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2023年09月09日16:44:03 財經 1416

【今日頭條】老乾媽公司創始人陶華碧親述奮鬥經歷:打破自己不願採訪的傳統

2021年2月23日,“老乾媽”公司創始人陶華碧在商海沉浮多年,第一次接受了媒體記者的採訪,但對於她本人以及公司來說,這並不是件好事。

因為在2020年10月,昆明某處出現“爛尾樓”,業主求助無門,竟然發現其中一位開發商竟然是著名調味品大亨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的大兒子李貴山。一時間,有關於“老乾媽企業投資建樓卻變爛尾”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而“老乾媽”系列產品的銷量也大幅度下滑,給企業帶來的嚴重損失。

為了挽回“老乾媽”的名譽,73歲的陶華碧才主動出現在公眾面前,表示:“樓盤是我兒子李貴山建的,但這屬於個人投資行為,與企業無關。”但是,她的這番聲明並未引起消費者的改觀,相反,“老乾媽”企業的一系列弊端紛紛暴露了出來,其中不止有大兒子李貴山的投資行為,還有小兒子李妙行的經營行為。人們感嘆:“‘老乾媽’怎麼越做越沒味道了?”

【老乾媽】的前傳讓人驚訝的麻辣醬

1989年6月,貴陽市南明區的一家叫“實惠餐館”的小店,陶華碧經營着這裡的生意。起初,她只是為了給周圍的一些窮苦學生們做免費的午飯而製作了麻辣醬。雖然她沒有意識到麻辣醬的商機,但她對製作出風味獨特的麻辣醬始終堅持不懈。不久,店裡的生意紅火起來,甚至有人只為了這獨特的麻辣醬而光顧。逐漸地,陶華碧意識到了商機,決定不再單獨賣醬,而是搭配自家主食一同售賣。

陶華碧的“實惠餐館”聲名鵲起,然而由於只是小店,陶華碧的收入有限。陶華碧感到困惑:“明明自家店是賣主食的,怎麼成了賣醬的呢?”然而,隨着貴陽的經濟發展,陶華碧發現各地的顧客對麻辣醬的需求不斷增加,銷量也隨之上升。為了滿足市場需求,陶華碧開始考慮大規模生產麻辣醬的可能性。

1996年9月,陶華碧關掉了自己的餐館,開了一家專門生產麻辣醬的廠子,開始了新的創業。剛開始,她只能靠挨家挨戶地試銷產品,努力將麻辣醬推向市場。經過多年的努力,老乾媽麻辣醬逐漸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品牌,銷量也持續攀升。陶華碧的堅持與努力讓老乾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

【挫折】無法阻擋陶華碧的腳步

然而,在陶華碧將老乾媽做到如今的盛大規模的同時,兩個兒子也成為了她的左膀右臂,在公司中擔任重要職位。然而,事情並沒有如陶華碧所期望的那樣順利發展。

陶華碧的大兒子李貴山由於和合作夥伴的分歧,導致資金鏈斷裂。他因地皮上的房子無法按時交房而陷入了紛爭之中,讓“老乾媽”的名譽也受損。而二兒子李妙行則在產品製作上犯了錯誤,採用了質量低劣的原材料,導致產品口味變差,銷量也隨之下滑。這兩個問題使得陶華碧的老乾媽企業陷入困境。

然而,陶華碧沒有放棄。她重新換回了貴州本地的辣椒原料,並在“老乾媽還是原來的味道”上投入了大量宣傳,慢慢地挽回了即將流失的消費者。另外,她打破了從不接受採訪的慣例,親自為“李貴山造成的爛尾樓與‘老乾媽’無關”作出回應。經過一系列的措施,老乾媽漸漸恢復了原來的榮耀

【未來】老乾媽的路該怎麼走

然而,如今的陶華碧年近八旬,企業終究還是要交到兩個兒子手中。至於老乾媽的未來會是怎樣,我們不得而知,但希望兩人都能延續母親陶華碧的傳統,將老乾媽推向更加鼎盛的發展時期。陶華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生意原則,並成為商界的典範。無論老乾媽的未來如何,陶華碧的付出都不應被遺忘。

在我們心中,陶華碧就是一個為夢想而奮鬥的普通人。她沒有銀行的支持,沒有政府的扶持,靠着自己的努力將“老乾媽”打造成了國內外知名的品牌。她以堅定的態度守住了自己的底線,從不妥協,用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命運。陶華碧的故事鼓舞着我們,告訴我們只要有夢想和努力,就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無論我們身處何地,只要我們拼搏奮鬥,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傳奇。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建爛尾樓,一個砸老乾媽招牌,陶華碧被兩個兒子坑慘了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富豪的光儲戰役:璉升科技擬入主“中興系”儲能公司,一光伏基地投產不及預期 - 天天要聞

四川富豪的光儲戰役:璉升科技擬入主“中興系”儲能公司,一光伏基地投產不及預期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周立“黃明良對未來趨勢有着異於常人的敏銳,不走尋常路,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從最初的創業到現在進軍現代中醫藥、生物科技和大健康事業,他每一次都能應時而變,把握每一次機會,成為時代的弄潮者。”在《川商》雜誌上,有這樣一段對四川富豪黃明良的評價。他是弄潮者,在房地產和鄉村休閑酒店領...
工行回應“假金條”事件:無質量問題 - 天天要聞

工行回應“假金條”事件:無質量問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 者丨張欣編 輯丨周炎炎近日,有網友稱其朋友在工商銀行購買金條,發現內部有雜質,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廣泛關注。工商銀行在5月9日晚間對於此事作出正式回應,稱經過現場核實以及送檢後發現,情況不屬實。
“質量過硬,我們不懼任何風浪” - 天天要聞

“質量過硬,我們不懼任何風浪”

徐州新能源車企調整戰略多元布局國際市場“質量過硬,我們不懼任何風浪”記者近日來到位於徐州市賈汪區的江蘇金彭集團有限公司,大廳LED屏上展示的一句英文歡迎詞格外醒目。
“保姆式”服務!6個穩外貿工作小組護航企業出海 - 天天要聞

“保姆式”服務!6個穩外貿工作小組護航企業出海

崑山高新區“保姆式”服務助企布局多元化市場6個穩外貿工作小組護航企業出海“等這些貨物打包好,馬上就送去報關,今天共有37個集裝箱,分別出口到墨西哥、越南、南非等國家。”4月28日,在樂美包裝(崑山)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麻利地清點打包剛下線的液
中國區業績持續下滑  康寶萊如何在紅海中突圍? - 天天要聞

中國區業績持續下滑 康寶萊如何在紅海中突圍?

本報記者 許禮清 北京報道不久前,康寶萊發布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中國區凈銷售額6480萬美元,同比2024年一季度的7520萬美元,下降13.8%;活躍經銷商數量連續三個季度環比下滑。實際上,康寶萊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已經連續多年下滑,2024年銷售額為2.98億美元,同比下滑9.1%。彼時,中國市場...
安泰集團連續虧損  信披違規被警示 - 天天要聞

安泰集團連續虧損 信披違規被警示

本報記者 陳家運 北京報道山西安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泰集團”,600408.SH)正陷入“多事之秋”。近日,安泰集團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同比縮水33.29%至66.76億元,凈利潤虧損3.35億元。這已是其連續三年虧損;與此同時,因關聯方違規佔用1.5億元資金且未及時披露,安泰集團及其實控人還被中國證...
關稅戰下 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底氣 - 天天要聞

關稅戰下 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底氣

4月美方挑起關稅大戰,對我國的外貿企業是一個嚴峻考驗。5月9日,海關總署對外發布了前4個月外貿數據。4月當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3.84萬億元,增長5.6%。其中,出口2.27萬億元,增長9.3%;進口1.57萬億元,增長0.8%,進出口雙增長的規模,創造了歷史同期第二高,帶動前4個月外貿整體增長達到2.4%。外貿數據反映的是千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