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正在推進國企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廣東省創新戰略研究會高級研究員駱仁童博士認為,平台經濟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政策將逆周期調節以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據報道,國資委正在部署推進央企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聚焦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等15個重點產業領域方向,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布局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為了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等15個重點產業領域的發展。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超過40%,在全部投資中的佔比超過四分之一。
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在《求是》發表署名文章中提到,要加快推進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此外,深度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表示,要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促進數字經濟做強做優做大,培育經濟新引擎。
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推動平台企業規範健康持續發展。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主持召開平台企業座談會時指出,平台經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具有巨大潛力。他希望廣大平台企業堅定信心向前看、練好“內功”加油干,努力破解“成長的煩惱”,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多位專家分析認為,當前平台經濟發展已經進入關鍵期,受經濟下行影響,平台企業亟須提振長期發展信心。平台經濟在擴大內需、穩定就業、增強經濟內生動能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對平台經濟的態度從“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轉變為對其“大顯身手”的支持,意味着平台經濟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經濟形勢分析會議對當前的經濟環境進行了深度剖析。會議指出,我國正面臨新的挑戰和困難,包括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經營困難以及重點領域風險隱患增多等。儘管疫情防控逐漸平穩,但經濟恢復仍將是一個波浪式發展和曲折式前進的過程。然而,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韌性,長期向好的趨勢並未改變。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二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3%,比一季度加快1.8個百分點。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5%。儘管如此,主要經濟指標如消費和投資在6月份仍然呈現放緩態勢,內需不足已成為經濟恢復的主要問題。
對此,會議強調了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的重要性,以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我們需要精準有效地實施宏觀調控,持續優化和完善減稅降費政策,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貨幣政策將在總量、價格和結構三個方面進行逆周期調節,為經濟持續回升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財政政策方面,積極財政政策將通過多種工具繼續發力,包括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增加財政補貼力度、利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提前落地重大工程項目等。連平認為,可能會再次動用地方專項債結轉額度或新增額度,甚至發行特別國債緩解地方財政壓力。
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
會議強調了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的重要性,特別是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我們應通過提高居民收入來擴大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將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此外,還需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推動體育休閑、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政府投資也將在此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發行和使用。同時,制定出台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增加國際航班,保障中歐班列的穩定暢通。
近期,一系列促消費穩投資的政策文件已經發布。《關於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和《關於促進電子產品消費的若干措施》分別針對汽車和電子產品消費,旨在破除潛在體制機制障礙、打通堵點痛點斷點、凝聚市場合力,滿足居民升級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市場消費潛力。為了提振民間投資信心,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通知》,提出了提振民間投資信心、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健全保障機制、營造良好環境等四大方面的17條具體舉措,深化、細化政策措施。
來源:信息化時代
∷∷∷∷∷∷∷∷∷∷
歡迎點個贊分個享!更多商業觀察在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
駱仁童老師主講課程:智慧應用 | 數字技術 | 人工智能 | 數字化轉型 | 創新與創業