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地震、乾旱、風暴、洪水、野火在內的極端天氣在全球各地頻發。8月8日,聯合國氣象組織及其合作夥伴宣布,2023年7月成為人類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月份,而且可能打破了至少12萬年以來的歷史記錄。
(2023年成為加拿大有史以來野火最嚴重的一年)
“氣候變化就在眼前。這太可怕了。這還只是開始。全球變暖的時代已經結束; 全球沸騰的時代已經到來。”
——聯合國秘書長 古特雷斯
當今,氣候問題如同一隻無形的巨手,正逐漸加大對全球的壓迫。與此同時,俄烏戰爭、新冠疫情也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目前全球各國都亟需重振經濟建設。
“我們預計世界經濟今年增長會低於3%,隨着地緣政局緊張、通脹率仍然居高不下,強勁復蘇仍然遙遙無期,這損害每個人的前景,尤其是最脆弱的人群和最脆弱的國家。”
——格奧爾基耶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
“疫情給很多國家的經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很多國家在恢復期間出台了經濟刺激的政策,而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在邊界上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惡化。最近幾年,好多國家在環境方面的強調就沒有以前那麼強了,執法層面也會出現一定的放鬆。”
——何國俊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ESG研究所所長
對於正在渴望高速發展,但技術基礎尚待提高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後疫情時代,如何在經濟復蘇與環境保護之間尋找到平衡,無疑是一道艱難的挑戰。讓我們跟隨林場工人阿寶的視角,走進柬埔寨東北部森林,看技術變革和國際合作如何改變當地人的生活,共同探索出一條既能促進經濟增長又能保護環境的新道路。
柬埔寨東北部的桔井省,森林資源十分豐富。當地人阿寶從小在這裡生活、長大,這裡曾經覆蓋著茂密的天然森林,而如今已轉變為一座面積超過3萬4千公頃的人工林場,而阿寶則成為了林場的一名“包工頭”。
“阿寶是本地人,比較熟悉當地情況,他手下最多的時候有100多人。他可以找到種苗的,噴除草的工人,甚至還有拖拉機。我們給工人100瑞爾一棵苗,就給阿寶110瑞爾。”
——翁德輝 柬埔寨種植林場經理
在柬埔寨,人工林場的種植及維護大多採用承包給當地工人的形式。栽植季節,林場通過阿寶召集周邊地區的工人,進行清地、種苗、除草、施肥的工作,也為阿寶這樣的當地人提供了工作機會。
(當地工人們進行種苗、施肥、除草等工作)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認為:林業是當前和未來30年乃至更長時期內,技術和經濟可行、成本較低的減緩氣候變化重要措施,可以和適應形成協同效應、在發揮減緩氣候變暖作用的同時,帶來增加就業和收入、保護水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促進減貧等多種效益。
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期,為長期滿足國內木材和非木材林產品需求,林地特許經營權模式在柬埔寨國內盛行,鋸木廠、膠合板和單板工廠數量大幅度增加。不少外國木材加工投資者蜂擁而至,其中許多都來自中國。而早在2002年,柬埔寨政府就宣布暫停天然林採伐。
來自中國台灣的木材加工商盧竹昌,是阿寶所在人工林場的所有者之一,初來柬埔寨時,他從未曾想過會投入人工林種植。
“因為整個世界環保的問題,砍伐天然林變成一個國際機構非常注重的問題。你的木材原料是不是全部有林務局蓋章?你的木是不是有砍伐證?你的砍伐證是不是100%的砍伐證?但是木材原料的合法跟非法,我們也認不清,後來我就考慮到種植林。剛好種植林在中國大陸已經非常蓬勃發展了。所以我就向中國大陸去取經,從那邊學怎麼樣去種植桉樹。”
——盧竹昌 柬埔寨木業公會會長
阿寶手裡的樹種,則是來自中國的林業專業團隊研製出來的。根據國家林草局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森林面積達34.65億畝,其中,人工林保存面積達13.14億畝,居世界首位。其中,桉樹人工林面積已達170萬hm2,成為中國三大造林樹種之一,造林面積僅次於印度和巴西,居世界第3位。
投資者的初衷是通過人工造林,獲取木材加工的原料,既保證了木材原料的合法合規性,也打通了產業鏈的上下游環節。近年來,隨着綠色金融碳交易等新穎理念的興起,投資者開始探索林業投資更加多元化的經濟和環保價值。
“我們有種好的林地,超過20萬畝。聽說有碳匯,我們也是想去研究碳匯的交易場所在哪裡?官方有時想去談,但是都沒有私人企業去談。”
——蔡明華 柬埔寨木業企業董事長
為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東南亞國家在碳市場方面做出了多樣化的嘗試。2022年,泰國和馬來西亞已在國內分別建立了自願性碳信用交易平台和交易所,以搶佔這個新興市場的制高點。2016年到2020年,柬埔寨在國際自願性碳市場上,售出的碳權帶來了1160萬美元的收益,並計劃在2024年推出三個REDD+項目參加自願碳市場。
憑藉豐富的自然資源,東南亞國家在碳權開發方面,無疑具有巨大潛力,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有着緊密的經濟貿易連繫,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潮中,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碳市場發展的交流與合作顯得尤為重要,積極展開與東盟國家的碳市場合作無疑將成為綠色復蘇的重要趨勢。
“中國是幫助分享經驗,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他更多的是要把國內的良好實踐引入到那兒去。對於一些高碳的產業,是不是可以減少投資?通過政策協調,可以減少,比如說高碳產業的大規模的發展。所以這些方面都是需要國家之間、政府之間,進行政策的溝通和協商,以促進減排在控溫的總體目標的實現。”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 塗瑞和
“如果森林還在的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比如給動物提供庇護所,或者給我們蓋房子,最主要的是防止洪水。但如果有私人公司投資也會給當地老百姓帶來很多好處,比如給他們工作機會,建路修路等各項發展。簡而言之,每一件事情或多或少都會有好處和弊端,如果有很多好處,這樣我們也可以消除一些弊端。”
——阿寶 柬埔寨種植林場包工頭
比起森林的消逝,“包工頭”阿寶或許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家人。對他而言,每一棵他親手栽下的樹苗,都是他辛勤勞作的成果,寄託了他對生活的熱愛與期盼。而對於這顆我們共同棲息的星球而言,阿寶種下的每一棵樹苗,卻無一不是生機勃勃的綠色希望。
更多精彩,本周六晚22:00,鳳凰衛視中文台《皇牌大放送》特別呈現,《阿寶的森林-一帶一路上的綠色復蘇》,敬請關注!
製片人:張曉文
編導/主編:宋碧琳
編輯:宋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