員會,即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和地區防火委員會的支持,須獲“三會”各至少3名、但不多於6名的選民簽署同意提名。劣跡斑斑的民主黨也希望派人參選,但他們表示自己無法獲得“三會”的認同。工聯會會長吳秋北今日被媒體問及此事時表示,他認為相關人士應該檢討自己的工作,是不是認真服務社區,是不是在擁護香港基本法上面沒有得到“三會”的認同。
第三關是資審會審查要對參選人資格再次審查確認。新制度下設有區議員資格審查委員會,由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領導,負責決定某參選人是否就某界別或選區獲有效提名時,可要求該參選人提供區議會資審會認為適當的任何其他關於提名是否有效的資料,以令區議會資審會信納該參選人有資格獲提名。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今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自己過去30年曾參與多場選舉,外界不應單從選舉的投票率評估新制度,投票率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包括天氣和社會氣氛等,最重要是通過選舉制度,找出一些真心實意,為社區為市民做事的愛國者,參與地區治理。
麥美娟又指,參選人可通過特區民政處接觸“三會”成員爭取提名,民政處自上月底至今,已處理了約230宗轉介。至於所謂的“民主派”人士是否能參選,麥美娟指資審會會確保候選人都是愛國者,參選人應努力爭取提名,闡述理念、抱負、地區工作和熱誠,爭取選民支持。
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今日指出,過去區議會泛政治化,倒行逆思,必須予以矯正,期望新一屆區議會專註關心民生事務、去政治化,並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廣納不同界別及專業有為之仕,在不同渠道不同階層收納意見。他強調會確保區議會選舉公平公正、高效、人性化及安全有序進行。
香港選舉事務處總選舉事務主任黃文超則指,地方選區一般投票站的投票時間將為上午8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地區委員會界別投票站的投票時間則將為上午8時30分至下午2時30分。
余偉文: 香港毋須改變聯匯制度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匯思》撰文提及聯匯制度實施40年,形容聯匯是一個好制度,是香港貨幣及金融穩定的根基,香港特區政府無意、亦毋須改變聯匯制度。
圖源:新華社
余偉文形容聯匯制度是一道堅固的防波堤、避風塘,自實施以來,應對了大大小小的地區及全球金融危機,以及香港面對的各種嚴峻挑戰。聯匯制度成功關鍵之一,是多年來建立的公信力,信心建基於制度的嚴謹設計、高透明化及制度化操作、充裕的外匯儲備等因素。
他指,匯率制度茲事體大,一旦選定,絕不會輕言轉變。金融市場變化尤為急劇,影響也尤其深遠。但對於好的制度要堅持,不是因循,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擇善固執。
余偉文在文章提到,聯匯制度過往經歷兩度優化,包括於2005年明確1美元兌7.75至7.85港元的活動空間,並訂立強方及弱方兌換保證承諾。
余偉文還提到,市場普遍預期美元利率接近見頂水平,但預料高息環境會維持一段較長時間。
他指,高息環境下借貸成本上升,尤其當香港經濟仍未完全復蘇,企業和需要供樓還貸的家庭面對的困難不少,有意見或認為某程度上是實施聯匯的代價。但他反駁,全球眾多經濟體和金融中心即使並非實施固定匯率制度,亦同樣面對高息之苦。因此香港是否採用聯匯制度,並不是最關鍵原因。
聯繫匯率制(聯匯)是一種固定匯率制,即將本幣與某特定外幣的匯率固定下來,並嚴格按照既定兌換比例,使貨幣發行量隨外匯存儲量聯動的貨幣制度。
作者丨段曉卿,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